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洋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诱导
  • 2篇体外诱导培养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单核细...
  • 2篇鸡传染性
  • 2篇鸡传染性支气...
  • 2篇核细胞
  • 2篇传染
  • 2篇传染性
  • 2篇传染性支气管...
  • 1篇药理
  • 1篇药理作用

机构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河南省动物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王学兵
  • 5篇薛洋
  • 4篇张红英
  • 3篇杜芳芳
  • 3篇闫延华
  • 2篇张俊
  • 2篇刘芳
  • 2篇乔艳艳
  • 1篇崔东安
  • 1篇张景艳
  • 1篇李建喜
  • 1篇王旭荣
  • 1篇张凯
  • 1篇张康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芩苷防治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药理作用被引量:10
2017年
为探讨黄芩苷对雏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M41(IBV-M41)的防治效果,将150只12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均分为10组,分别为黄芩苷高、中、低剂量预防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双黄连对照组,麻杏石甘颗粒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鸡于15日龄接种IBV-M41 0.2 ml。记录雏鸡的采食量及体质量变化、发病情况,测定其生产性能指标、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浓度。结果表明攻毒后黄芩苷预防和治疗各组料质量比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黄芩苷预防高剂量组保护率较高,黄芩苷治疗组治愈率最高可达80%;黄芩苷预防和治疗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有明显提升;黄芩苷可以显著提高感染雏鸡CD3+CD8+淋巴细胞比率,使IFN-α浓度长时间维持高水平,并且使CD4+/CD8+的比值及IL-4浓度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多项检测结果表明黄芩苷抗雏鸡感染IBV-M41兼具预防与治疗作用,其中预防以高剂量[42mg/(kg·d)]效果显著,治疗以中剂量[28 mg/(kg·d)]效果最佳。
薛洋闫延华付敬敬刘芳张红英王学兵
关键词:黄芩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药理作用
响应面优化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培养条件被引量:2
2019年
利用响应面法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细菌浓度、pH和培养时间为自变量,生物膜形成量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培养条件的最优值,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生物膜的最佳培养条件为:LB培养基pH 7.5,细菌接种量为1.2×10^7 cfu/mL,培养时间11.5 h。在该优化条件下,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量OD 600nm可达0.60左右;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此时形成大量的细菌聚集体,80%的视野已经被细菌覆盖,细菌活性很高,生物膜形成量达到高峰。
付敬敬王磊张凯张凯张景艳张康崔东安张景艳李建喜王旭荣陈泽文
关键词:响应面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英文)
2016年
[目的]建立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体外培养模型。[方法]从猪外周新鲜血液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通过贴壁法获得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采用重组猪的集落共刺激因子(rp GM-SCF)和重组猪的白细胞介素4(rp IL-4)双因子诱导及脂多糖(LPS)刺激成熟法,收集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表面分子表达率及其对FITC-dextran的吞噬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经体外诱导的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LPS刺激的DC表型分子CD1a、CD80、CD86、SLAII、CD172a与LPS未刺激的DC有明显增高,其吞噬能力有所下降,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有所增强。[结论]该试验成功建立了猪MoDC的体外诱导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猪MoDC在机体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乔艳艳薛洋闫延华杜芳芳张俊张红英王学兵
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被引量:3
2016年
为建立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 DC)体外培养模型,从猪外周新鲜血液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通过贴壁法获得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采用重组猪的集落共刺激因子(rp 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p IL-4)双因子诱导及脂多糖(LPS)刺激成熟法,收集不同时间段的细胞,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表面分子表达率及其对FITC-dextran的吞噬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细胞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表明,经体外诱导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经脂多糖刺激的树突状细胞表型分子CD1a、CD80、CD86、SLAII、CD172a与未经刺激的树突状细胞有明显增高,其吞噬能力有所下降,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增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猪Mo DC的体外诱导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机体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刘芳乔艳艳薛洋杜芳芳张俊张红英王学兵
中药复方板青可溶性粉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为研究复方板青可溶性粉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雏鸡的功效与影响,本试验将鸡随机分为预防组、治疗组、双黄连治疗对照组、麻杏石甘治疗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设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外,预防组从12日龄起连续3 d通过饮水给药,随后各处理组将0.2 mL/只剂量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通过滴鼻使15日龄的雏鸡染毒,染毒后治疗组连续6 d饮水给药。试验期间统计鸡发病数和治愈数,计算其发病率、保护率和治愈率;并检测各组鸡只的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α水平,探究复方板青可溶性粉对IBV感染雏鸡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板青可溶性粉预防高剂量组保护率可达66.67%,治疗中剂量组治愈率可达83.33%,另一方面提高了感染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强了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在染毒后4和10 d,各给药组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还可以调节血清中IL-2、IL-4、TNF-α和IFN-α水平,使其维持动态平衡,其中在攻毒后5和11 d,治疗中剂量组的IL-4和IFN-α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综合试验数据,复方板青可溶性粉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作用,且治疗作用优于预防作用,其中预防高剂量组及治疗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
闫延华陈彤陈泽文薛洋杜芳芳张红英童超王学兵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