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月

作品数:4 被引量:17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主题

  • 2篇生态
  • 2篇生态保护
  • 2篇手工艺
  • 2篇手艺
  • 2篇手艺人
  • 2篇数字化
  • 2篇数字化保护
  • 2篇黔中
  • 2篇文化生态保护
  • 2篇非物质文化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传统手工艺
  • 1篇身份
  • 1篇身份建构
  • 1篇手工艺人
  • 1篇数字化技术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生态
  • 1篇化生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王明月
  • 1篇宋俊华

传媒

  • 2篇文化遗产
  • 1篇民俗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基于黔中布依族蜡染的讨论
文化生态保护带来传统手工艺保护理念的重大变革,但对文化生态作用于手工艺生产活动的过程与机制仍有探索空间.以黔中布依族蜡染为个案,研究发现,布依族蜡染的文化生态会内化为个体文化经验,融入手艺人的身份建构过程,并借助手艺人在...
王明月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手艺人身份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风险与路径反思被引量:45
2015年
数字化保护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也不断产生新的保护问题,数字化保护该何去何从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认为,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对数字化保护的理论诉求,是探索数字化保护路径的关键。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地方性知识为本质属性,以活态性为核心特征,注重生活世界向日常生活现象的意义表达。依据以上文化属性观察可以发现,数字化保护的基本理念、语义设计、分类与评价体系、组织规范、社会效益等均存在着的文化风险。作为非遗文化属性的综合载体,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技术合理衔接的纽带,是解决数字化风险的关键,应该掌握充分的话语权,参与数字化保护的全过程。这将有利于数字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王明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分析被引量:130
2015年
社会和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越发重视,数字化保护已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热点。通过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数字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然而,当前数字化保护存在"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面临着忽视地方性、难以展现非遗活态性、重形式轻意义等文化问题。应倡导一种"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赋予传承人和拥有者参与数字化保护的权利,让他们参与进来,数字化保护才有可能够完成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并逐渐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宋俊华王明月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参与式发展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基于黔中布依族蜡染的讨论被引量:9
2018年
文化生态保护带来传统手工艺保护理念的重大变革,因此文化生态对手工艺生产活动的作用出现了更多的讨论空间。从黔中布依族蜡染的个案调查研究中发现,布依族蜡染的文化生态会内化为个体文化经验,融入手艺人的身份建构过程,并借助手艺人在身份指引下的活动影响手工艺生产。因此,手艺人的身份实践能成为文化生态与手工艺生产活动的过程纽带。基于此,手工艺的文化生态理念呈现如下特点:文化整体性与个体行动多样性相结合,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个体心态秩序的凸显。同时,手工艺文化生态保护措施应以手艺人的文化实践为评判依据。
王明月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保护手工艺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