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牟刚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底栖动物
  • 1篇深海
  • 1篇生物量
  • 1篇物量
  • 1篇小型底栖动物
  • 1篇南海北部
  • 1篇丰度

机构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篇许嫚
  • 1篇张敬怀
  • 1篇刘晓收
  • 1篇刘丹
  • 1篇牟刚
  • 1篇李肖

传媒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深海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被引量:11
2014年
2010年9月在南海北部5个深海站位和1个浅海站位进行了小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采样,对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定量研究。本次调查中,共鉴定出10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分别是线虫、桡足类、多毛类、介形类、甲壳类幼体、异足类、寡毛类、涡虫、无板类和等足类。从丰度来看,线虫是绝对的优势类群,占总丰度百分比为94.72%;桡足类次之,占2.70%;多毛类再次,占1.62%;其他类群之和仅占0.96%。从生物量来看,线虫的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53.83%;其次是多毛类,占32.17%;居生物量第三位的是桡足类,占7.14%;其他类群之和占6.85%。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干重生物量分别为566.12±635.61个·(10cm2)-1和398.43±431.98μg·(10cm 2)-1,线虫的丰度和干重生物量分别为536.21±593.48个·(10cm 2)-1和214.48±237.39μg·(10cm 2)-1。研究站位线虫、桡足类、多毛类和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线虫丰度、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小型底栖生物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底层水pH值、沉积物粉砂黏土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VOA)结果表明,线虫丰度、桡足类丰度、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在不同站位均有显著差异。与渤海、北黄海、南黄海、长江口、芽庄湾(越南)、大亚湾、北部湾、南海近海等海域相比,本研究海域的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偏低。
刘晓收许嫚张敬怀牟刚刘丹李肖
关键词:小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南海北部深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