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威

作品数:13 被引量:19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盆地
  • 5篇渤海湾盆地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圈
  • 3篇岩石圈热结构
  • 3篇水合物
  • 3篇天然气水合物
  • 3篇气水
  • 3篇气水合物
  • 3篇热结构
  • 3篇热流
  • 2篇地壳
  • 2篇地壳分层
  • 2篇四川盆地
  • 2篇气田
  • 2篇热历史
  • 2篇南海天然气水...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地热流
  • 1篇地热特征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3篇许威
  • 11篇邱楠生
  • 3篇马德文
  • 3篇常健
  • 2篇韩宗元
  • 2篇左银辉
  • 2篇谢增业
  • 2篇孙长宇
  • 2篇陈光进
  • 2篇张创
  • 1篇王志伟
  • 1篇高辉
  • 1篇方青海
  • 1篇苗建宇
  • 1篇卢文鹏
  • 1篇朱传庆
  • 1篇郭庆
  • 1篇徐秋晨
  • 1篇郭杰

传媒

  • 2篇地学前缘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陇东地区延长组、延安组烃源岩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依据各种钻井样品的实验测试资料,通过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以及结合沉积环境的对比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分析表明,延长组有机质在还原条件下堆积和保存,延安组有机质在弱还原条件下沉积,前者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成熟度好于后者,所以区内延长组应作为重点勘探开发层系,延安组作为次一级勘探开发层系。
韩宗元许威方青海卢文鹏王志伟郭杰张创
关键词:延长组延安组烃源岩有机质干酪根
不同因素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天然气水合物在未来能源、自然环境和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用来表示水合物发育与分布的可能范围,与地温梯度、海水深度和海底温度等参数密切相关。根据Dickens和Quinby相平衡公式,定量计算了不同地温梯度、海水深度和海底温度参数下的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在保证其中2个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随地温梯度增加而有规律的递减,随海水深度增加不断增加,随海底温度增加水合物稳定带厚度降低并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海底温度不变条件下,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从地温梯度大、水深浅的区域,向地温梯度小、水深较深的区域不断增大。海底深度不变时,从地温梯度大、海底温度高的区域到地温梯度小、海底温度低的区域,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不断增大。此外,讨论了基于Dickens和Quinby、Brown及Peltzer和Brewer等3种相平衡公式计算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差异,根据Dickens和Quinby相平衡公式计算的水合物稳定带厚度最大,其他相平衡公式计算的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相对较小。
许威邱楠生孙长宇陈光进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10年
天然气水合物在未来能源、自然环境和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形成除需要充足的气源外,还与温度、压力密切相关。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表明该地区水合物发育与分布的可能范围。以Dickens和Quinby-Hunt的甲烷水合物相平衡公式为基础,从地热学角度分析南海甲烷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及其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南海大部分海域均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条件。由于受海底深度、海底温度、热流等参数的影响,在不同位置发育的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可达1 100 m,位于吕宋海槽内。水合物稳定带厚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呈条带状分布在南海中部和东部,大陆边缘水深500 m左右即可形成水合物,说明南海地区具有广泛的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环境。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仅是水合物厚度的理论值,地层中实际的水合物发育厚度和分布特征还受到气源、构造、沉积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岩石热导率、海底温度、热流和水深等对南海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及其分布有影响。
许威邱楠生孙长宇陈光进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热流
华北克拉通地壳分层结构研究--以渤海湾盆地为例
本文研究了渤海湾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壳分层结构差异特征。从各构造单元选点,建立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壳分层结构模型。渤海湾盆地中坳陷区与隆起区的地壳分层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分层厚度变化上。新生界地层厚度在隆起区...
许威邱楠生季弘莹
关键词:地壳分层结构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上古生界山_2~3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被引量:19
2008年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上古生界山32段砂岩储层以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质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目前储层正处于晚成岩阶段B期,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和自生黏土矿物的胶结作用是低孔低渗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成岩晚期的溶蚀作用大大改善了砂岩储层的储集空间。根据成岩作用的特点,将研究区山32段划分出5个成岩相:压实压溶相、弱压实-硅质胶结相、弱压实-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相、弱压实-碳酸盐胶结相、弱压实-溶蚀相。压实压溶相储层物性最差;弱压实-硅质胶结相、弱压实-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相和弱压实-碳酸盐胶结相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总体也很低;弱压实-溶蚀相储层的储集空间最发育、连通性最好,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
韩宗元苗建宇许威张创郭庆高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成岩作用成岩相孔隙类型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与热-流变学演化被引量:26
2017年
文章主要利用中—新生代热史、地壳分层结构以及流变学参数,模拟计算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热结构和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由三叠纪—侏罗纪时期的"冷幔热壳"型岩石圈热结构转变为白垩纪至今的"热幔冷壳"型岩石圈热结构。从济阳坳陷岩石圈热-流变结构演化特征来看,中生代早期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表现为厚的脆性层;早白垩世初期中地壳上部及上地幔顶部的脆性层完全转变为韧性层;晚白垩世开始,中地壳上部出现薄层的脆性层;古近纪早期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变薄变浅;现今则除了发育上地壳上部、中地壳上部脆性层外,上地幔顶部开始在浅部发育薄的脆性层。中—新生代岩石圈总强度演化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早期经历了两期减弱,中生代早期岩石圈总强度远大于中侏罗世之后的岩石圈总强度。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强度演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岩石圈厚度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从侧面反映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回撤导致华北克拉通东部破坏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因此,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可以为盆地形成、大陆边缘和造山带等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邱楠生许威左银辉常健刘春黎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热历史岩石圈热结构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田异常高压演化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根据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典型气田的现今实测地层压力分析了异常高压发育的特征。以现今实测压力为约束,利用流体压实耦合方法恢复了须家河组气田主要储层的压力演化史。研究结果表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超压的发育在总体上是逐渐增大的,其地层压力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150 Ma之前为常压阶段,地层压力等于静水压力;(2)150 Ma至100 Ma为压力增加超压发育阶段,在100 Ma时地层压力达到最大,压力系数在1.1~1.6之间;(3)100 Ma至今为压力降低超压发育阶段,该时期地层压力及静水压力都发生明显降低,但是超压仍继续发育,演化至今压力系数在1.4~2.0之间。研究表明,烃类的充注和构造抬升剥蚀事件是川中地区异常高压的主要成因机制。
马德文邱楠生谢增业许威
关键词:异常高压四川盆地须家河组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现今地热特征被引量:68
2016年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是我国最典型的潜山油气藏富集区.本文借助117口钻井地层测温资料和45块实测岩石热导率数据系统研究了冀中坳陷现今地温梯度、大地热流、热岩石圈厚度、岩石圈热结构等地热特征参数.研究表明,冀中坳陷0~3000m统一深度现今地温梯度为20.8~41.0℃·km^-1,平均值为31.6℃·km^-1,比未校正值减小1~3℃·km^-1;现今大地热流介于48.7~79.7mW·m^-2,平均值为59.2mW·m^-2.平面上,冀中坳陷现今地温梯度和热流由西向东(从盆地边缘向内部)逐渐增大,并且凸起区地温梯度和热流相对较高,而凹陷区则偏低,与基底地形起伏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同时,冀中坳陷腹部高热流凸起区广泛分布地热田.冀中坳陷现今热岩石圈厚度为98~109km,其岩石圈热结构为一典型的"冷壳热幔"型.本研究不仅对冀中坳陷油气勘探与地热能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为深部岩石圈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科学问题)提供了新依据.
常健邱楠生赵贤正许威徐秋晨金凤鸣韩春元马学峰董雄英梁小娟
关键词:地温梯度大地热流岩石圈热结构渤海湾盆地
基于热流的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模拟
<正>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常规计算方法,是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图中地温梯度曲线和天然气水合物相边界曲线交点深度与海水深度间的距离。由于不同位置的地温梯度不同,同时实测值不容易获得,所以前人一般假定为一恒定值,从而导致...
许威邱楠生孙长宇陈光进
文献传递
中国东西部典型盆地中—新生代热体制对比被引量:27
2015年
沉积盆地的热体制和热历史是盆地动力学和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东西部盆地受不同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影响,热体制存在明显差异。文中从盆地的热历史、热岩石圈厚度和岩石圈热结构3个方面对渤海湾和塔里木这两个中国东西部典型盆地中—新生代的热体制进行了分析,表明东西部盆地在中—新生代时期的热体制存在较大差异。中—新生代时期渤海湾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期(K1—K12)和始新世—渐新世(E2—E3)两期热流高峰,而塔里木盆地热流值是逐渐降低的过程;渤海湾盆地的热岩石圈厚度在中—新生代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和古近纪中—晚期两次快速的减薄高峰,减薄高峰时期岩石圈厚度仅为43~55km;而塔里木盆地则经历了中生代缓慢增厚—古近纪以来快速增厚的过程。由地幔热流与地表热流比值确定的岩石圈热结构揭示出渤海湾盆地经历了三叠—侏罗纪的"冷幔热壳"型和白垩纪以后的"热幔冷壳"型;塔里木盆地则由"热幔冷壳"型在新近纪末期转变为"冷幔热壳"岩石圈热结构。深部岩石圈的热结构和热状态的这种差异与岩石圈热-流变结构和岩石圈变形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对沉积盆地中—新生代时期的热历史和岩石圈热结构演化的研究,可以揭示沉积盆地深部的热状态,为中—新生代以来的成盆动力学机制研究提供有科学意义的参考。
邱楠生左银辉常健许威朱传庆
关键词:渤海湾盆地塔里木盆地热历史岩石圈热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