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学峰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吊桥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涂料
  • 2篇竹木复合
  • 2篇主缆
  • 2篇耐候
  • 2篇耐候涂料
  • 2篇耐候性
  • 2篇隔热
  • 2篇隔热材料
  • 1篇道路工程
  • 1篇遗传算法
  • 1篇应力
  • 1篇桩基
  • 1篇桩基检测
  • 1篇桩身
  • 1篇桩身完整性
  • 1篇最大剪应力
  • 1篇冷再生

机构

  • 4篇沈阳建筑大学

作者

  • 4篇叶学峰
  • 3篇包龙生
  • 2篇栾世红
  • 2篇聂立武
  • 2篇孙宝芸
  • 2篇李玉荣
  • 2篇于玲
  • 2篇朱广山
  • 2篇薛兴伟
  • 2篇刘晓雪
  • 2篇赵挺
  • 2篇张筱微
  • 1篇杨彦海
  • 1篇杨野
  • 1篇董帅

传媒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吊桥主缆的防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桥主缆的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用腻子填平抹顺主缆,涂刷沥青涂层并包裹一层玻璃丝布,然后涂刷防腐涂料层并包裹一层竹木复合缠绕层,形成内防护层;内防护层的厚度一般为5‑8毫米。S2、包裹隔热材料层形...
于玲包龙生朱广山赵挺薛兴伟孙宝芸聂立武桑中伟栾世红李玉荣张筱微刘晓雪叶学峰
文献传递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实现桩身完整性的智能分类,并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判,文章建立适用于桩基完整性检测的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并求出模型的可行性的解,从而实现对不同类型桩身的完整性智能辨别的功能,最后再通过测试样本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测试样本中的预测结果与理想结果非常接近,通过计算得出测试样本的仿真误差为0.1538,训练样本的仿真误差为0.092644。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过较好的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分类,并且在减少桩型误判的情况下,又提高了效率,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包龙生叶学峰李强王贺鑫
关键词:桩身完整性遗传算法神经网络
一种吊桥主缆的防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桥主缆的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用腻子填平抹顺主缆,涂刷沥青涂层并包裹一层玻璃丝布,然后涂刷防腐涂料层并包裹一层竹木复合缠绕层,形成内防护层;内防护层的厚度一般为5‑8毫米。S2、包裹隔热材料层形...
于玲包龙生朱广山赵挺薛兴伟孙宝芸聂立武桑中伟栾世红李玉荣张筱微刘晓雪叶学峰
文献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冷再生层最大剪应力预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内部剪应力过大易导致路面产生车辙等路面破坏问题,对其内部剪应力进行预测,减少此类病害,更好地选择路面结构参数,提高冷再生层内部抗剪强度.方法以乳化沥青冷再生层的厚度、模量,水泥稳定碎石的厚度、模量以及土基模量为输入参数,以冷再生层最大剪应力为输出参数,运用遗传算法对初始参数进行优化,运用灰色神经网络理论构建冷再生层最大剪应力预估模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最大剪应力,对二者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结果笔者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效果良好,最大误差仅为4.119 2%,能够进行准确预测.多元线性回归和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都可用于冷再生层最大剪应力的预测,但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冷再生层最大剪应力数据的预测结果较优.结论把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控制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的剪切破坏.
杨彦海董帅杨野叶学峰
关键词:道路工程灰色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