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辉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灌区
  • 5篇干旱
  • 3篇水盐
  • 3篇土壤
  • 3篇灌溉
  • 3篇旱灌
  • 3篇干旱灌区
  • 2篇弹性模量
  • 2篇动弹性模量
  • 2篇有限元
  • 2篇水盐运移
  • 2篇塔结构
  • 2篇田间
  • 2篇田间土壤
  • 2篇相对动弹性模...
  • 2篇节水
  • 2篇混凝土
  • 2篇泵站
  • 2篇出水
  • 1篇大型泵

机构

  • 13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作者

  • 13篇刘辉
  • 9篇徐存东
  • 6篇王荣荣
  • 2篇温随群
  • 2篇史国坤
  • 1篇齐青青
  • 1篇侯毅凯
  • 1篇胡浩云
  • 1篇翟东辉
  • 1篇张泽中
  • 1篇程东娟
  • 1篇林晓康
  • 1篇王亚楠
  • 1篇谷红梅
  • 1篇翟星
  • 1篇高芸
  • 1篇高彦君

传媒

  • 3篇人民黄河
  • 3篇节水灌溉
  • 2篇混凝土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灌区灌水方式对田间土壤脱盐效果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究干旱灌区不同灌水方式下的田间土壤脱盐效果,通过构建基于HYDRUS-2D软件的土壤水盐运移模拟模型,模拟并分析了试验区土壤水盐的垂直运移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灌溉入渗对土体盐分的淋洗作用明显,灌水定额在4 000~6 000m3/hm2范围内的土壤脱盐效率较高;轮灌第一次的灌溉水量控制在使田间0~100cm土层含水率达到饱和即可,在后几轮灌溉过程中逐步增加灌水量的灌溉方案更有利于排出田间土壤盐分;在轮灌间隔为12d,轮灌次数为3次的条件下,灌水定额控制在5 200~6 000m3/hm2范围内的灌溉方案可使田间0~100cm土层含盐量达0.98%~1.13%,满足设计含盐量为1.2%的脱盐标准,达到设计干旱灌区脱盐灌水制度的目的。模拟结果可为干旱灌区的水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徐存东聂俊坤刘辉连海东
关键词:干旱灌区灌水方式灌水制度
膜袋灌节水机理与效应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探索减少株间蒸发和深层渗漏,适时适量灌水,更好地精细控制灌溉水,提高灌水均匀度,实现高效节水目的,解决目前滴灌和渗灌等一些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受水质限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蓄水于袋理念的膜袋灌节水新技术。在阐述了膜袋灌灌水器结构的基础上,揭示其节水机理,分析了膜袋灌节水、节能、保温、灌水均匀度高、生态和环保效益高等8项效应。膜袋灌显著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灌水技术。
张泽中齐青青高芸温随群谷红梅刘辉高彦君
关键词:节水灌溉均匀度
受侵蚀混凝土耐久性衰减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被引量:22
2015年
针对地处滨海和盐渍区的混凝土建筑物长期遭受干湿循环和有害化学离子侵蚀的双重作用,导致混凝土耐久性衰减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室内加速试验、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干湿循环下硫酸盐、复合盐(硫酸盐+氯盐)、水三种不同侵蚀条件的对比试验,以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侵蚀方式、侵蚀介质、水灰比、及粉煤灰掺加对受侵蚀混凝土耐久性能衰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干湿循环能够促进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干湿循环与硫酸盐侵蚀条件下,硫酸盐的侵蚀作用较复合盐的侵蚀作用明显,掺入20%粉煤灰对于增强混凝土抗盐结晶侵蚀性能有一定的积极效用。
徐存东刘辉聂俊坤王荣荣连海东翟东辉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干湿循环相对动弹性模量
基于有限元法的渡槽排架结构性态分析
2014年
针对我国西北寒旱灌区的渡槽基础和排架易在高矿化度地下水侵蚀和冻融交替作用下出现建筑物结构稳定性和整体性态衰退的问题,采用大型数值分析软件ANSYS对受侵蚀前后渡槽排架的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探索渡槽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只有竖向荷载的情况下,侵蚀前后渡槽结构变形分布规律基本相同。x向位移最大值均出现在渡槽两端上部区域,y向变形以跨中区域最为明显,z向以渡槽排架的顶部附近变形最为明显。
张茂林常周梅谢利云刘辉
关键词:有限元法结构性态应力
干旱区扬水灌溉对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受季节性人工灌溉的影响,干旱扬水灌区不同运移带的地下水具有独特的时空动态特性。以甘肃省景电一期灌区为研究区,利用其1982-2011年地下水位实时监测数据,分析灌区地下水时空变化规律,探索干旱扬黄灌区不同地下水运动带的地下水动态特性。研究表明,灌区内的潜水汇聚带与潜水运移带年际地下水位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地势比较低洼的潜水汇聚带甚至出现地下水出露现象,而灌溉水入渗带与潜水排泄带地下水位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灌区内不同地下水运动带年内的地下水位变化过程具有显著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是受灌溉过程及区域局部开采共同作用影响;灌区地下水空间动态以自西南向东北运移为主。
徐存东刘辉聂俊坤王荣荣丁廉营
关键词:引黄灌溉干旱灌区地下水位
干旱灌区混凝土劣化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西北干旱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受碳化、侵蚀、干湿循环等"超叠加效应",致使建筑物提前出现开裂、剥落等危害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X光衍射、室内加速试验等方法,以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材料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环境因素及混凝土自身因素对混凝土材料劣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干旱灌区水工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的材料损伤劣化规律。研究表明,碳化、干湿循环会加速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且后者作用更为明显,三因素的叠加作用对混凝土劣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减小混凝土水灰比或适量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抵抗碳化、硫酸盐侵蚀以及干湿循环等叠加作用的能力。
徐存东王荣荣刘辉温钦钰丁廉营连海东
关键词:混凝土劣化影响因素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评估被引量:7
2015年
受大量的外调水资源和人工灌溉的影响,干旱扬水灌区的水土环境变迁过程具有独特性,其对区域环境要素的响应是长期、潜在而缓慢的,该过程可通过科学的评估与分析描述其发展的趋势。评价过程是否合理,评价结果是否准确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因子都属于"微敏感"因子;地表水对水土环境的变迁响应相对较为强烈,其次为地下水、区域气候,而土地利用最为迟缓;18个响应因子中最为敏感的是灌区提水量及灌溉用水量,次之为地下水水位及回归水水质。该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当前灌区水土环境变化现状相吻合,验证了改进层次分析法在干旱扬水灌区水土环境变迁响应评价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灌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徐存东连海东聂俊坤刘辉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大型高扬程泵站出水塔结构振动模态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针对大型高扬程泵站出水塔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振动问题,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二期总干六泵站出水塔结构为例,构建ANSYS环境下的泵站出水塔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进行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参数辨识,并获取其模态振型,分析了泵站出水塔结构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该出水塔结构在运行期的基频为9.91 Hz,主振方向为垂直压力管道法线方向;结构的模态振型基本按照横向-竖向-扭转的规律进行,且主要发生在结构中部镂空立柱部位。数值分析结果与现场DASP测试结果基本相符,表明有限元子空间迭代法模拟分析结果有效可靠,实现方便。研究成果能为大型高扬程泵站出水塔的更新改造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为灌区水工结构的模态参数辨识提供技术参考。
徐存东王荣荣刘辉丁廉营温钦钰史国坤
关键词:子空间迭代法模态分析
膜孔直径对微咸水膜孔灌土壤水盐氮运移分布影响
2014年
通过室内不同膜孔直径膜孔灌单点源微咸水入渗试验,分析了相同灌水时间下膜孔直径对微咸水膜孔灌土壤水、盐、硝态氮运移分布影响,结果表明:膜孔直径越大,相同入渗时间的累积入渗量越大;相同入渗时间,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灌水结束时,膜孔直径越小,相同位置的土壤含水量越小;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着距离膜孔中心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着膜孔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土壤含盐量则相反。以上研究结果可以为合理利用微咸水进行膜孔灌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林晓康胡浩云侯毅凯程东娟刘辉谢利云
关键词:膜孔灌
基于HYDRUS?2D的田间土壤水盐运移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灌水条件下田间土壤水盐的迁移过程,采用HYDRUS-2D软件对持续入渗情况下田间土壤主要可溶性盐分运移的瞬时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田间土壤离子含量及浓度的变化过程曲线,揭示了各离子在整个渗流历时内不同土层深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溉入渗对土体盐分的淋洗作用明显,在灌溉入渗条件下,田间表层土壤盐分下移态势明显,不同测深的可溶性离子浓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离子浓度下降的速率和开始运移的时间不同,其中SO2-4、Cl-和Na+浓度变化剧烈,HCO-3和Ca2+浓度变化平缓。模拟结果可为灌区的水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徐存东聂俊坤刘辉连海东翟星
关键词:水盐运移景电灌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