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活性
  • 2篇愈合
  • 2篇铁酸铋
  • 2篇钛酸
  • 2篇钛酸锶
  • 2篇细胞
  • 2篇间充质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骨愈合
  • 2篇分化
  • 2篇干细胞
  • 2篇成骨
  • 2篇成骨分化
  • 2篇充质干细胞
  • 1篇电场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疾病模型
  • 1篇压电
  • 1篇压电陶瓷
  • 1篇压电陶瓷材料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作者

  • 7篇刘云
  • 3篇杨旭东
  • 3篇邓旭亮
  • 3篇卫彦
  • 3篇张学慧
  • 3篇张金星
  • 1篇曹烨
  • 1篇吴晓冉
  • 1篇谢秋菲
  • 1篇徐啸翔
  • 1篇夏斌
  • 1篇李贞贞
  • 1篇周丹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静脉深度镇静用于不配合患儿门诊口腔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回顾性分析静脉深度镇静用于不配合患儿门诊口腔治疗的效果。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门诊行口腔常规治疗不配合的患儿,年龄2~10岁,治疗时间<2 h。治疗前采取鼻喷右美托咪定或口服咪达唑仑或鼻喷咪达唑仑或直接吸入七氟醚进行镇静。治疗过程中靶控输注丙泊酚使患儿处于深度镇静状态。共纳入患儿251例,全部成功完成了口腔治疗。治疗前镇静:鼻喷右美托咪定154例(61.4%),口服咪达唑仑14例(5.6%),鼻喷咪达唑仑3例(1.2%),吸入七氟醚80例(31.9%),患儿治疗前均达到理想镇静标准(Ramsay评分≥4分)。治疗过程中发生因体动而暂时中断口腔治疗39例(15.5%),发生呛咳39例(15.5%),发生一过性低氧血症(时间<30 s)32例(12.9%),通过暂停操作、加深麻醉、口腔吸引、托下颌或吸氧等处理后在30 s内恢复正常。恢复室停留期间仅有1例患儿发生躁动(Riker镇静-躁动评分为5分),均未见咽痛、呕吐、误吸、呼吸道梗阻等发生。静脉深度镇静可用于不配合患儿的门诊口腔治疗,提高患儿就医的舒适性。
刘云吴晓冉杨旭东夏斌周丹李炳华
关键词:儿童口腔医学门诊病人
右美托咪定滴鼻应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唇腭裂患儿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对术前紧张情绪、父母分离焦虑、面罩接受程度和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120例,年龄6月~3岁,随机分为2组:A组术前30 min经鼻滴入生理盐水0.02mL·...
刘云李贞贞杨旭东
关键词:小儿唇腭裂
视可尼用于预计困难气道插管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视可尼喉镜作为预计困难气道患者气管插管工具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数据库收集从建...
王立宽刘云杨旭东
一种可形成内置电场的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形成内置电场的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材料不具备足够的骨诱导活性且骨结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其由多层结构压电陶瓷材料组成。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可广泛用于骨修复复合材料制备领域。
邓旭亮张学慧卫彦刘云张金星
文献传递
一种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解决了现有电活性材料电学特性无法匹配天然骨愈合过程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中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材料是以钛酸锶为基底,钌酸锶为中间层,表面沉积铁酸铋的薄膜...
邓旭亮刘云卫彦张学慧张金星
文献传递
一种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解决了现有电活性材料电学特性无法匹配天然骨愈合过程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中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材料是以钛酸锶为基底,钌酸锶为中间层,表面沉积铁酸铋的薄膜...
邓旭亮刘云卫彦张学慧张金星
文献传递
大鼠咬合干扰致口颌面痛敏的自我赏罚实验行为学特点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测定咬合干扰模型(experimental occlusal interference,EOI)与部分眶下神经切断模型(partial infraorbital nerve transection,pIONX)两种口颌面疼痛模型大鼠的自我赏罚实验行为学表现及机械诱发反应痛敏,比较两种测痛方法所反映的不同疼痛模型的疼痛特点。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分别为机械刺激诱发反应组(sham-EOI、EOI、sham-pIONX与pIONX组,sham为假手术组)与自我赏罚实验组(sham-EOI、EOI、sham-pIONX与pIONX组,sham为假手术组)。于建模前及建模后1、3、7、10、14、21 d测定各组大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与自我赏罚行为学表现。结果:机械刺激诱发反应组大鼠pIONX组von Frey纤维的机械刺激反应阈值于1~21 d出现显著下降(P<0.05),7~10 d达到最低;自我赏罚实验组大鼠pIONX组的总摄食时间于10~21 d出现显著下降(P<0.05),10~14 d达到最低。机械刺激诱发反应组大鼠EOI组von Frey纤维的机械刺激反应阈值于3~21 d出现显著下降(P<0.05),7 d达到最低;自我赏罚实验组大鼠EOI组的总摄食时间于1~21 d出现显著下降(P<0.05),7~10 d达到最低。结论:自我赏罚实验可以作为口颌面疼痛的行为学测定新方法,而且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咬合干扰所致口颌面疼痛的模型中均可稳定应用。两种模型中,自我赏罚实验与机械刺激诱发反应均表现出了不同的痛敏时程,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可以更全面地揭示不同模型的疼痛行为学特点。
白珊珊莫思怡徐啸翔刘云谢秋菲谢秋菲
关键词:面部疼痛动物疾病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