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峰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毒物
  • 1篇毒物动力学
  • 1篇炎性
  • 1篇炎性机制
  • 1篇炎症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周峰
  • 2篇韦思华
  • 2篇李龙
  • 2篇代玲玲
  • 1篇姚平

传媒

  • 1篇农药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Gal-3激活NLRP3炎性小体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炎性机制及槲皮素的保护效应
李红侠肖琳刘晶晶曾宏梅何慧周峰姚平
关键词:槲皮素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GAL-3蛋白质组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生物样本中苯肽胺酸的含量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大鼠血样和组织样本中苯肽胺酸的含量,为该药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对含有苯肽胺酸的空白样本进行检测并优化色谱条件使药物色谱峰与杂峰实现有效的分离。色谱柱为XB-NH_2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进样量10μL,流速1 mL/min,等度洗脱。血样和组织样本分别使用不同的流动相进行洗脱,血样洗脱的流动相中乙腈和水体积比为65∶35(水相含甲酸0.4%),动物组织样本洗脱的流动相中乙腈和水比例为80∶20(水相含甲酸0.2%)。按照设定的色谱条件进行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的研究,再取空白血样和动物组织样本进行药物回收率的研究。[结果]日间及日内精密度RSD≤2%,重现性和稳定性RSD≤5%,所有样本回收率范围85.2%~97.5%。[结论]实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生物样本中的苯肽胺酸稳定性和重现性均符合实验要求,可作为相关实验的参考方法。预试验结果显示,增加流动相的pH值和降低水相的pH值均能使保留时间延长。此外,研究结果显示pH值会对药物色谱峰的峰型有影响。
韦思华代玲玲周峰李龙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样本
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单次灌胃染毒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研究了苯肽胺酸(N-phenylphthalamic acid,PP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组织分布及排泄情况,以及其血药浓度经时变化过程和毒物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苯肽胺酸经消化道吸收速率较快,其半吸收期t_(1/2ka)仅为(0.15±0.11)h,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t_(max))为(0.68±0.37)h,血药峰浓度(C_(max))值为(141.48±27.87)mg/L;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快且分布范围广,半分布期(t_(1/2α))为(0.22±0.18)h,表观分布容积(Vz/F)为(17.54±7.71)L/kg;苯肽胺酸从大鼠体内消除较快,其清除率(CLz/F)为(1.32±0.51)(L/h)/kg,在体内平均驻留时间(MRT_(0-∞))为(25.69±2.93)h,消除半减期(t_(1/2z))为(7.77±1.44)h,约35 h后95%以上的苯肽胺酸可从大鼠体内消除。研究发现:苯肽胺酸的浓度-时间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提示其在大鼠体内可能存在肠-肝循环。从大鼠灌胃染毒后至24 h内,被测各组织、脏器中均可检出苯肽胺酸,其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肺>肝脏>心脏>脾脏>肌肉>睾丸>脂肪>大脑,肾脏中药物含量达192.7μg/g,同时仅肾脏组织的靶向分布系数(t_e)值大于1(4.77),提示苯肽胺酸在大鼠体内分布时对肾脏具有相对较高的选择性。排泄物研究结果显示,苯肽胺酸随粪便排出的总量仅占给药量的1.45%,而尿液中未检出苯肽胺酸。
韦思华代玲玲周峰李龙
关键词:毒物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