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健康
  • 2篇饮食
  • 2篇饮食习惯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摄入
  • 2篇健康教育
  • 2篇儿童
  • 2篇干预
  • 2篇干预效果评估
  • 1篇学生营养
  • 1篇盐摄入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知识
  • 1篇用油
  • 1篇知识
  • 1篇知识水平
  • 1篇膳食
  • 1篇膳食调查
  • 1篇摄入状况
  • 1篇社交

机构

  • 9篇北京市西城区...

作者

  • 9篇王志颖
  • 8篇高仙
  • 6篇李鑫
  • 5篇秦京宁
  • 5篇赵芳
  • 3篇马超
  • 2篇卢立新
  • 1篇玉洁
  • 1篇张楠

传媒

  • 3篇职业与健康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家庭食用油干预效果评估
2018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家庭人均日食用油摄入量,为探索建立标准化家庭膳食健康促进的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2所初中初一、初二年级和2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干预前903户,干预后835户),将其随机分配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为期5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利用厨房秤获取家庭食用油使用量。结果使用标准化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后,干预组中小学生日人均食用油摄入量由干预前的(29.45±17.84)g减少到干预后的(25.29±17.20)g(t=-1.981,P<0.05);日人均食用油摄入量超过25 g的检出率由50.1%下降到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60,P<0.05)。干预后,干预组中小学生人均食摄入量[(25.29±17.20)g]较对照组[(32.43±24.47)g]低(t=-4.889,P<0.05),干预组日均食摄入量超过25 g的检出率(37.4%)低于对照组(54.6%)(χ~2=24.929,P<0.05)。结论中小学生每日人均食用油摄入量超过《中国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的现象普遍存在;标准化的干预可以降低中小学生每日人均食用油摄入量,但对降低家庭人均食用油摄入量的效果尚不明确。
高仙秦京宁王志颖李鑫
关键词:干预性研究健康教育
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学生营养知识水平现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学生对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PS(规模比例抽样)和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6所学校33个班级1 009名学生进行中小学校学生饮食情况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结果在调查的1 007名学生中,有77.2%的学生知道健康的定义,有28.5%的学生知道中国学生营养日。在营养素食物来源的相关问题中,对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钙、能量的良好来源知晓率分别为71.2%、61.5%、55.9%、52.3%。而学生对于饮食预防缺铁性贫血、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和咸的食物与高血压相关性问题的知晓率分别为62.9%、57.8%和64.3%;学生营养知识评分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学生年龄、父亲学历和学生营养状况。结论西城区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仍有待提高,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宣教,将有益于营养知识在学生中的普及。
马超高仙王志颖卢立新李鑫赵芳
关键词:营养知识影响因素
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家庭食盐干预效果评估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学生家庭日人均盐摄入量,为探索建立以学校为基础,家庭膳食健康促进的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方便抽样选取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应用"家庭盐估算法估算法",调查中小学生及其家庭成员食用盐摄入量和来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学生日人均盐摄入量从(8.62±6.04)g下降到(7.21±4.73)g,日人均盐摄入量超过6 g的人数百分比从61.5%下降到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7.21±4.73)g]学生日人均盐摄入量比对照组[(9.03±7.19)g]低1.82 g,干预组(48.0%)日人均盐摄入量超过6 g百分比比对照组(60.0%)低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小学生日人均盐摄入量超过《中国膳食指南》推荐标准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干预,可降低中小学生每日人均食盐摄入量,但是对降低家庭人均食盐摄入量的效果尚不明确。
高仙秦京宁王志颖李鑫顾佴彬
关键词:盐摄入干预研究
社交网络和运动相关行为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社交网络和运动相关行为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为有效开展肥胖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上海、南京和西安4个调查点,抽取198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获取学生基本情况、社交网络行为和运动相关行为。结果肥胖检出率为11.9%,男生(15.5%)高于女生(8.2%),小学生(13.2%)高于初中生(10.2%)。与朋友看屏幕娱乐频次、吃东西频次、运动频次、发送短信/微信/QQ条数P_(50)(P_(25)~P_(75))分别为1.00(0~2.00)次/周、1.00(0~5.00)次/周、3.00(1.00~5.00)次/周、2.00(0~10.00)条/d;与父亲运动时间、与母亲运动时间、个人看屏幕娱乐时间P_(50)(P_(25)~P_(75))分别为20.00(0~45.00)min/d、20.00(0~50.00)min/d、3.00(1.00~6.00)h/周。结论减少青少年静态行为,需要培养学生广泛的运动兴趣爱好,尤其是鼓励小学生父母的共同参与,初中生建议更多采用同伴教育。
高仙王惠君张伋秦京宁王志颖
关键词:肥胖社交网络
北京市西城区学生零食摄入状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零食主要是指在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零食可以提供部分营养素和能量来作为饥饿时的补充,但不可忽视的是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糖、盐和脂肪,摄入过多的零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能量代谢,从而导致体重增加、营养素摄入不足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马超高仙王志颖卢立新李鑫赵芳
关键词:饮食习惯膳食调查
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现阶段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12月采用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样本抽取。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15~24岁人群占10%,25~59岁人群占80%,60~69岁人群约占总样本量的10%,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分别在学校、政府机关、社区居民中按比例抽取2 855人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进行统一编码,用EPIData创建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北京市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41.2%,其中涉及到的7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从高到低排位依次为安全与急救(75.5%)、科学健康观(74.6%),传染病预防(58.6%),慢性病预防(34.3%)、基本医疗(32.6%)、健康信息获取理解与应用(24.6%)、日常保健(15.1%)。健康素养总水平及各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在不同特征人群间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较低;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其健康素养水平也相应提高;职业分布以医务人员、教师和公务人员最高,农民、学生、企业人员较低。结论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在涉及到的7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中,安全与急救、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相对较高,通过掌握该区不同人口学特征健康素养的现状,发现薄弱环节,明确了今后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重点。
王志颖秦京宁张楠玉洁赵娅男
西城区中小学生吸烟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中小学生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9—10月采用二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随机抽取小学、初中、高中和职高各年级2个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北京市学校人群烟草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小学生现在吸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 794名中小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 758份,问卷有效率为97.99%。西城区中小学生现在吸烟率为3.07%,男生现在吸烟率为4.99%,高于女生的1.14%(P<0.05)。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学生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10%、0、1.69%和13.29%,职高学生现在吸烟率最高(P<0.05)。尝试吸第一口烟的年龄主要为≤7岁,占29.55%;尝试吸烟原因主要为好奇,占57.95%;中小学生家庭被动吸烟率为31.91%;室内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率为58.30%;室外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率为6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0.144,95%CI:0.061~0.338)、职高学生(OR=9.470,95%CI:4.333~20.696)、朋友中至少有一人吸过烟(OR=6.344,95%CI:3.034~13.265)、看到烟草零售点有烟草广告(OR=3.015,95%CI:1.401~6.487)是中小学生现在吸烟的影响因素。结论西城区中小学生现在吸烟率为3.07%,男生、高年级尤其是职高学生应作为重点人群进行控烟教育和干预。
王志颖秦京宁高仙赵芳李鑫
关键词:吸烟被动吸烟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伤害现况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7所中小学校的1 329名学生,对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的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1 329名调查学生中共发生216人次伤害,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16.3%,男生(19.6%)高于女生(12.2%),不同学段中职高生最高(25.4%),其次是初中生(18.4%);不同学段男生的伤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段女生的伤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人群的伤害多发生在夏秋季节(5—10月伤害占74.1%),84.7%为非故意伤害,其中跌倒/跌落伤比例最高(51.9%),38.0%的伤害发生在学校、22.7%在家中和39.3%在校外。女生与男生比较,更容易发生动物致伤,多在家中,受伤部位多为下肢;小学生43.6%的伤害发生在校外,多为下肢的擦伤;职高生55.3%的伤害发生在学校,多为擦伤;初中和高中生的伤害多发生在学校和校外,多为上肢或下肢的扭伤/骨折。结论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校的男生、职高生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不同人群伤害发生特点,结合家庭学校安全环境建设,开展儿童青少年的伤害健康教育及防控措施。
赵芳高仙王志颖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西城区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家长晚餐行为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高年级小学生和家长饮食相关行为现状及其相关性,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方便选取北京市西城区6所小学1 184名学生和家长,分别使用自行编制的"西城区小学生/小学生家长饮食运动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过去7 d中,晚餐用时为16~30 min、至少3 d有吃撑的感觉、至少3 d睡前吃东西行为家长报告比例为61.8%,18.0%,27.0%;学生报告比例分别为58.1%,20.8%,24.8%。过去7 d,家长和学生晚餐前不吃零食行为报告率分别为25.3%,10.7%。学生多数饮食行为主要受母亲行为影响,但女生吃巧克力/糖果,男生吃坚果、含糖饮料、蔬菜水果等与父亲相关性较高(r值分别为0.199,0.205,0.175,0.171,P值均<0.01)。结论学生和家长晚餐行为具有相关性。应指导家长树立健康的食育理念,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饮食环境。
高仙王志颖赵芳李鑫马超
关键词:饮食习惯家庭健康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