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杨
- 作品数:21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通风模式对室内颗粒污染物扩散分布的影响
- 2024年
-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对比分析了置换通风(DV)和地板送风(UFAD)模式下室内速度、温度和污染物浓度分布。模拟中考虑了夏季室内环境在不同送风速度(0.3、0.5 m·s^(-1))和送风温度(20、22℃)下的气流运动及颗粒物扩散情况。结果表明,当送风速度较大时,两种模式下系统的颗粒去除能力均有所提高,但送风速度的变化对DV模式下系统性能的影响比对UFAD模式下性能的影响显著。此外,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DV模式下室内人员呼吸高度处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均低于UFAD模式下的,但送风温度的改变对两种模式下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影响均不明显。
- 李琳琳马鸣宇李政钊李航何国雳罗杨
- 关键词:置换通风颗粒物浓度地板送风
- 树冠尺寸与建筑高度对街谷通风与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采用经风洞实验验证的数值模型(标准k-ε模型)研究了树冠尺寸与建筑高度改变对街谷内自然通风及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考虑了3种树冠尺寸与4种街谷结构,并采用无量纲浓度K与空气交换率ACH分别对街道峡谷内污染程度与通风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建筑高度与树冠尺寸改变会显著影响街谷内气流流动结构。上游建筑高度增加与树冠尺寸增大不利于街谷内的环境通风与特定区域的污染物扩散。树冠尺寸的减小会增强街道峡谷的通风性能,从而改善街道峡谷内的空气质量,但在一些特定结构的街道峡谷内,树冠尺寸的改变对ACH的影响并不明显。
- 张震黄远东崔鹏义刘宇辰罗杨
- 关键词:街道峡谷建筑高度污染物扩散
-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技术”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 2024年
- “电工技术”课程作为高等学院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扮演着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角色。为满足课程建设和电工技术发展的需求,秉持OBE理念,融合了课堂教学、案例引导和问题探究等多元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将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的实际能力和成果,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学生,使其能够胜任未来环境领域的挑战,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 罗杨尹作宏范轶姚成
- 关键词:电工技术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 绿植及壁面热效应对街谷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研究
- 采用Standard k-ε模型,研究高宽比H/W=1的街道峡谷内,不同壁面热效应与绿色植物共同作用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壁面加热与绿色植物显著影响着街道峡谷内的流场及污染物的分布。对比不加热情况,上游建筑背风面加热对街道...
- 张震刘宇辰罗杨崔鹏义黄远东
- 关键词: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
- 建筑室内流动与污染物扩散Re无关性问题研究
- 缩尺建筑模型室内流动与扩散Re无关性问题是确保风洞实验数据可靠的前提.本文以交叉通风的建筑室内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窗口Re(Rew)下室内流动与污染物扩散的Re无关性问题.首先比较室内外不同位置无量...
- 张谨豪陈景虎罗杨崔鹏义黄远东
- 关键词:室内通风污染物扩散
- 树种及其树冠尺寸对街谷内污染物分布特征的影响
- 2024年
- 本研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树冠尺寸、树种的变化对街道峡谷内气流结构及污染物扩散的影响。采用平均无量纲浓度(K)和空气交换率(ACH)对街道峡谷内通风能力与污染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树冠尺寸和树种压力损失系数的变化均会影响街谷内的气流流动结构和污染物扩散规律。其中,树冠尺寸和树种压力损失系数的增大都会使树冠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增强,不利于街谷内通风及污染物扩散,导致街谷内特别是背风墙附近污染物浓度明显上升,并且树冠尺寸变化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相较于树冠压损系数的变化更为显著。
- 尹作宏姚成罗杨陈飞宇刘浩张震黄远东
- 关键词:街道峡谷树种污染物分布
- 无放射性铝酸盐夜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夜光材料是指经过紫外光或可见光等光源的短时间照射后,离开光源,依旧能持续发光很长时间的功能材料。稀土铝酸盐发光材料由于其辉度高、发光时间长、安全无毒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本文综述并分析了铝酸盐体系蓄光型自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阐述了蓄光型发光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 龚雨琴罗杨朱梦琪査婷婷鲁明浩
- 关键词:铝酸盐
- 壁面绿化及热效应对浅型街谷内污染物扩散与转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采用经风洞实验验证的CFD数值模型,就壁面绿化和热效应对浅型街谷内污染物扩散和NO_(x)-O_(3)光化学转化的影响开展研究。考虑了4种壁面受热模式以及4种叶面积密度的壁面绿化模式,并采用臭氧消耗率衡量光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结果表明,壁面受热会改变街道峡谷内的流动结构,背风面受热和地面受热能够增加峡谷内顺时针旋涡的尺度,迎风面受热会削弱该旋涡的尺度,全壁面受热则会破坏旋涡结构。壁面绿化的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峡谷内平均温度,促进峡谷内旋涡结构的重构,并且不同程度降低平均臭氧消耗率。因此,壁面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光化学污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 黄远东王可心刘宇辰崔鹏义罗杨
-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街道峡谷
- 树干高度耦合壁面热效应对城市街谷内污染扩散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在半封闭的街道峡谷内,交通排放和二次污染物容易在通风不良的区域积聚,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在影响街道峡谷流场和污染物扩散特性的诸多因素中,太阳辐射引起的壁面热浮力以及不同树干高度对空气动力学的影响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设置5种树干高度(0.18H、0.40H、0.62H、0.84H、1.06H,H为建筑高度)耦合4种壁面加热配置,研究不同树干高度(耦合树木遮阴效应)和墙体加热条件对城市街道峡谷内气流流动和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干高度及壁面热效应对城市街道峡谷内气流流动和污染物扩散有显著影响。当树干高度低于建筑物高度时,壁面加热产生的热浮力作用会降低街谷内污染物浓度并增强通风性能;当树干高度超过建筑物高度时,迎风面加热所产生的热浮力会对污染物扩散造成阻碍。采用全壁面加热能够实现更低的污染物积累。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色设施的优化设计,实现对局部微气候环境和空气质量精准调控提供技术指导。
- 姬蓉姚成崔鹏义黄远东罗杨杨瑞涛
- 关键词:街道峡谷
- 绿墙对街道峡谷通风及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采用通过卡尔斯鲁厄大学风洞实验数据验证的数值模型,研究绿墙(包含壁面绿化和屋顶绿化)在不同太阳辐射条件下对街道峡谷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背风面受热以及地面受热情况下,绿墙会削弱峡谷与外界的通风,并略微加剧峡谷底部污染物的堆积;在迎风面受热情况下,峡谷内出现多旋涡结构,通风削弱,污染物浓度大幅增加,而绿墙的蒸腾降温效应会略微抵消壁面受热带来的负面效果,降低峡谷底部的污染物浓度。
- 刘宇辰黄远东张震孙蓓莉崔鹏义罗杨
- 关键词:街道峡谷数值模拟热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