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鸿滨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水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气象
  • 2篇灾害
  • 2篇粮食产量
  • 2篇蜜桃
  • 1篇地区粮食生产
  • 1篇冻灾
  • 1篇多业务
  • 1篇多业务传送
  • 1篇多业务传送平...
  • 1篇研究方法
  • 1篇阴雨天
  • 1篇阴雨天气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食用
  • 1篇适宜性
  • 1篇霜冻
  • 1篇霜冻灾害
  • 1篇水分
  • 1篇水资源
  • 1篇透雨

机构

  • 11篇天水市气象局
  • 5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甘肃省气象局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汪鸿滨
  • 3篇姚晓红
  • 3篇马杰
  • 2篇李晓薇
  • 2篇许彦平
  • 2篇万信
  • 2篇叶晓文
  • 2篇陈薇
  • 1篇蒲金涌
  • 1篇王润元
  • 1篇姚小英
  • 1篇吴丽
  • 1篇胡利平
  • 1篇段永良
  • 1篇王鹤龄
  • 1篇朱拥军
  • 1篇李悦
  • 1篇倪文亮
  • 1篇袁佰顺
  • 1篇李晓静

传媒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干旱气象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水鲜食葡萄水分适宜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运用甘肃省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葡萄物候观测资料及1971—2009年的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98版)公式及作物系数,对葡萄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计算,建立估算水分利用程度的水分适宜度模型。结果表明:天水市葡萄生长期的水分条件比较优越,全生育期水分适宜度在0.70以上;近年来全生育期葡萄水分适宜度随时间呈下降状态;虽然全生育期水分适宜性较好,但在各生长阶段分布不均,末期生长阶段降水量大于需水量,但旺盛生长期水分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水分适宜度较低。在半山区建园应该优先发展灌溉等农业设施,以利于葡萄种植业的持续发展。
姚小英李晓薇王禹锡汪鸿滨
关键词:葡萄
天水春夏季连阴雨天气对蜜桃生产影响的评估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有效防御春夏季连阴雨灾害对天水蜜桃生产影响,采用统计学方法和风险原理提取了主要致灾因子并构建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主要致灾因子以5月上旬蜜桃花后坐果期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蜜桃果实速生膨大至成熟期影响最为明显,并以春末5月上旬蜜桃花后坐果期连阴雨天气灾害对蜜桃产量影响最大,贡献率83%;2个时段连阴雨天气灾害强度均以轻灾最多。综合评估表明,影响天水市蜜桃生产的连阴雨灾害综合评估除大灾、轻灾评估准确率略低为75%和83%外,中灾和重灾评估准确率均达100%,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对农业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姚晓红许彦平刘晓强马杰汪鸿滨
关键词:春夏季连阴雨蜜桃
天水市近63年极端温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研究气候变暖对天水极端温度的影响,利用天水观测站1951—2013年逐年极端温度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趋势系数、百分位法、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极端温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天水年极端最高(低)温度均呈显著性升高趋势,极端最高气温上升0.2℃/10 a,极端最低气温上升0.3℃/10 a,都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通过百分位法定义了极端温度的阈值,分析发现,极端最高气温与阈值的差值随时间序列的增加逐步增大,极端最低气温与阈值的差值随时间序列的增加逐步减少,对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利用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在α=0.01显著性水平下,极端最低温度没有发生突变,而极端最高温度在1983年和1993年发生了2次十分明显的突变。
姚延锋朱恩超安晶李悦汪鸿滨
关键词:极端温度阈值
基于ORACLE的陇东南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库设计及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区域气象自动站的建立,提高了防灾减灾及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随着站点建设规模的快速扩展,数据处理量成倍增多,对数据库系统的存储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ORACLE数据库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性能优异、可伸缩性强。以ORACLE 10G作为核心数据库,设计、建立了基于ORACLE的陇东南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库与应用系统。经过试用表明,该数据库能够很好地满足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实时访问和检索需求,提高了数据应用效率,实现了陇东南和周边部分地区近千个站点的资料自动入库、存储和查询检索。本文对数据库设计、SQL语句查询优化原则、ORACLE数据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连接配置等方面做了重点介绍。
袁佰顺朱拥军李晓鹤汪鸿滨陈薇
关键词:区域自动气象站ORACLE
天水蜜桃开花坐果期霜冻灾害气象风险评估被引量:25
2013年
将天水蜜桃相对气象产量与开花坐果期<0℃日最低气温、地表<0℃日最低地温及其相应持续时间等相关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回归统计,得出该期霜冻灾害的主要气象风险因子为<0℃极端最低气温和地表<0℃最低地温与其持续日数之积,两因子影响权重分别达12%和88%。将其作为蜜桃开花坐果期霜冻灾害的主要致灾风险因子创建模型,计算灾情指数(Pki),并以此作为灾害评估指标,对1991-2010年天水蜜桃开花坐果期霜冻灾害进行综合评估,分别与产量实况等级和霜冻灾害灾情调查等级进行对比分析,除2001、2005年外,其它年份实况与评估均完全一致,评估准确率较高。研究结果对有效应对天水蜜桃开花坐果期霜冻风险,提高蜜桃产量和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许彦平姚晓红万信汪鸿滨任华荣杨睿
关键词:开花坐果霜冻灾害风险评估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陆面实际蒸散测算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更好地研究甘肃黄土高原比较接近实际蒸散的估算方法,运用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0年土壤湿度测量资料及西峰国家基准气象站蒸发、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资料。分析了实际蒸散变化特点及与蒸发量、彭曼方法蒸散量计算值及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981-2010年100cm土层实际蒸散量存在着13年的周期变化。30cm、50cm土层实际蒸散量分别占100cm土层实际蒸散量96%和98%。3—6月、10。11月,蒸散量大于降水量,为土壤的失墒期;7~9月,降水量大于蒸散量,为土壤收墒期。降水量拟合实际蒸散量效果较好,其次为蒸发量及彭曼蒸散量。浅层贮水量与实际蒸散量相关性比深层显著,蒸散对上层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大。
蒲金涌王润元王鹤龄李晓薇李蓉汪鸿滨
关键词:黄土高原研究方法
1961—2010天水市光、温、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其与粮食产量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探索气象资源变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运用天水市7个国家基本(一般)气象站1961—2010年日照时数、温度、降水资料,借助于气候变化率、Mann-kendall、Z-score标准化等方法,对该地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建立了综合资源指数模式。结果表明:1961—2010年,该地日照时数以30 h/10 a气候变率下降;年平均气温以为0.40℃/10 a气候变率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以0.36℃/10 a气候变率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以0.39℃/10 a气候变率上升;降水量以20 mm/10 a的气候变率下降。综合资源指数呈二次曲线变化,变化的转折点在1982年;1961—1982年以0.08/10 a气候变率下降,1982—2010年以0.48/10 a气候变率上升。与当地的实际粮食产量变化基本吻合。
吴丽陈薇马杰汪鸿滨
关键词:粮食产量
天水市近30年第1场透雨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5年
为探索天水市春季第1场透雨变化特征,运用1981—2010年天水市境内7个气象站3—5月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春季第1场透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水市春季第1场透雨出现时间有着从东南到西北推迟的特征,最早出现时间在3月7日,最迟出现时间在5月31日。3月出现的第1场透雨大多在15 mm以下,15-20 mm及≥20 mm的第1场透雨均出现在4—5月。近30年第1场透雨出现时间呈偏早趋势,透雨量级呈递减趋势。
马杰李晓静汪鸿滨刘亮赵宁叶晓文
关键词:透雨
基于OSPF与BFD的气象内网设计研究与应用
2023年
针对传统的地市级气象网络设计模式中存在气象数据传输延迟高、主备路由器切换速度慢等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SPF与BFD协议组网模型,详细分析了改造后的网络模型工作原理、工作过程,通过对网络模型软件模拟,并对网络路由设备端口抓取OSPF与BFD数据报文、主与备路由器切换时延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表明新设计网络模式性能均高于传统网络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叶晓文倪文亮武方舒汪鸿滨
关键词: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多业务传送平台
1982—2011年甘肃天水农业气象灾害对食用杏产量影响评估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有效防御农业气象灾害对天水食用杏产量形成的影响,采用统计学方法和风险原理提取了影响食用杏正常生长的主要致灾因子,构建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统计分析表明:主要致灾因子以杏树花前3月上旬干旱、花果期4月上中旬低温冻害、4月下旬阴雨寡照和5月少雨干旱天气对食用杏产量形成影响最为明显,与1982—1991年相比,1992—2001年天水食用杏10年平均气候产量动态相对偏差百分率减少29.9个百分点,2002—2011年减少7.8个百分点。气象灾害评估结果表明:评估灾害年16年,评估准确率94%。其中轻灾评估准确率50%,中灾88%,中大灾100%,大灾67%,轻灾、大灾评估准确率虽然较低,但错评年份中评估等级与实况等级仅相差一个等级,灾害评估的准确率比较高,灾害评估效果比较理想。
姚晓红万信许赟恺段永良汪鸿滨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