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新娜

作品数:9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胁迫
  • 5篇叶片
  • 5篇干旱
  • 4篇诱导蛋白
  • 4篇旱胁迫
  • 4篇干旱胁迫
  • 4篇干旱诱导
  • 4篇干旱诱导蛋白
  • 2篇蛋白
  • 2篇幼苗
  • 2篇幼苗叶片
  • 2篇渗透胁迫
  • 2篇PEG
  • 1篇渗透调节物
  • 1篇渗透调节物质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程序性死...
  • 1篇耐旱
  • 1篇耐旱力
  • 1篇聚乙二醇

机构

  • 9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孙存华
  • 9篇徐新娜
  • 8篇陈湘玲
  • 7篇杜伟
  • 7篇王东升
  • 5篇金会丽
  • 4篇李扬
  • 4篇张亚红
  • 2篇贺鸿雁
  • 2篇金慧丽
  • 1篇施剑杰
  • 1篇孙东
  • 1篇陈香玲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植物研究
  • 1篇Agricu...
  • 1篇2007中国...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Effect of Osmotic Stress with PEG6000 on Osmotic Adjustment Solute in Seedling Leaves of Chenopodium album L.被引量:4
2007年
[ Objective] The purpose was to discuss drought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Chenopodium album L. and supply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C. album. [ Method] C. album seedlings grown to 6th leaf stage were conducted osmotic stress treatment with PEG6000 osmotic whose concentration was set up as 0, 5%, 10% and 20% and the various physiological indices of the 3rd -5th function leaves in upper plant were determined after being treated for 0, 1,3, 5, 7 and 9 d. [ Result] Under osmotic stress with 5% PGE, the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of C. album reduced less. Under osmotic stress with 10%, the RWC in seedling leaves of C. album decreased to 62% on the fifth day and the leaves began to wither. Under osmotic stress with 20%, the RWC in seedling leaves of C. album decreased to 61.9% on the third day and the leaves appeared withering, and the RWC decreased to 48.6% on the 7th day and the leaves were dry and yellow. Proline contents in seedling leaves of C. album under osmotic stress with 5%, 10% and 20% PEG were 7.64, 10.9 and 29.4 times of CK on the 7th day. [ Conclusion] C. album hed some adaptability to moderate osmotic stress, but the PEG osmotic stres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and long time might lead to severe damage on C. album.
孙存华李扬贺鸿雁杜伟金会丽王东升陈湘玲徐新娜
关键词:PEG
干旱胁迫对藜叶片干旱诱导蛋白
孙存华杜伟金会丽王东升陈湘玲徐新娜
关键词:干旱胁迫诱导蛋白
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通过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来研究生长期的藜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以期望为干旱农业的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盆栽的藜为材料,用称重控制浇水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藜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日变化呈双峰型,有"午休"现象(13:00)且受气孔限制;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上午8:00。与正常条件下生长的藜相比,干旱胁迫下藜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表观量子效率(AQY)、二氧化碳饱和点(CSP)和羧化效率(CE)均降低,分别为1 200μmolphoton.m-2.s-1、8.01μmol CO2.m-2.s-1、0.016 1μmol CO2.mol-1photons、1 200μmol CO2.mol-1、0.017 6μmol CO2.m-2.s-1;光补偿点(LCP)、二氧化碳补偿点(CCP)升高,分别达到44.88μmol photon.m-2.s-1、和46μmol CO2.mol-1,干旱使藜的光合能力下降。干旱胁迫下藜的光合能力虽有所下降,但与其它C3植物相比仍具有较强的CO2同化能力。藜是一种耐旱力较强的植物。
孙存华李扬杜伟金会丽王东升陈湘玲徐新娜
关键词:干旱胁迫耐旱力
干旱胁迫对藜叶片干旱诱导蛋白
<正>以盆栽藜为实验材料,采用模拟干旱诱导的方法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1.对照(正常供水),土壤含水量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5%~70%;.(2.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55%;.(3.中度干旱胁...
孙存华杜伟金会丽王东升陈湘玲徐新娜
关键词:干旱胁迫诱导蛋白
文献传递
开花期藜的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对干旱胁迫下藜开花期基本光合特性的研究,初步探讨其耐旱机理。[方法]9月上旬选择典型晴天,对开花期的藜功能叶进行有关光合参数的测定。[结果]开花期藜的光合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左右,光合"午休"现象消失,与其营养生长期藜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不同。蒸腾速率呈双峰型,在上午8:00左右蒸腾速率达到最大,然后开始渐渐下降,到下午14:00左右达到谷底。在自然条件下藜的光饱和点(LSP)为1 300μmol CO2/(m2.s)左右,光补偿点(LCP)为37μmol CO2/(m2.s)左右,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348 9。[结论]开花期藜的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光强也不再是控制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温度和空气湿度成为控制气孔开闭的主要因素。
孙存华李扬金慧丽王东升徐新娜陈香玲张亚红
关键词:开花期光合特性
PEG6000渗透胁迫对藜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被引量:30
2007年
[目的]为了探讨藜的耐旱机理,为藜的人工栽培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藜幼苗长到六叶期时,浓度分别为0、5%、10%、20%的PEG6000进行渗透胁迫处理,分别处理01、、35、、7和9 d后从植株上部第3~5叶片功能叶片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在5%PEG胁迫下,藜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缓慢增加,相对含水量(RWC)下降较小,在10%、20%PEG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甜菜碱含量先升后降,RWC下降幅度较大。10%PEG胁迫的第5天藜幼苗叶片RWC降到62%,叶片开始萎焉;20%PEG胁迫的第3天RWC降到61.9%,叶片开始出现萎焉现象,第7天RWC降到48.6%,叶片干黄。5%、10%2、0%PEG胁迫到第7天时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7.64、10.92、9.4倍。[结论]藜对适度的渗透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高浓度、长时间的PEG渗透胁迫会对藜造成严重损伤。
孙存华李扬贺鸿雁杜伟金会丽王东升陈湘玲徐新娜
关键词:PEG渗透胁迫渗透调节物质
干旱胁迫对藜叶片干旱诱导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SDS-PA 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蛋白质的分离,研究干旱胁迫对藜叶片干旱诱导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0 d,中度干旱藜的叶片110.3 KD和103.9 KD及24.8 KD,22.7KD,21.0 KD蛋白谱带明显加强,重度干旱胁迫下22.7 KD,21.0 KD蛋白谱带增强,但弱于中度干旱胁迫;干旱胁迫15 d,中度干旱胁迫下蛋白谱带与第10 d中度干旱胁迫下的蛋白谱带相比,26.4 KD和19.2 KD蛋白谱带增强。这说明干旱诱导了藜一些适应水分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或使一些基因的表达量增强,导致一些新蛋白质的出现或某些蛋白质量的增加而增强其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孙存华杜伟徐新娜陈湘玲张亚红
关键词:ALBUM干旱胁迫干旱诱导蛋白叶片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藜幼苗叶片干旱诱导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渗透胁迫对藜幼苗叶片干旱诱导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方法]用浓度5%、10%、2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对藜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相关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PEG胁迫可引起藜叶片产生110.3、103.9、22.7、19.2 kD 4种新的蛋白谱带,其中110.3、103.9 kD蛋白谱带的量随PE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浓度5%PEG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表现为缓慢上升的趋势,浓度10%、20%PEG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结论]藜在渗透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增加,并有新的蛋白质合成。
孙存华杜伟陈湘玲徐新娜张亚红孙东施剑杰
关键词:干旱诱导蛋白可溶性蛋白
Ca^(2+)、Mg^(2+)诱导大豆根细胞程序性死亡被引量:2
2008年
将培养到根长至1 cm左右的大豆根浸入到浓度分别都为50 mmol/L的、以NO3-为背景的Ca2+、Mg2+混合溶液中,在处理到48 h和60 h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TUNEL检测、单细胞凝胶电泳以及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测定,将浸入去离子水中培养的作为对照,再将浸入浓度都是100 mmol/L、以NO3-为背景的Ca2+溶液中和Mg2+溶液中,分别处理48 h进行TUNEL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经Ca2+、Mg2+单独处理的大豆根没有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PCD),而Ca2+、Mg2+混合处理的大豆根发生了PCD。所以大豆根产生PCD是Ca2+、Mg2+共同诱导的结果,并推测了其发生PCD的机制。
王东升孙存华金慧丽徐新娜陈湘玲张亚红
关键词:细胞程序性死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