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霆炜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红树
  • 5篇红树林
  • 3篇同位素
  • 3篇稳定同位素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
  • 2篇食物
  • 2篇食物来源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淡水
  • 1篇淡水鱼
  • 1篇淡水鱼类
  • 1篇底栖动物群落
  • 1篇底质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群
  • 1篇动物群落
  • 1篇鱼类
  • 1篇园艺
  • 1篇珊瑚

机构

  • 12篇广西科学院
  • 6篇广西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高霆炜
  • 10篇杨明柳
  • 5篇吴斌
  • 4篇阎冰
  • 3篇潘红平
  • 3篇邢永泽
  • 2篇王欣
  • 2篇农莹
  • 1篇苏治南
  • 1篇周浩郎
  • 1篇梁文
  • 1篇刘文爱
  • 1篇兰国宝
  • 1篇莫竹承

传媒

  • 5篇广西科学院学...
  • 4篇广西科学
  • 3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红树林区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
2021年
摸清有孔团水虱的繁殖特性,对团水虱的防控和消杀,以及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组织切片技术,研究广西红树林区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过程,探讨其繁殖期时间。结果表明,有孔团水虱的卵子发生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分别是卵原细胞、无卵黄卵母细胞、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和成熟期卵母细胞。其中:无卵黄卵母细胞又可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亚期;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可分为卵黄开始沉积时相和卵黄充满时相2个亚期。受精后发育的胚胎存在于母体内。周年调查表明:有孔团水虱雌性体内全年存在着各时期的卵母细胞或胚胎;2-3月无成熟期卵母细胞或胚胎出现。结合全年各期卵母细胞分布以及胚胎和幼体情况判断,广西红树林区有孔团水虱的繁殖期为每年的4月至次年的1月。
陈颖吴斌杨明柳高霆炜
关键词:卵子发生繁殖期红树林
广西北海海域潮下带底栖贝类物种组成及时空分布
2023年
为了解北海海域潮下带底栖贝类的分布特征,给底栖贝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潜水员水肺潜水、海底样方定量采集方法,对北海市廉州湾、侨港、白龙和营盘等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的种类、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海海域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有2纲9目31科60属102种,其中腹足纲(Gastropoda)13科14属17种,双壳纲(Bivalvia)18科46属85种。春季有55种底栖贝类,秋季有76种,春季和秋季共有的种类有29种。秋季的廉州湾海区底栖贝类种类数和个体数都是最少的,秋季的侨港海区出现的底栖贝类种类数最多,个体数最多的出现在春季的营盘海区。平均栖息密度最高的是春季的营盘海区,达到27.35个/m^(2),平均栖息密度最低的是春季的廉州湾海区,只有1.00个/m^(2)。春、秋两季4个海区的优势种差异较大。多项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春季的营盘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差,底栖贝类群落结构处于重度受干扰状态;秋季的4个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秋季的底栖贝类群落结构总体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吴斌杨明柳高霆炜
关键词:生物量潮下带
广西团水虱的种类组成及其对红树林的生态效应初探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究广西红树林区团水虱(Sphaeroma)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在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3市的红树林区共设置30个调查断面并进行实地踏查,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采集团水虱样品。调查结果表明:在广西红树林区共发现3种团水虱,分别为有孔团水虱( Sphaeroma terebrans Bate, 1866)、光背团水虱( Sphaeroma retrolaeve Richardson, 1904)和福建团水虱( Sphaeroma fujianensis sp. nov.)。30个调查断面中,有团水虱分布的断面有25个,其中有孔团水虱是广西红树林区域中的主要种类,分布最广,其次为光背团水虱,而福建团水虱仅发现于北海的3个断面。团水虱大多数分布于中低潮区的潮沟边缘或潮沟内以及林缘等地势较低的区域,在高潮区域分布较少。团水虱的蛀洞底质有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 )、白骨壤( Avicennia marina )、秋茄( Kandelia candel )、无瓣海桑( Sonneratia apetala )、木桩、软质沉积岩和聚苯乙烯泡沫等,表明其蛀洞底质多种多样。根据这些分布特征,本文讨论和分析了团水虱与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关系,提出红树林是健康退化后才遭致团水虱侵害的假设。团水虱是否是侵蚀红树植物并导致大片红树林退化死亡的主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颖杨明柳高霆炜吴斌潘红平
关键词:红树林
海岸工程对北海铁山港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为探究海岸工程对北海铁山港榄根村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于2020年3月对红树林死亡区(D组)、红树林严重退化区(ED组)、活林区(AL组)、对照林区(CK组)等4个区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定量取样调查。结果显示,4个调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共45种,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02.4个/m^(2)、147.55 g/m^(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2.050,0.735,1.329。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区域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H'、J和d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红树林死亡区(D组)和红树林严重退化区(ED组)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H'均低于对照林区(CK组)和活林区(AL组),表明D组和ED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海岸工程的影响下受到了更严重的干扰。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MDS)分析表明,D组与ED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较为相似,而AL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则与CK组相似。以上结果表明,海岸工程导致北海铁山港榄根村红树林生态系统受损及其底质环境发生改变,并对该区红树林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优势种和群落结构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高霆炜杨明柳宋超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海岸工程红树林
基于线粒体COI和16S rRNA基因的中国沿海相手蟹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相手蟹科的诸多种类因其形态极其相似成为方蟹总科分类中疑问较多的一个类群。通过对中国沿海相手蟹线粒体COI和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4种相手蟹COI和16SrRNA基因序列之间差异分别为5.7%~14.5%和1.5%~12.1%,均达到了种间差异水平。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14种相手蟹分别为独立有效物种,但分属于拟相手蟹属和近相手蟹属的4种拟相手蟹和3种近相手蟹,没有分别形成2个独立的支系,而是混合聚成一大支系。而属于螳臂相手蟹属的无齿螳臂相手蟹则首先与属于中相手蟹属的中华中相手蟹聚成一支,再与红螯螳臂相手蟹聚为一大支,表现出与形态分类的不一致。错综复杂的分子系统关系预示着相手蟹类为多系起源,也表明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乃至于属间关系尚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厘定。
徐岩潘红平阎冰高霆炜吴斌杨明柳
关键词:线粒体DNACOI基因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动物食物来源研究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近年来,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动物生态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动物的食性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大型底栖动物、游泳动物、浮游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类群,其食物来源和营养关系的研究对揭示红树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大型底栖动物、游泳动物、浮游动物食物来源方面的应用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高霆炜杨明柳丁慧阎冰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红树林生态系统动物食物来源
基于COⅠ基因片段的中国南部沿海近亲拟相手蟹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研究我国南部沿海近亲拟相手蟹(Parasesarma affine)的群体遗传结构,本研究对12个地理群体共222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片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12 bp的COⅠ基因片段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共定义了40个单倍型,其中Hap2为12个群体的共享单倍型,占个体总数的69.81%。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水平Hd为0.5089,核苷酸多样性水平Pi为0.001126,表现出中等水平的Hd和低水平的Pi。单倍型邻接发育树和单倍型中介网络图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系谱结构。近亲拟相手蟹群体内的遗传距离为0.00036~0.00173,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48~0.00172。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近亲拟相手蟹群体遗传分化水平低,其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结果提示,近亲拟相手蟹近期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扩张时间大约发生于5.1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研究表明,较长的幼虫浮游期以及海洋环境中缺少影响群体扩散的屏障可能是近亲拟相手蟹各地理群体间能进行广泛的基因交流,从而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分化水平的重要原因,更新世的剧烈气候变迁亦可能对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分布格局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近亲拟相手蟹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杨明柳徐岩高霆炜潘红平吴斌阎冰
涠洲岛园艺式珊瑚苗圃的架设与移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涠洲岛不同底质下最适宜的硬珊瑚苗圃架设方法和最佳移植培育种类。【方法】在涠洲岛周边海域砂质、基岩、珊瑚碎屑和礁石等4种不同底质架设固定式(20个)及悬浮式(112个)珊瑚苗圃,移植块状、枝状、叶状等7种硬珊瑚断枝,共2 436个;观测记录苗圃保存情况及珊瑚成活率、珊瑚体积增长率等。【结果】礁石底质海域的苗圃保存程度最高,为70%;其次是珊瑚碎屑海域(北部牛角坑)的苗圃,为57%。铁架式苗圃的平均保存率为63%,是保存程度最好的苗圃形式。经过一年时间的培育,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ora hyacinthus的成活率为20%~80%,体积增加3.5倍;粗野鹿角珊瑚Acropora humilis成活率为25%~49%,体积增加1.5倍。其他种类珊瑚生长较慢,成活率较低。【结论】铁架式苗圃结构稳固、不易受台风等风暴潮的影响,是涠洲岛最适合的珊瑚苗圃形式。涠洲岛四面环海,珊瑚苗圃应架设在岛屿北部礁石和珊瑚碎屑基底的海域。风信子鹿角珊瑚在一年时间内体积可以增加3倍,且存活率高,是涠洲岛珊瑚礁移植最优先考虑的种类。
王欣高霆炜高霆炜周浩郎周浩郎苏治南苏治南
红树蚬与歪红树蚬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从形态上区分红树蚬(Polymesoda erosa)和歪红树蚬(Polymesoda expansa)。【方法】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采用14项生物学形态性状指标比较广西廉州湾草头村红树林的红树蚬与歪红树蚬的差异。【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1个比例性状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O.05),12个比例性状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O.01)。主成分分析构建了4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3O.7O%,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7.76%,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O.11%,第4主成分贡献率为7.80%,累计贡献率为66.37%。逐步判别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为81.7%~89.0%,夕:为81.7%~87.5%,综合判别率为86.0%。【结论】壳高、壳宽、韧带长、韧带宽等性状决定红树蚬和歪红树蚬两个种问的形态差异,判别方程可以有效将上述种群区分开来。
农莹杨明柳邢永泽高霆炜阎冰
廉州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可能性食物源对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贡献率。【方法】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广西廉州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及可能性食物源的碳、氮同位素比值(δ^(13) C值、δ^(15) N值)进行分析,并通过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估算不同食物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贡献率。【结果】大型底栖动物的δ^(13) C值为-23.37‰^-18.09‰,δ^(15) N值为6.59‰~17.00‰,δ^(13) C值、δ^(15) N值的变化范围较大,表明大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较为复杂多样。7种可能性食物源的δ^(13) C值为-29.09‰^-21.53‰,δ^(15) N值为6.85‰~15.67‰,其中红树植物的δ^(13) C值最为贫化。大型底栖动物的营养级别均小于3,表明它们基本属于初级消费者。SIAR混合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颗粒有机物(POM)对大型底栖动物有较高的贡献率,其次为表层沉积物(SOM),大型藻类、附生植物的贡献率较低,红树植物叶片、落叶、树皮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贡献率最低。【结论】POM、SOM是广西廉州湾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重要的食物源,红树植物不是大型底栖动物碳的主要来源。
杨明柳高霆炜邢永泽陆宇哲农莹刘文爱
关键词: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食物来源稳定同位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