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眩晕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前庭
  • 2篇位置性
  • 2篇位置性眩晕
  • 2篇良性阵发性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眼性
  • 1篇抑制剂
  • 1篇源性
  • 1篇制剂
  • 1篇前庭诱发肌源...
  • 1篇转换酶

机构

  • 3篇福建卫生职业...

作者

  • 3篇叶华
  • 2篇林建珍
  • 2篇季晓林
  • 2篇林细康
  • 2篇严金柱
  • 2篇林芳
  • 1篇王彦蕊
  • 1篇滕忠强
  • 1篇张志岷
  • 1篇王小勇

传媒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前庭诱发肌源电位对眩晕定位诊断的价值探讨
2013年
目的:通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包括颈性VEMP和眼性VEMP的特性研究,以探讨其对眩晕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7例对照组和33例BPPV患者分别进行颈性VEMP、眼性VEMP检测,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各项检测数据的差异。结果:①病例组患耳的颈性VEMP、眼性VEMP异常率分别达到33%和36%;②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颈性VEMP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峰一峰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眼性VEMP各波潜伏期和峰一峰波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VEMP可以作为(BPPV)耳石器功能异常变化的客观量化评估指标,并对眩晕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林细康季晓林叶华严金柱林芳林建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卒中相关性肺炎影响的观察(附252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其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252例合并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ACEI组和对照组,降压治疗方案中ACEI组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照组应用其它类型降压药,观察两组在住院期间卒中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CEI组有6例患者(4.6%)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而对照组有15例患者(12.5%)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EI组共有9例(6.8%)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其中3例因持续性干咳而停用ACEI类药物。结论合并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降低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风险。
滕忠强叶华张志岷王彦蕊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卒中相关性肺炎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前庭双温交替试验的特点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双温交替试验的特点。方法采用前庭双温交替试验法检测57例BPPV患者(BPPV组)及6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的最大慢相速度和半规管轻瘫(CP)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PPV组眼震最大慢相速度[(14.13±14.22)°/s]与正常对照组[(13.69±12.35)°/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PPV组CP 28例(49.1%),正常对照组CP 8例(1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PV组患侧CP发生率明显高于健侧(P<0.05)。后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及上半规管BPPV患者C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PPV组患者CP发生率增高,且患侧的CP发生率明显高于健侧。前庭双温交替试验有助于BPPV患者的定位诊断。
林细康季晓林叶华严金柱王小勇林建珍林芳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