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学敏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电离层
  • 2篇低阶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前
  • 2篇震前
  • 2篇重力场
  • 2篇卫星激光测距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分析
  • 2篇激光
  • 2篇激光测距
  • 2篇SLR
  • 2篇TEC
  • 2篇CCD
  • 1篇地球
  • 1篇地球自转
  • 1篇地球自转参数
  • 1篇星表
  • 1篇玉树地震
  • 1篇振幅

机构

  • 8篇山东科技大学
  • 5篇国家测绘地理...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国家测绘地理...
  • 1篇中国测绘科学...
  • 1篇山东省国土测...

作者

  • 8篇于学敏
  • 7篇郭金运
  • 3篇于红娟
  • 3篇李旺
  • 2篇常晓涛
  • 2篇代杰
  • 2篇赵春梅
  • 2篇姜爱辉
  • 1篇张海平
  • 1篇王博
  • 1篇韩延本
  • 1篇孔巧丽
  • 1篇沈毅
  • 1篇李九龙

传媒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测绘科学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测绘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测绘地理...

年份

  • 4篇2015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由GPS探测的大地震前TEC异常扰动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CODE根据IGS观测站的GPS资料解算的全球电离层TEC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的中国汶川8.0级地震和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地震,得到震中区域的电离层TEC时间序列,以27天为背景值用滑动四分位法分析电离层异常,在考虑太阳及地磁活动的因素下,分析结果发现汶川地震和日本地震震前3天震中区域均有明显的正异常。研究表明:两次地震震中附近区域电离层均有明显异常,两次异常峰值点都不在震中正上方,而是位于震中靠近赤道方向,同时在赤道共轭区也存在异常,但是日本地震前异常区域范围和幅度明显大于汶川地震,这表明震前电离层异常扰动确实存在,且异常幅度和地震强度有关。
李旺郭金运于学敏于红娟
关键词: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电离层
Tycho-2星表读取及恒星视位置计算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建立高精度的恒星视位置计算模型,该文基于FORTRAN语言对Tycho-2星表进行读取,并分别绘制J2000.0时刻全球和中国区域恒星分布图;建立了一个新的恒星视位置计算模型,对天顶望远镜实测CCD星像进行处理,并与NOVAS-F程序的视位置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此验证新的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恒星视位置计算模型精度符合精密天文大地测量标准。
郭金运代杰姜爱辉于学敏韩延本
基于SLR的低阶重力场解算及时变分析
地球内部质量的变迁必然会引起地球重力场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同尺度的变化,地球低阶重力场是反映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特性的物理场,其作为最基本的地学信息,地球低阶重力场在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
于学敏
关键词:大地测量学卫星激光测距
玉树Mw7.1地震前电离层异常扰动初步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研究地震电离层效应,采用CODE提供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IM)数据分析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通过插值提取了震中区域震前的TEC时间序列,利用滑动四分位距法排除太阳(SSN、F10.7)和地磁活动(Dst、Kp)的干扰,发现电离层在震前26天和13天存在明显异常.全球电离层异常分布结果显示,震前26天的电离层异常幅度小于震前13天的异常幅度,这可能与临震时间有关.此外,两次异常的峰值点与震中区域并不严格对应,而是靠近震中偏向赤道的一侧,同时磁共轭区也有异常出现,但范围和幅度较小,这两次电离层异常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李旺郭金运于学敏于红娟张海平
关键词:玉树地震电离层TEC
基于GRACE卫星数据的低阶重力场时变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分析地球低阶重力场的时变规律,分别利用GFZ和CSR处理的从2003年到2012年十年间的GRAC_E卫星数据,对其低阶位系数C_20、C_21、C_22、C_30、C_40、S21和S22分别构造时间序列并进行时变分析.运用小波分析探测其时间序列的周期特征,发现C_20、C_21、C_22和C_40具有明显的周年和半年周期,C_30、S21和S22也具有明显的周年周期和不明显的半年周期,GFZ和CSR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利用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谱分析得到GFZ和CSR处理的结果在周年周期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半年周期内相关性降低.
郭金运于学敏孔巧丽常晓涛赵春梅
关键词:GRACE小波分析
垂线偏差自动测量系统CCD星像去噪方法
2015年
根据天文大地测量原理,并集成GNSS和CCD技术,垂线偏差自动测量系统能够实现垂线偏差的快速高精度测量。该测量系统后端主要任务是对CCD星像进行处理,作为CCD星像处理的前提,图像噪声处理可为此后星象搜索准确率与定位精度等工作提供保障。本文通过峰值信噪比的计算,对中值滤波、均值滤波、Butterworth低通滤波及组合去噪方法在仿真CCD星像去噪中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3模板的中值滤波方法对CCD星像的去噪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基于去噪前后成对实测CCD星像,分别计算测站点垂线偏差及其标准差,比较结果表明3×3模板的中值滤波方法对CCD星像去噪能有效改善垂线偏差的精度。
代杰郭金运姜爱辉于学敏王博
关键词:天文大地测量去噪中值滤波
由GPS探测的电离层时空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研究局部区域电离层的周期性变化,建立精确的区域性电离层预报模型,根据全球TEC的空间分布规律,将全球划分为四大区域。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CODE提供的1999—2013年间的电离层网格数据进行了周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电离层存在着26.5 d,0.5 a和1 a的显著周期。其中,26.5 d周期全球范围内显著;0.5 a周期在低纬地区显著;1 a周期在高纬地区显著。利用最小二乘谱分析对各周期振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6.5 d,0.5 a,11 a这3个周期的振幅呈现着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趋势;1 a振幅在中高纬地区较为明显;0.5 a振幅在北半球较大,而1 a振幅在南半球较大。除此之外,各周期振幅在局部区域有异常现象。
李旺郭金运于学敏于红娟常晓涛
关键词:电离层小波分析振幅
利用LAGEOS卫星SLR数据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及其变化分析(2005~2010)
利用2005~2010年期间全球SLR观测网对LAGEOS-1/2卫星观测的激光测距资料解算了地球自转参数时间序列.解算的结果和同期IERS发布的EOP C04进行比较,PM在X和Y方向的RMS误差分别为0.24和0.2...
沈毅郭金运赵春梅于学敏李九龙
关键词:卫星激光测距地球自转参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