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晓丹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地质系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震
  • 1篇地震动
  • 1篇断层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效应
  • 1篇岩性
  • 1篇瑞利面波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变换
  • 1篇面波
  • 1篇格林函数
  • 1篇格林函数方法
  • 1篇固体潮
  • 1篇函数
  • 1篇反应谱
  • 1篇波变换
  • 1篇波速
  • 1篇触发
  • 1篇触发作用

机构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4篇李启成
  • 4篇孙颖川
  • 4篇闫晓丹
  • 3篇张晶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用瑞利面波进行岩性分层被引量:4
2016年
物探中的面波一般认为是干扰波.从理论上研究了瑞利面波在地表介质中的分布和传播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利用瑞利面波对表层岩土介质进行分层.通过工程实践证明,瑞利面波在浅部的地基勘察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地表岩土分层等方面有比其他方法更好的效果.另外,由于瑞利面波波速和横波波速的数值上的接近,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跨孔横波测量,该方法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方法.
李启成闫晓丹孙颖川张晶
关键词:瑞利面波波速岩性
断层滑动速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往得到的断层滑动速度函数要么是通过理论研究获得的,要么是计算的结果与地壳介质等因素有关.由于目前人们对地壳介质和震源机制研究的局限性,使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不高.在系统提出用多普勒效应计算断层滑动速度函数的基础上,以汶川地震余震为例计算了地震断层的滑动速度函数.结果表明,滑动速度函数具有迅速上升,相对缓慢下降的特点,与Hisada的研究结果一致,也与岩石破裂实验结果一致.用多普勒效应计算断层断层滑动速度函数的结果与地壳介质和震源机制无关,应该是一种有前途的计算地震断层滑动速度的方法.
李启成闫晓丹孙颖川张晶
关键词:多普勒效应断层地震
用格林函数方法模拟卢龙地震被引量:2
2016年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需要地震动的输入,但往往在抗震设防区缺少地震记录,这就需要地震动的模拟.在总结现有经验格林函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卢龙地震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表明:模拟的结果无论是地震动加速度时程还是反应谱与实际地震记录都符合得比以往好.说明改进的格林函数方法是模拟地震动的有效方法,可以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推广.
李启成孙颖川闫晓丹
关键词:格林函数地震动反应谱
用小波变换研究固体潮对地震的触发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小波变换能反映地壳介质应变能在地球不同纬度地区的突变表现.在分别用小波变换对处于低纬度的龙门山和处于高纬度的东北地区的本尼奥夫应变处理后得出结论,固体潮对处于低纬度地区地震的触发作用比较明显,对处于高纬度地区的地震的触发作用相对比较小.也证明了小波变换是研究固体潮对地震的触发作用的有效手段.
李启成闫晓丹孙颖川张晶
关键词:固体潮地震小波变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