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丽文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免疫
  • 4篇病毒
  • 2篇支气管炎病毒
  • 2篇天然免疫
  • 2篇传染
  • 2篇传染性
  • 2篇传染性支气管...
  • 2篇传染性支气管...
  • 1篇毒株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途径
  • 1篇畜禽
  • 1篇畜禽生产
  • 1篇鸭源
  • 1篇鸭源新城疫
  • 1篇鸭源新城疫病...
  • 1篇疫病
  • 1篇诱导基因
  • 1篇在家

机构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许丽文
  • 4篇王芳芳
  • 3篇马得莹
  • 2篇韩宗玺
  • 1篇刘诚刚
  • 1篇王秋玲
  • 1篇刘亮亮

传媒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饲料博览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k/CH/LHB/121042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严重威胁养禽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新型IBV毒株及变异株,给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防控造成困难。监测研究报告显示,IBV感染与多种类型毒株有关,主要以LX4型为主。我国部分地区近期出现LX4型与TW型重组毒株,但鲜有TWⅡ毒株报道,其分子特征和抗原特性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分离河北省某鸡场疑似IB病鸡肾脏,获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k/CH/LHB/121042,基因组全长27 675 bp,共10个开放阅读框,基因组特征为5'UTR-1a-1b-S-3a-3b-3c-M-5a-5b-N-3'UTR,Spike protein裂解酶识别位点为"Arg-Arg-Phe-Arg-Arg"。病毒基因型鉴定为TWⅡ型,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毒株与2010年河北分离株ck/CH/LHB/100801亲缘关系最近,推测具有相同进化来源。研究结果对于阐明病毒起源、预测未来产生新型毒株和重组毒株等具有重要意义。
马得莹姜磊许丽文刘亮亮刘亮亮
关键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人工感染鸭源新城疫病毒对绍鸭β-防御素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试验旨在探讨人工感染鸭源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对绍鸭β-防御素(avianβ-defensins,AvBDs)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45只20日龄SPF绍鸭,随机分为攻毒组(27只)和对照组(18只),攻毒组采用滴鼻点眼的途径(108.38 EID50)接种鸭源NDV强毒株(Md/CH/LGD/1/2005),对照组接种磷酸盐缓冲液。在攻毒后24和48h,从对照组及攻毒组各随机取6只鸭屠宰,分别采集肾脏、肺脏、气管、腺胃、骨髓、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氏腺、法氏囊9个组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组织样品中9种AvBDs和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剩余鸭每天持续观察,每隔4d采血1次,直至24d,检测血清抗体水平;于攻毒后24、48、72和120h采集咽喉及泄殖腔拭子,以确定排毒周期。结果表明,感染该NDV毒株后,鸭没有临床发病症状和死亡情况发生;感染后鸭排毒开始于攻毒后第1天,到第5天停止,在攻毒组咽喉及泄殖腔拭子中均检测到NDV。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该NDV能够诱导鸭体内产生抗NDV特异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24h,部分鸭组织中AvBD1、AvBD2、AvBD5、AvBD6、AvBD9和AvBD16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感染后48h,AvBD1和AvBD6在部分鸭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感染后48h法氏囊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脾脏中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感染后24h的表达量。综上所述,该鸭源NDV毒株感染可诱导绍鸭体内在早期产生天然免疫反应,这些反应可能与病毒在机体内复制有关。
许丽文王秋玲王秋玲王芳芳马得莹
关键词:绍鸭
鸡Toll样受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Toll样受体是进化保守的模式识别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介导天然免疫反应,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激活信号转导途径,引起炎性因子、趋化因子以及共刺激分子等表达,产生快速免疫应答。禽类与哺乳动物的Toll样受体具有同源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已经发现10种鸡Toll样受体,在天然免疫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并且鸡Toll样受体配体具有作为疫苗佐剂的潜力。本文主要是对鸡Toll样受体的结构、信号转导通路和鸡Toll样受体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任梦婷李雪峰王芳芳许丽文
关键词: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天然免疫配体
视黄酸诱导基因-Ⅰ在家禽天然免疫应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018年
家禽的天然免疫应答在抵抗病毒感染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视黄酸诱导基因-Ⅰ(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Ⅰ,RIG-Ⅰ)作为细胞质内一类识别病毒双链RNA的模式识别受体,与天然免疫应答密切相关。它可通过RNA配体结合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监测细胞质中的病毒RNA,此过程激活了RIG-Ⅰ及下游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最终导致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7)和核因子κB(NF-κB)活化,诱导产生Ⅰ型干扰素等免疫细胞因子,进而使细胞做出相应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但由于鸡体内缺乏RIG-Ⅰ基因,目前大多将鸭源或鹅源RIG-Ⅰ基因转染鸡成纤维母细胞(DF-1)研究RIG-Ⅰ基因在鸡感染禽类病毒时是否具有免疫功能。文章介绍了RIG-Ⅰ在家禽体内的表达及其介导的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并简述了RIG-Ⅰ在家禽体内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概况,为抑制家禽病毒的感染和免疫系统研究,以及研制新型抗病毒疫苗或免疫佐剂等提供参考。
李雪峰任梦婷许丽文王芳芳
关键词:家禽天然免疫应答抗病毒
维生素A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维生素A是人体内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缺乏维生素A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样,畜禽缺乏维生素A也会出现各种缺乏症。维生素A有维持动物体内正常生长发育、维持视觉功能、对动物的生殖、免疫和抗氧化方面起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维生素A在畜禽生产性能、繁殖性能、畜禽肉品质与免疫功能中的应用及在畜禽生产中的研究成果作以综述。
许丽文
关键词:维生素A繁殖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
不同来源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诱导SPF鸡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来源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诱导SPF鸡发病的免疫机制。选用140只1日龄SPF白来航鸡,随机分为4组,3组攻毒组通过滴鼻点眼途径分别接种鸡源IBV强毒株、鸡源IBV弱毒株和野鸡源IBV毒株3个毒株,对照组以同种方式接种等量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液。在感染后12 h、36 h、72 h、7 d和14 d,每组随机选取5只进行剖检,并分别采集法氏囊、肾脏和气管组织,剩余鸡用于观察临床症状、发病及死亡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攻毒后不同时间点采集的各组织中IBV的病毒载量、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及部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不同来源IBV毒株之后仅鸡源IBV强毒株感染组SPF鸡出现抑郁、翅膀下垂、甩头等典型的临床症状,且在感染后5~10 d共有7只死亡,死亡率为20%。病理剖检发现,感染鸡源IBV强毒株的鸡肾脏肿大、尿酸盐沉积和有花斑样病变,而感染野鸡源IBV毒株、鸡源IBV弱毒株和对照组的鸡无明显的眼观病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鸡源IBV强毒株组的法氏囊、肾脏和气管3个组织中均检测到病毒。对照组和野鸡源IBV毒株组中均未检测到病毒,鸡源IBV弱毒株组只在部分组织中检测到病毒。在感染后72 h,鸡源IBV强毒株组与其他各组相比,TLR1、TLR2、TLR3、TLR5、TLR7和TLR15基因在法氏囊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IL-6和IFN-β参与更强烈的抗病毒免疫反应;在感染后7 d,鸡源IBV弱毒株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肾脏中TLR2、TLR3、TLR15、TLR21、IL-6和IL-18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野鸡源IBV感染后36 h法氏囊组织中IFN-γ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3个IBV毒株中仅鸡源IBV强毒感染引起SPF鸡典型临床发病症状与可视组织病变,且可提高SPF鸡组织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
马占邦许丽文王芳芳王芳芳侯雨彤韩宗玺马得莹
关键词:免疫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