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泽兵

作品数:11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供水
  • 3篇生物膜
  • 2篇水管
  • 2篇水系统
  • 2篇微生物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2篇供水管
  • 2篇供水系统
  • 2篇管材
  • 1篇氮化碳
  • 1篇亚氯酸盐
  • 1篇氧化物
  • 1篇仪器分析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源动力
  • 1篇三维荧光
  • 1篇三维荧光光谱

机构

  • 8篇华东交通大学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1篇祝泽兵
  • 6篇袁一星
  • 4篇胡锋平
  • 3篇钟丹
  • 3篇吴晨光
  • 3篇单莉莉
  • 3篇彭小明
  • 2篇张琪
  • 2篇袁媛
  • 2篇张杰
  • 1篇马文成
  • 1篇冯玉杰
  • 1篇戴红玲
  • 1篇李庆华
  • 1篇王敏

传媒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西部素质教育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应用化工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管材对Cl_2-ClO_2联合消毒亚氯酸盐生成情况的影响
2013年
为了解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方式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使用静态管段反应器进行实验,选取3种常用管材,研究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时,管材对氯/二氧化氯联合消毒过程中亚氯酸盐生成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两种联合消毒方式,各种情况下均在PVC管中亚氯酸盐的生成量最高,而在金属管材中较低.不同之处在于:混合投加氯和二氧化氯过程中,随着混合消毒剂中二氧化氯所占比例的缩小,氯所占比例的增加,铸铁管中亚氯酸盐的生成量逐渐增加.而先加氯再加二氧化氯的情况是亚氯酸盐生成量始终是铸铁高于不锈钢.
钟丹马文成袁一星祝泽兵王慧余太平
关键词:二氧化氯亚氯酸盐管材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以“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文章以“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为例,从注重专业与环境相结合的绿色环保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利用任务式翻转课堂,构建生态文明观三方面论述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构建。
祝泽兵单莉莉张琪胡锋平彭小明胡玉瑛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
二次供水系统微生物腐蚀规律研究
通过对模拟的二次供水水箱中放入铸铁、不锈钢、玻璃钢三种挂片的研究表明:同种水深下相同时间内单位面积微生物量关系为:铸铁>玻璃钢>不锈钢,同种材质挂片在水箱底部单位面积微生物量高于上层部位,水箱内微生物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
吴晨光吴婷婷袁一星齐北萌祝泽兵
关键词:细菌总数铁细菌腐蚀电位
Cu Al-LDHs/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对水中磷的去除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水热法制备铜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负载在剑麻生物质炭上,得到CuAl-LDHs/生物质炭,通过SEM、BET、XRD和FTIR等对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初始pH值、投加量、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对吸附除磷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结晶度高、粒径小,平均孔径为4.37 nm;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在pH为8.0,温度25℃时,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78.56 mg/g。
彭小明罗文栋胡锋平祝泽兵王敏李阳
关键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生物质炭吸附除磷
供水管网生物膜中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综述
2023年
微生物生长显著影响供水管网中的水质安全,供水管网中微生物主要存在于生物膜中。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广泛使用,多物种生物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等因素会影响多物种生物膜的形成,而控制供水管网生物膜中微生物的生长对于限制水传播疾病至关重要。从胞外聚合物、生物膜调节基因、抗生素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讨论了多物种生物膜形成的初步机制,综述了供水管网多物种生物膜中微生物之间的种间相互作用(竞争、协作及中性作用),并从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代谢共生和交互共生等方面探讨了种间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从生物学及非生物学角度总结了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提出研究微生物种间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多物种生物膜形成因素,为限制生物膜生长、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提供新思路。
祝泽兵裴云燕单莉莉徐思扬许琳燕袁一星
关键词:供水管网生物膜种间相互作用
纤维素乙醇废水生化出水色度物质的降解特征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玉米秸秆纤维素乙醇废水生化出水高色度的特征,采用电化学氧化方法对纤维素乙醇废水生化出水进行脱色研究,对比分析纤维素乙醇废水生化出水和标准腐殖酸溶液的降解规律,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分析二者随电化学氧化降解过程中的有机物组成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乙醇废水生化出水色度的去除与腐殖酸质量浓度的减少呈明显的正相关,纤维素乙醇废水生化出水和标准腐殖酸溶液的电化学降解规律呈明显的正相关.纤维素乙醇废水生化出水中类腐殖酸物质荧光峰的消失与标准腐殖酸溶液的变化相近,可以用腐殖酸质量浓度的减少表征纤维素乙醇废水中的色度物质的降解.
祝泽兵单莉莉单莉莉冯玉杰
关键词:色度腐殖酸三维荧光光谱
寒区湖库型水源供水系统中耐氯菌的生长被引量:5
2015年
研究供水系统中耐氯菌的生长对饮用水中微生物安全的评估、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为此,以寒区湖库型水源供水系统的主体水及生物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异养菌和耐氯菌进行了检测,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生物膜的生物相.结果表明:自来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余氯质量浓度大于0.2 mg/L的主体水中仍然存在细菌再生长现象.耐氯菌在所研究的供水系统中普遍存在,经水厂消毒和管网输送后主体水中的耐氯菌数量小于350 CFU/m L,而生物膜中耐氯菌数目一般高于主体水的耐氯菌数目2个数量级.未经消毒处理的滤后水和生物膜中耐氯菌数目均最多,而在清水池中生长的细菌大多比较耐氯.供水系统生物膜中的微生物能见杆菌和球菌,以杆菌居多.
祝泽兵吴晨光钟丹袁一星单莉莉袁媛魏星际张杰
关键词:供水系统生物膜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3年
为了增强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文章首先论述了“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然后说明了“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与反馈。
单莉莉祝泽兵麻宏强胡锋平胡玉瑛
关键词:专题教学
石墨类氮化碳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针对石墨类氮化碳存在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快速复合和带隙宽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形貌调控、元素掺杂、半导体复合和表面光敏化。文章详细论述了不同改性方法对石墨类氮化碳光催化性能的提升效果及机理,并对其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解水产氢产氧和合成有机物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寻找新型元素掺杂是研究重点之一,其次,对不同种改性方法进行结合,产生协同作用,也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彭小明罗文栋胡锋平戴红玲祝泽兵
关键词:改性方法光催化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如何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源动力——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2023年
文章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源动力的策略,包括通过绪论,深化学生学习认同;通过主题报告,增强学生体验获得感;通过阶段性任务,使学生维持学习源动力活性;等等。
单莉莉祝泽兵张琪魏慧芬李庆华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