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西秦岭
  • 2篇金矿
  • 2篇金矿床
  • 2篇矿床
  • 2篇成矿
  • 1篇遗迹化石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同位素
  • 1篇盆地
  • 1篇期次
  • 1篇期次划分
  • 1篇热液
  • 1篇热液金矿
  • 1篇热液金矿床
  • 1篇晚古生代
  • 1篇稳定同位素
  • 1篇流体
  • 1篇南秦岭
  • 1篇矿床成因
  • 1篇矿带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刘开君
  • 3篇曾亮
  • 3篇马锦龙
  • 3篇成志雁
  • 2篇余平辉
  • 2篇樊小龙
  • 1篇杨平

传媒

  • 1篇黄金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秦岭不同矿带金矿床成矿流体及其物质来源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西秦岭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为了探讨不同源区参与成矿的程度,对该区3个成矿亚带19个典型金矿床主成矿期流体包裹体及H、O、C、S稳定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西秦岭地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混合来源,具有中低压、中低温和低盐度的特征,成矿物质为岩浆和沉积岩中碳酸盐岩的混合来源。西秦岭地区3个成矿亚带整体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自南向北其矿源具有从以混合来源为主向沉积来源过渡的趋势。
刘开君樊小龙余平辉曾亮成志雁马锦龙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西缘晚古生代遗迹化石及其沉积环境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采集于塔里木盆地西缘哈拉奇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遗迹化石的分析鉴定,共识别出遗迹化石8属10种和1个遗迹相.根据遗迹化石的组合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组建了3个遗迹组,并在遗迹化石基础上结合岩性、古地理环境等特征对研究区沉积环境变迁作了讨论,认为研究区晚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次海水进退循环,泥盆纪-石炭纪总体海水侵进,沉积环境由滨海逐渐演变为开阔台地,砂泥质沉积发育;二叠纪经历了海退-海进-再次海退的过程,沉积环境依次为滨海-台地边缘斜坡-滞留海湾,碳酸盐沉积发育.这些研究对进一步认识研究区古生物面貌,进而恢复古环境、古生态有重要意义.
成志雁刘开君曾亮杨平石满乾马锦龙
关键词:遗迹化石沉积环境晚古生代塔里木盆地
西秦岭热液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以大桥金矿为例
西秦岭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构造成矿带,该区除部分砂金和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伴生金外,所有金矿都属于热液金矿床。目前对该区热液金矿的系统研究仍稍显不足。本文以矿床学、地球化学及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基于前人地球化学数据支...
刘开君
关键词:西秦岭矿床成因
文献传递
西秦岭金矿床成矿年代和成矿期次划分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对西秦岭金矿床成矿年代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将本区的金矿床年代数据划分为245~225 Ma、220~190 Ma、170 Ma±、135~110 Ma、75~45 Ma 5组。结合区域内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将金矿床划分了4个成矿期:印支期末—燕山初期(245~225 Ma),金矿化的初始富集阶段之一;燕山早期和燕山中期(220~190 Ma,170 Ma±),西秦岭金成矿的主要形成时期;燕山晚期(135~110 Ma),再次(叠加)成矿阶段;喜马拉雅期热液活动对金矿床的影响。对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与新方法获得的年代学数据与前人数据对比,从而排除不确定性,精确地划分金矿成矿期次,能为金矿床成因、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和远景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成志雁刘开君余平辉樊小龙曾亮马锦龙
关键词:西秦岭金矿床成矿时代成矿期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