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退变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退变
  • 2篇螺旋CT
  • 1篇带膜
  • 1篇带膜支架
  • 1篇动脉海绵窦瘘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瘤
  • 1篇压缩骨折
  • 1篇腰痛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退变
  • 1篇遗传性
  • 1篇遗传性脑动脉...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浸润

机构

  • 7篇武警四川总队...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李可
  • 3篇刘先军
  • 3篇张巍
  • 2篇朱源义
  • 2篇范承林
  • 1篇关鉴
  • 1篇张毅
  • 1篇曲别雪蕾
  • 1篇胡凌志
  • 1篇陈伟
  • 1篇李静

传媒

  • 2篇武警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1例
2022年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遗传性小动脉病,由位于19号染色体上的NOTCH3基因中的半胱氨酸错义突变所引起。
关鉴李可强薇张巍朱源义
关键词:核磁共振NOTCH3基因
螺旋CT引导下细针经皮肺穿活检术的临床运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细针抽吸式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进行的125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均为肺内或胸壁单发或多发肿块。结果125例患者穿刺成功125例,共穿刺130个肿块,明确诊断102例,其中肺鳞癌22例,肺腺癌45例,转移瘤5例,胸膜间皮瘤2例,淋巴瘤1例,肺吸虫病l例,肺内血肿l例,尘肺3例,肺错构瘤1例,炎性假瘤5例,结核瘤3例;13例未做病理分类,只报告查见癌细胞。穿刺活检总确诊率为81.6%,仅发生气胸7例。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细针抽吸式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检出阳性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简便、安全实用的检查方法。
范承林张巍刘先军李可
关键词:细针穿刺活检螺旋CT
16层螺旋CT检查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东芝Aquilion 16层螺旋CT对142例临床拟诊输尿管病变病例进行检查分析,采用标准和低剂量扫描两组对比分析,对确诊输尿管结石病例减少造影剂用量行增强扫描。结果两组扫描方法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性无差异,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仅为标准组的37.12%。增强扫描适当减少造影剂用量,也能满足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前评估肾功能的要求。结论 16层螺旋CT对诊断输尿管结石有很高的准确性,适当降低扫描条件不影响结石检出率,适当减少造影剂用量不影响临床评价肾功能,但却减少了辐射剂量和患者费用,在临床中应该得到大力推广。
张毅张巍李可朱源义胡凌志曲别雪蕾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螺旋CT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病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和椎体转移性肿瘤的方法及临床价值. 方法:在C臂X光机引导对32例患者共42个椎体行PVP,其中血管瘤3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5...
刘先军范承林李可张魏
关键词: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性肿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文献传递
运用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技术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对腰椎间盘早期退行性变的定量评估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黏多糖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ycosaminoglycan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agCEST)磁共振成像在腰椎间盘退变早期、定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7例年龄18~74岁有或无腰椎间盘退变的受试者,观察其L1/2~L5/S1五个椎间盘,共185个椎间盘。将185个椎间盘的T_2WI按Pfirrmann分级标准,半定量地分为5级,检测其髓核与纤维环的T_2~*与gagCEST两个定量磁共振参数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腰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的T_2~*与gagCEST在不同退变程度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组间差异性,尤其是gagCEST在正常组与早期退变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gagCEST与Pfirrmann分级显示出比T_2~*有更好的等级相关性(髓核:r=-0.951,P<0.001;纤维环:r=-0.938,P<0.001)。结论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技术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可用于对腰椎间盘退变的早期、定量诊断,也可评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
熊宣淇李可杜明珊侯文静李静李莲欧园陈家飞谢兵陈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
带膜支架安置治疗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目的:探讨带膜支架在治疗直接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direct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DCCF)中的应用及临床体会. 方法:对10例球囊治疗失败的DCCF患者,采用Jostent带...
刘先军张魏李可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带膜支架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运用MRI评价椎旁肌改变与下腰痛及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探讨椎旁肌相对横截面积(RCSA)和脂肪信号分数(FSF)与下腰痛及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搜集117例受试者,采用磁共振Dixon T1WI序列及T2WI序列分别测量L1/2~L5/S1双侧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总RCSA和FSF,比较了下腰痛组和正常组在椎旁肌总RCSA和FSF上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了年龄、性别及下腰痛对椎旁肌总RCSA和FSF的影响。将117个L4/5椎间盘按Pfirrmann分级标准,半定量地分为五级,测量L4/5双侧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RCSA和FSF,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下腰痛组和正常组比较,多裂肌总RCSA和FSF有统计学差异(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多裂肌总RCSA、FSF及竖脊肌总FSF相关(P<0.001);下腰痛症状与多裂肌总RCSA、FSF相关(P<0.001);性别与多裂肌总FSF相关(P<0.001)。L4/5椎间盘退变与相应层面多裂肌RCSA和FSF呈等级相关(r=-0.868,r=0.932)。结论多裂肌萎缩是反映椎间盘退变及下腰痛症状的敏感指标。同时,年龄、性别对椎旁肌改变也有一定影响。
李可李可陈伟
关键词:椎旁肌脂肪浸润横截面积椎间盘退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