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伊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传播阻断地区有史经治血吸虫感染者的现况调查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传播阻断地区有史经治血吸虫感染者的情况。方法曾有血吸虫感染史并经规范的病原学治疗,治后粪检阴性且末次病原学治疗后无明确再感染史者,经县、省2级确认后,详细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现病史,做相关的医学检查。结果 88例患者中男28例,女60例,平均年龄(70.1±7.1)岁,均曾感染过血吸虫,经1~4次抗虫治疗,1976~1985年连续进行了平均(24.68±7.07)次粪检,结果均为阴性;居住地末次发现钉螺的时间多数在1976年,最晚在1983年。本次调查显示患者肝脏多呈纤维化改变,Ⅲ级改变者33例(53.2%),Ⅱ级者21例(33.9%),Ⅰ级者6例(9.7%),0级者2例(3.2%);脾脏肿大6例(9.7%),肋下(24.00±8.02)mm,无门静脉内径增宽及腹水阳性者。各项指标的均值在正常范围,阳性情况ALT为6例(6.8%)、AST为13例(14.8%)、γ-GT为21例(23.9%),A/G低于1.5者19例(21.6%);纤维化指标中HA、LN、CⅥ及PⅢP阳性分别为17例(19.3%)、3例(3.4%)、1例(1.1%)及2例(2.3%)。结论传播阻断地区的有史经治人群,大部分存在肝纤维化,其中1/5~1/4人群的肝纤维化仍处于活跃状态,肝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结合新发展晚血现象的产生,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应是今后血防工作的新重点。
- 浦永元华海涌周卫恩黄伊孙芳
- 关键词:传播阻断血吸虫
- 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成因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基线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成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研究平台和数据资源。方法在江苏省不同地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择经规范治疗且目前未达到晚期血吸虫病诊断标准的血吸虫既往感染者,排除严重自身免疫病后作为入列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及血常规、肝功能、空腹血糖、血脂、纤维化等指标的实验室检查。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为队列基线数据调查年,2019年8月为随访起始点,每24个自然月为随访周期。结果入列人员共6843人,平均年龄62.1岁,51~70岁者占96%,农民占59.9%,有病毒性肝炎史者为6.4%。初次感染血吸虫年龄为16.8岁,初次治疗与诊断间隔时间平均为0.2年。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及纤维化指标的均值都在正常值范围;除血糖外,其余各指标阳性率在男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脂4项及蛋白3项指标为女性高于男性,肝酶3项及透明质酸为男性高于女性。70.1%入列人员的肝实质出现了以I级改变为主的变化,肝脏左叶增厚者为37.8%,脾脏长、厚径异常率分别为17.4%、12.5%;男女性别间异常率差异除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腹水外,余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肝左叶厚径及最大斜径异常率男性大于女性,肝实质改变女性(73.3%)高于男性(67.7%),但病变程度以女性(I级56.0%)较男性(I级48.0%)为轻。结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成因前瞻性队列采取多种方式收集暴露因素数据以及齐全的生物样本,为探索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的成因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和队列基础。
- 华海涌王涛孙芳黄伊季文翔张键锋陈伟吴伟滕颖杨坤
- 关键词:队列研究
- 苏州市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掌握苏州市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现状,为科学管理、优化救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所有晚血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B超检查,根据《血吸虫病防治手册》进行确诊分型,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苏州市晚血患者2420人,其分布与各市(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和历史累计查出血吸虫病患者数呈高度相关(r=0.949、0.946,P均<0.001)。所有患者中男性845人(34.92%),女性1575人(65.08%),不同市(区)患者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591,P<0.001)。患者平均年龄(76.80±7.55)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高于男性患者(F=72.01,P<0.001)。晚血类型以巨脾型(2165人,89.42%)为主。所有患者病情分类中痊愈895人(36.98%),好转1337人(55.25%),未愈188人(7.77%),不同晚血类型的患者病情情况不同(χ^(2)=226.034,P<0.001),其中腹水型患者最差。所有患者中有1438例(59.42%)劳动能力减弱,540例(22.31%)丧失,仅442例(18.26%)正常。年龄增长(β=0.012,P<0.001)、临床分型为腹水型(β=0.346,P<0.001)和病情尚需治疗(β=0.298,P<0.001)为晚血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的危险因素,病情稳定(β=-0.089,P=0.001)为保护因素。结论苏州市晚血救助工作当以历史重流行区为重点,加强老龄患者的护理关怀,重视腹水型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亦要重视巨脾型患者的随访护理,以免转为腹水型。
- 施倩雯周卫恩沈玲娥周靖吴敬之黄伊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
- 大鼠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建立肺孢子虫肺炎(PCP)的大鼠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将34只雌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7只。实验组采取每周2次每次每只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mg诱导的方法建立PCP动物模型;对照组则注射与地塞米松等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所有大鼠的饮水中加入1g/L盐酸四环素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12周后解剖全部大鼠,并分别制作肺组织印片,姬氏染色,检查肺孢子虫包囊。同时制作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用地塞米松诱导大鼠5周,肺组织印片均查见肺孢子虫包囊,肺组织也出现典型的病理学改变。连续诱导12周,均未见实验鼠死亡。实验组大鼠体重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免疫抑制诱导的方法可成功建立PCP的大鼠动物模型。
- 周永华高琪胡玉红周华云许永良华海涌曹慧张燕黄伊
- 关键词:肺孢子虫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
- 江苏省血吸虫既往感染者血糖及血脂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了解血吸虫既往感染者体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现状,评估血吸虫感染对人体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在江苏省南、中、北部地区分层整群抽样共计3 086例有血吸虫感染史者,进行问卷调查、肝脏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FBG)和血脂4项(TC、TG、LDL-C、HDL-C)。结果 受调查者中病原学确诊者2 997例(97.12%),末次抗虫治疗距今(42.92±4.62)年,有糖尿病史者9.69%,高脂血症者8.69%。B超示肝实质异常者51.66%,肝左叶增厚者45.06%,门静脉增宽者20.95%。FBG为(5.73±1.53)mmol/L,阳性者23.17%;分组观察均值和阳性率与性别和门静脉内径无关,苏南>苏中>苏北,非农民高于农民,肝实质及肝左叶异常者高于正常者。TC、LDL-C、HDL-C分别为(4.82±1.21)mmol/L、(2.64±0.73)mmol/L、(1.47±0.41)mmol/L,均值都在正常范围,阳性率依次为17.53%、22.50%、10.65%;分组观察TC均值和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苏南>苏北>苏中,非农民高于农民,肝实质及门静脉内径异常者较高;TG为(1.79±1.80)mmol/L,高于正常,阳性率33.73%;分组观察各组内阳性率无差异。结论 血吸虫既往感染对人体血糖及血脂代谢的总体影响并不明显;FBG、TC变化与肝脏病损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TG则不明显,但其HDL-C均值较高,而低HDL-C血症患病率较低的现象值得注意,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黄伊孙芳张键锋杨坤华海涌陈伟
- 关键词:血糖血脂
- 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调查
- 2023年
- 目的了解江苏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新发展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分布特征,肝功能损伤和肝纤维化情况。方法2014-2015年,在江苏省2000年之前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的地区中,以2008年后新登记在册的晚血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血液样本,检测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此外,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社会学特征及首次确诊晚血时间。结果共调查江苏省新发展晚血患者共492例,其中男性237例,女性255例,平均年龄为(70.27±8.23)岁;病例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179例);各年确诊病例数以2013年最多(193例),2015年最少(9例)。291例(61.78%)病例至少有1项肝功能指标异常,苏南、苏中、苏北地区γ-谷氨酰转肽酶(GGT)异常率均较高,其中苏南地区最高(48.17%)。376例(78.83%)病例中至少有1项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肽(PⅢP)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682、28.816、36.862、16.151,P均<0.05);苏南地区PⅢP、CⅣ异常率均最高,苏北地区HA、LN异常率最高。苏州地区153例新发展晚血病例中,免疫球蛋白(Ig)G异常率最高,IgA次之,IgM异常率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HA与IgG,LN、CⅣ与IgA、IgG,PⅢP与IgA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江苏省新发展晚血患者慢性肝功能损伤和肝纤维化较普遍,其病情进展可能与体内免疫失衡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进展。
- 孙芳杨静张键锋黄伊杨坤华海涌
- 关键词:传播阻断地区肝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