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显像
  • 4篇肿瘤
  • 3篇影像
  • 3篇近距
  • 3篇放射性
  • 2篇碘放射性同位...
  • 2篇断层显像
  • 2篇眼眶
  • 2篇眼眶肿瘤
  • 2篇影像学
  • 2篇整合素
  • 2篇整合素ΑVΒ...
  • 2篇平面显像
  • 2篇疗法
  • 2篇脉络膜
  • 2篇脉络膜黑色素...
  • 2篇近距离放射疗...
  • 2篇眶肿瘤
  • 2篇骨转移
  • 2篇核素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二...

作者

  • 14篇任凌
  • 12篇戴皓洁
  • 7篇李眉
  • 6篇罗莎
  • 4篇李全
  • 2篇王振常
  • 1篇孙德锦
  • 1篇张学勤
  • 1篇戴浩杰
  • 1篇刘喷飓
  • 1篇史季桐
  • 1篇刘黎洁
  • 1篇董薇
  • 1篇陈惠东
  • 1篇张润武
  • 1篇张翼
  • 1篇杨本涛
  • 1篇闫冰
  • 1篇王峰

传媒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国际放射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PECT评估脑梗死后远隔功能抑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大脑半球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不仅包括运动区、运动前区的重组,还和远隔区域的变化相关。本文旨在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到的亚急性期幕上脑梗死患者远隔区域低灌注程度与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单侧幕上脑梗死患者,于亚急性期(5~14天)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若发现存在远隔区功能抑制,对远隔区的放射性计数进行半定量分析,按如下公式计算远隔区域脑血流的不对称指数(AI):[(正常区域放射性计数-远隔区域放射性计数)/正常区域放射性计数]×100。入组患者根据不对称指数分为轻度(AI≤5)、中度(510)组。发病60天后使用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NSS)、恢复指数(RI)和Barthel指数(BI)对各组患者进行临床预后评估。结果:共收集首发单侧幕上脑梗死后发生远隔功能抑制现象的病例66例,其中轻度组23例,中度组27例,重度组16例。三组之间的恢复指数、Barthel指数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恢复指数与反映远隔区域脑血流的不对称指数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r=-0.564,P<0.01),Barthel指数与不对称指数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52,P<0.01)。结论:幕上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远隔区域低灌注程度在神经功能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SPECT可作为临床上低灌注程度测定的可靠方法。
张翼孙德锦张学勤戴浩杰李眉罗莎任凌刘喷飓
关键词:SPECT脑血流
^(99m)Tc-MIBI甲状腺显像半定量分析鉴别甲状腺结节的价值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评价99mTc MIBI甲状腺显像半定量分析法鉴别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3 6例Na99mTcO4甲状腺显像为单发“冷结节”患者 ,行99mTc MIBI甲状腺双时相显像 ,分别计算 15和 12 0min甲状腺结节摄取比值 (ER、DR) ,以良性结节组的DR均值 +标准差 ( 0 .90 +0 .2 1)为诊断恶性病变的阈值。结果 :手术证实良性病变 2 2例 ,ER与DR值分别为0 .89± 0 .3 3、0 .90± 0 .2 1,恶性病变 14例 ,ER和DR值分别为 1.16± 0 .5 1、1.3 4± 0 .64 ,ER值两组间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DR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99mTc MIBI甲状腺显像DR值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 85 .7% ,特异性 86.4% ,阳性预测值 80 .0 % ,阴性预测值 90 .5 %。结论 :99mTc MIBI甲状腺显像半定量分析能较好的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DR比ED更有价值。
戴皓洁任凌
关键词:^99MTC-MIBI甲状腺结节半定量分析
肺栓塞动物模型(猪)V/Q SPECT显像与平面显像的对比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应用201Tl标记栓子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猪),比较肺V/QSPECT显像和平面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探讨肺通气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意义及V/Q显像在亚肺段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作用。方法16头试验用小型猪,栓塞前应用不同技术参数行99Tcm窗肺灌注平面及断层显像,每头猪分别置入0~3个栓子,栓塞后行99Tcm窗及201Tl窗双窗肺通气平面、断层显像及99Tcm窗肺灌注平面、断层显像。最后行X线平片或CT显像并进行肺脏解剖确定栓子位置。结果共可见栓子28个,其中17个位于左肺,11个位于右肺。平面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75%和75%,而断层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75%和96.9%。结论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均较平面显像高,而特异性两者相同。同时行V/Q显像可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V/QSPECT断层显像可提高亚肺段性PE的诊断率。选用低能通用准直器、平面显像矩阵128×128、断层影像Zoom1.46可较好的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任凌戴皓洁李眉罗莎李全陈惠东
关键词:SPECT显像肺栓塞
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在颅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为评价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在鉴别颅骨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伴颅骨病变的骨外原发肿瘤患者81例(118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全身平面骨显像,其中25例(40个病灶)行颅骨SPECT显像,43例(66个病灶)行头部异机CT或MR I显像,12例(19个病灶)行颅骨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所有图像均由至少两名医师判读,判读结果与最后诊断符合者,为"符合"。计算并比较各种方法在鉴别颅骨病变中的符合率。各种方法在良/恶性病灶诊断符合率及总符合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的总符合率优于其他方法。在判定良性病灶时,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与其他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符合率优于其他方法;在判定恶性病灶时,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显像与全身骨显像、骨SPECT显像存在显著性差异,符合率优于二者。SPECT与低剂量CT融合骨显像在鉴别诊断颅骨良恶性病变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罗莎戴皓洁李眉任凌杨本涛
关键词:SPECT融合显像颅骨骨转移
喉和鼻咽鳞状细胞癌整合素αvβ3放射性核素显像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99Tcm标记的聚乙二醇(PEG)。修饰的环状RGD二聚体(99Tcm一3P—RGD:)显像用于检测人喉和鼻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整合素仪,艮表达的可靠性。方法对荷人HEP一2喉鳞癌、荷人CNE一1鼻咽鳞癌裸鼠各6只进行99Tcm-3P—RGD:平面显像,采用勾画ROI技术计算T/NT。显像结束后,测量99Tcm一3P.RGD:在荷瘤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计算肿瘤与各组织器官的%ID/g。取肿瘤组织,行整合素αvβ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参照Fromowitz法进行半定量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法。结果荷HEP一2、CNE一1裸鼠2h显像时T/NT分别为2.08±0.04与1.54±0.10。体内放射性分布示:HEP.2肿瘤2h放射性摄取值为(4.56±0.67)%ID/g,肿瘤与血液、肌肉的T/NT分别为6.37±0.68与4.44±0.42;CNE.1肿瘤2h放射性摄取值为(1.69±0.18)%ID/g,肿瘤与血液、肌肉的T/NT分别为2.49±0.09与1.86±0.07。HEP一2、CNE一1肿瘤OL,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romowitz评分分别为4.97±0.37与2.60±0.36。荷HEP-2裸鼠2h显像时T/NT、%ID/g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romowitz评分均显著高于荷CNE一1裸鼠(t值分别为11.83、7.17和11.31,P均〈0.05)。2种荷瘤鼠2h显像时T/NT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romowitz评分的相关性均较好(HEP-2:r2h=0.97,P〈0.05;CNE一1:r’2h=0.97,P〈0.05)。结论99Tcm一3P—RGD2显像有望成为检测喉和鼻咽鳞癌αvβ3表达的无创和有效方法。
王峰任凌李眉张润武刘黎洁戴皓洁
关键词:喉肿瘤鼻咽肿瘤细胞粘着分子放射性核素显像小鼠
脉络膜黑色素瘤中整合素α_vβ_3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整合素α_vβ_3为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类跨膜粘附分子,其在多种肿瘤细胞及新生内皮血管细胞中高表达而在成熟血管内皮、上皮细胞及正常细胞中表达较低或无表达。基于这些特征,整合素α_vβ_3近年来成为分子影像研究的热点之一。鉴于整合素α_vβ_3在人眼脉络膜黑色素瘤中是否存在表达尚不可知,本课题拟研究整合素α_vβ_3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中表达情况,为以整合素α_vβ_3为基础的分子显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培养人源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整合素α_vβ_3在OCM-1中表达水平,并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切片中整合素α_vβ_3表达分布。结果: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表明在OCM-1细胞株中存在整合素α_vβ_3表达,其表达水平介于已知高表达整合素α_vβ_3的头颈鳞癌细胞株HEP-2和较低表达整合素α_vβ_3的头颈鳞癌细胞株CNE-1之间,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病理切片中也存在整合素α_vβ_3表达。结论:人脉络膜黑色素瘤中具有整合素α_vβ_3表达,可以为后期研究基于整合素α_vβ_3的分子显像技术提供依据。
闫冰任凌罗莎李眉戴皓洁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整合素ΑVΒ3
核素功能显像及MRI形态检查对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影像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核素功能性显像及MRI形态学成像表现,探讨二者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28只眼)经眼超声和(或)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CT、眼底血管造影及临床评价等综合诊断为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资料(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44.3±13.8岁),所有患者均行过核素功能性显像及MRI形态学检查。结果核素功能性显像示病变部位最大计数/枕骨平均计数(Tmax/Oavg)与对侧最大计数/枕骨平均计数(Nmax/Oavg)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4,P<0.01),病变部位平均计数/枕骨平均计数(Tavg/Oavg)与对侧平均计数/枕骨平均计数(Navg/Oavg)之间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t=4.620,P<0.01)。有78.57%(22/28)患者存在整合素高表达。MRI显示支持诊断20例。结论核素功能性显像及MRI形态学检查联合应用是目前对于此类疾病最佳的诊断方法。
任凌戴皓洁
关键词:MRI脉络膜黑色素瘤
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的各个步骤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接受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的眼眶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有数字影像资料者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术前计划设计,23例无数字资料的患者未行术前TPS计划,术中粒子按照巴黎布源原则排列。术后均应用TPS系统进行术后质量验证。术后3、6、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或)MRI追踪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共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917粒、平均(17.0±7.7)粒/人。TPS计划组及未计划组满意率分别为77.42%(24/31)及43.47%(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3,P=0.011)。8例患者术后失访。TPS质量验证满意组术后3、6、12个月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29)、7.14%(2/28)、25.00%(6/24),TPS质量验证不满意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65%(3/17)、37.50%(6/16)、66.67%(8/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结论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的各个步骤中均有重要作用。
任凌王振常戴皓洁史季桐李全
关键词:诊断显像眼眶肿瘤
肺通气/灌注断层显像诊断肺栓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为诊断肺栓塞(PE)的主要影像学方法。笔者用肺V/Q断层显像与平面显像比较,结果示肺V/Q断层显像在诊断PE时更具有优势,现报道如下。
戴皓洁李眉李全任凌罗莎
关键词:显像诊断断层显像肺栓塞肺通气灌注平面显像
术前TPS及术后质量验证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术前TPS及术后质量验证在^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眼眶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09年12月期间66例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的眼眶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中43例有数字影像资料者术前应用TPS,处方剂量140 Gy;余23例患者未行术前TPS,术中按间隔1cm原则平行排列粒子。对所有66例患者术后均应用TPS进行质量验证。术后3、6、12和24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或)MRI随访。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X^2检验及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结果66例患者共植入^125II粒子1070粒,平均(16.2±7.3)粒/人。TPS术前计划组及未计划组术后质量验证满意率分别为79.07%(34/43)及43.48%(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8.542,P=0.003)。10例患者术后失访,仅有术后验证资料,无影像学随访资料。TPS质量验证满意组术后3、6、12和24个月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37)、6.25%(2/32)、13.64%(3/22)和3/9,TPS质量验证不满意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26%(1/19)、16.67%(3/18)、30.77%(4/13)和6/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7,P=0.0003)。结论TPS在“’I粒子近距离治疗眼眶肿瘤中起重要作用。术前TPS是治疗成功的前提,TPS术后质量验证能较好地预测治疗效果,并指导临床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任凌戴皓洁李全
关键词:眶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