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申国

作品数:10 被引量:63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古生代
  • 3篇北部
  • 2篇大兴安岭北部
  • 2篇东天山
  • 2篇燕山运动
  • 2篇侏罗纪
  • 2篇晚古生代
  • 1篇地壳
  • 1篇地壳构造演化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记录
  • 1篇定年
  • 1篇动力学机制
  • 1篇堆积物
  • 1篇源区
  • 1篇源区分析
  • 1篇早白垩世
  • 1篇造山过程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俄罗斯科学院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10篇莫申国
  • 8篇李锦轶
  • 3篇和政军
  • 2篇宋彪
  • 2篇赵子然
  • 2篇李文铅
  • 2篇孙桂华
  • 1篇韩美莲
  • 1篇高立明
  • 1篇杨天南
  • 1篇郭华春
  • 1篇王克卓
  • 1篇刘丽军
  • 1篇陈文
  • 1篇朱志新
  • 1篇潘成泽
  • 1篇王瑜
  • 1篇王瑜

传媒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地质通报
  • 1篇东天山铜金多...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兴安岭北段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时代及其对中国东北及邻区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重建的制约被引量:209
2004年
中国东北及邻区 ,在中生代期间是否经历了大规模走滑运动而发生向东的逃逸和地壳加厚 ,是该区乃至碰撞造山带后碰撞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已有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 ,大兴安岭北段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可以划分为四期 :( 1 )可能发生在侏罗纪晚期的向南逆冲推覆运动 ;( 2 )平行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左行韧性走滑剪切作用 ;( 3)切割上述韧性走滑剪切带和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向南东的逆冲断裂作用 ;( 4)新生代北北东走向的正断作用。根据时空展布和运动学特征 ,推测前两期变形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有关 ,第三期变形与古太平洋板块在亚洲大陆下的俯冲有关 ,第四期变形与现今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对采自第二期构造变形带内的同构造变质矿物黑云母的Ar Ar定年 ,获得了 1 2 7~ 1 30Ma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 ,据此确定该区地壳左行走滑运动的主要活动时期为白垩纪初期。这一研究成果与中国东北南部燕山地区走滑运动资料的结合 ,揭示出在白垩纪初期 ,中国东北及邻区地壳被向东挤出加厚。根据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 ,中国东北中生代以来地壳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 4个阶段 :( 1 )三叠纪期间与古亚洲洋关闭和杭盖—肯特洋及古太平洋收缩有关的地壳挤压与伸展变动 ;( 2 )
李锦轶莫申国和政军孙桂华陈文
关键词:AR-AR定年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纪湖底扇沉积演化及模式探讨被引量:8
2003年
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及岩心观察资料 ,对福山凹陷古近纪流沙港组的湖底扇沉积进行了详细研究。认为该期的湖底扇沉积主要是由于三角洲前缘带的砂体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湖泊深水区堆积而形成 ,部分是由位于湖盆陡坡边缘的河道砂沿水下河道进入湖泊深水区而形成的水下重力流沉积。从空间分布来看 ,湖底扇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北部和西部 ,且北部和西部湖底扇的扇体规模较东部大 ,存活时间较东部长。平面上湖底扇位于三角洲体系的外侧 ,垂向上由下至上发育着从湖底扇—三角洲前缘远端—三角洲前缘近端的沉积演化序列。湖底扇的总体沉积模式为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碎屑体向北推进至深湖区形成孤立的、规模相对较大的湖底扇砂体 ;
刘丽军莫申国佟彦明
关键词: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纪湖底扇
大兴安岭北部侏罗纪推覆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
李锦轶莫申国
该项目选择大兴安岭北部侏罗纪推覆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目的旨在了解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以来地质历史,服务于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为重建中国东北及其毗邻地区中生代以来地质历史和揭示“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来源...
关键词:
关键词:侏罗纪推覆构造大兴安岭北部
大兴安岭北部绣峰组下部砾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69
2004年
对漠河盆地南缘绣峰组下部砾岩的野外观察,发现其碎屑物除了主要来源于被前人置于新元古代的花岗岩外,还含有火山岩砾石;与上部砂岩之间被断层分隔而不是连续沉积。作为该砾岩主要源岩的花岗岩中的锆石蒸发法年龄为354~164Ma,锆石SHRIMP定年揭示其最后一次岩浆活动可能发生在早侏罗世(180~190Ma);全岩-长石-黑云母内部Rb-Sr等时线年龄为177~191Ma,黑云母Ar-Ar年龄为171~175Ma,表明该岩基在中侏罗世还深埋地下没有出露地表。其中的火山岩砾石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与区域上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火山岩类似。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推测该砾岩的形成时代不是中侏罗世,而可能是早白垩世;漠河盆地是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有关的前陆盆地,而不是侏罗纪陆内断陷盆地。
李锦轶和政军莫申国AndreyA.Sorokin
关键词:漠河盆地早白垩世
上黑龙江盆地堆积物的构造变形特征
该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阐述了上黑龙江盆地堆积物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并探讨了其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造山过程的关系.研究认为,上黑龙江盆地大致以金沟-河湾林场一线,分为南北两个构造域,北部脆-韧性构造域和南部脆-...
莫申国
关键词:盆地变形带燕山运动
文献传递
东天山地区构造格架与晚古生代构造演化阶段的划分(摘要)
<正>1 东天山现今构造样式东天山现今构造样式,以阿奇克库都克断裂带为界,以南表现为多个构造岩片的向北逆冲叠瓦构造,地表出露了相对比较深层次的结晶岩石;以北表现为以康占尔塔格构造带为核心的正扇形构造,由低级变质和基本没有...
李锦轶莫申国赵子然宋彪王克卓李文铅郭华春王瑜
文献传递
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组成及造山过程被引量:47
2005年
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一直是中国东北及其邻区构造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的物源组成进行了分析,对其造山过程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造山过程对整个东北亚,对中国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莫申国韩美莲李锦轶
关键词:造山过程燕山运动
东天山晚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与矿产勘查被引量:177
2002年
大地构造研究一直被认为是地球科学中的纯基础性理论研究,实际上它与矿产勘查工作关系也很密切,其结论可为资源评价特别是含矿潜力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近年研究东天山地区构造格架取得的新资料和新认识,对该区部分矿产的含矿潜力及找矿方向提出了初步建议。
李锦轶王克卓李文铅郭华春宋彪王瑜莫申国赵子然朱志新潘成泽
关键词:晚古生代矿产勘查找矿方向成矿作用
漠河前陆盆地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的构造背景和物源区分析被引量:97
2003年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对沉积盆地形成时期构造背景的稳定与否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已成为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研究的有效手段.分析表明,中生代漠河盆地砂岩在化学成分特征上显示出活动大陆边缘盆地的特点;同时又充分地揭示出,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北侧的造山带并接受了盆地南侧的大陆区碎屑来源,具有前陆盆地的二元物源特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构造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黑龙江省漠河盆地的堆积物应属于磨拉石沉积,所反映出的盆地构造类型应为前陆盆地,而不是以往认为的裂谷盆地.这一研究结果为漠河前陆盆地与相邻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在中生代的构造成因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地球化学依据.
和政军李锦轶莫申国A.A.Sorokin
关键词:地球化学侏罗纪
东天山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残片:中亚地区古亚洲洋板块俯冲的地质记录被引量:153
2006年
本文根据对已有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系统论述了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残片的时空分布、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该区活动陆缘残片由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火山沉积岩系和泥盆纪、石炭纪深成岩组成。这些不同时代岩浆岩的时空分布揭示出该区弧岩浆前锋带的演化具有向南逐渐迁移的特点。这些不同时代的火山岩和深成岩在岩石组合和岩石化学方面都类似于钙碱系列弧岩浆岩。它们的这些特征,结合它们的区域地质背景,使我们得出如下初步结论:它们的形成演化与以南侧康古尔塔格碰撞带中的洋壳残片为代表的古洋岩石圈板块向西伯利亚古板块之下的俯冲有关;它们很可能与出露在阿尔泰山南侧、蒙古南部和大兴安岭中部等地的类似杂岩一起构成了古亚洲洋中西伯利亚古板块活动陆缘;该活动陆缘的发育,揭示出古亚洲洋板块向西伯利亚古板块之下的俯冲在奥陶纪至石炭纪期间一直在持续进行。
李锦轶王克卓孙桂华莫申国李文铅杨天南高立明
关键词:吐哈盆地南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