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璇

作品数:15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污染
  • 3篇海洋经济
  • 2篇载力
  • 2篇中国海
  • 2篇统筹
  • 2篇陆海统筹
  • 2篇面板
  • 2篇经济增长
  • 2篇海洋产业
  • 2篇海洋生态
  • 2篇海洋污染
  • 2篇承载力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影响及作用
  • 1篇育人
  • 1篇育人机制
  • 1篇争端
  • 1篇政策绩效
  • 1篇中国海洋
  • 1篇中国海域

机构

  • 15篇宁波大学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

  • 15篇余璇
  • 8篇胡求光
  • 3篇沈满洪
  • 1篇陈琦

传媒

  • 2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科技与管理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海洋通报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土地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创新教育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溢出效应与陆源污染排放——基于面板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被引量:7
2020年
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陆源污染防治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对中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2006—2015年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测算的基础上,运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地区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否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陆源污染排放。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的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不仅会显著降低本地区的陆源污染排放,还会外溢到邻近地区,进而促进陆源污染排放量的减少。同时发现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在时间上呈现不断攀升的发展态势,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此外陆源污染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呈现在地区集聚的规模污染效应。
余璇沈满洪谢慧明沈伟腾
关键词: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SSM-区位熵的浙江省海洋主导产业选择被引量:6
2017年
合理选择区域海洋主导产业对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鉴于采用单一方法确定区域海洋主导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具有综合性、动态性特点的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和体现海洋产业静态现状的区位熵法相结合,对浙江12个主要海洋产业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可作为浙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范畴;适合作为海洋主导产业的海洋产业部门具有产业增长速度快,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业结构基础完善,产业区域竞争力优势明显,对海洋经济发展贡献率大等特点。最后总结浙江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业发展经验,为今后浙江乃至全国其他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余璇胡求光
关键词:海洋产业主导产业海洋经济
宁波大学经济学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2023年
在新经济时代、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创新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适应国家一流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是未来经济学专业建设的重点方向之一。文章首先从学科内容单一化、市场需求与教学内容脱节、缺乏国际视野和教学模式不灵活分析了经济学专业传统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宁波大学经济学专业的现实情况,设计了经济学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方案。最后,从政策支持、资源共享、绩效评估和提供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宁波大学经济学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保障举措。
余璇
关键词:经济学
沿海省域海陆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估算及其优化
2024年
文章基于2006—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全国—省份—陆海三层架构的一般均衡模型,测算了沿海11个省份内部以及省际因海陆生产要素配置扭曲而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程度,并分析了其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9年我国整体海陆间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导致TFP损失了2.68%。与陆地经济相比,各省份在海洋经济上的要素投入仍然不足,尤其是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区有高达40%以上的投入缺口。(2)省际海洋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导致TFP损失高达6.18%,远高于同期陆地生产要素的错配,且存在逐年加重的趋势。(3)从各省份的海洋生产要素投入来看,劳动要素中辽宁、广西、海南投入过度,上海、江苏、福建等地的投入均不足;资本要素中天津、辽宁存在一半以上过剩,而上海、江苏、浙江由于自身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现有资本投入处于相对短缺状态。各省份应进一步提高海洋部门生产要素投入,以促进陆地和海洋的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陆海统筹。
靳来群戴佳颖余璇
关键词:海洋经济资源错配陆海统筹
中国海域承载力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海域承载力(MCC)是判断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文章从压力与承压力两方面构建包含海洋经济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社会系统的MCC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5—2014年中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法、Moran’s I指数和β收敛模型定量刻画MCC在中国三大海区间的空间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MCC常年处于超载状态,改善速度缓慢,总体不容乐观,且地理位置邻近或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地区间MCC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另一方面,MCC在三大海区间存在空间差异性,其中东海和南海MCC较高且承载状态改善较大,黄渤海MCC较低且未见明显改善。同时,MCC空间差异处于条件收敛过程,存在MCC较落后地区的追赶效应,但收敛趋势并不稳固。其中黄渤海MCC空间差异的收敛速度最快,南海次之,东海较慢。尤为有趣的发现是条件β收敛模型报告的结果显示各控制变量对不同海区MCC变化影响的相关性和显著性不同。南海MCC变化的动因在于海洋经济规模和社会支持力度的提高;东海MCC提升速度的加快存在显著的人口红利效应;与东海和南海不同,海洋经济的发展并非黄渤海MCC变化的显著动因,同时海洋环境污染的加重会显著降低黄渤海MCC的提升速度。此外,利用效率低下使得社会支持力度的加大对黄渤海MCC的提升收效甚微。
余璇胡求光
关键词:收敛性分析
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效应检验被引量:8
2022年
研究海洋强国战略的政策效应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199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鲁宾反事实分析框架下运用合成控制法定量评估了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海洋强国战略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且这一影响具备统计上的显著性和时间上的持续性,估计结果显示,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地区2013—2018年人均GDP的年均贡献率为8.03%。分地区来看,海洋强国战略对沿海各省份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对江苏、山东、福建、浙江、广东和海南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对河北和广西的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
余璇沈满洪
关键词:经济增长效应
中国海洋生态效率评估及时空差异——基于数据包络法的分析被引量:20
2018年
将生态效率引入到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中,提出"海洋生态效率"这一概念。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海洋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2014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对我国海洋生态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第一,总体来看,2010-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效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第二,区域差异方面,海洋生态效率区域差异明显,静态上呈现"北低南高"的格局,动态上显现"北增南减"的趋势;第三,资源消耗方面,海洋渔业中过度捕捞问题形势严峻,而经济活动能耗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小于欠发达地区;第四,环境污染方面,污染物排放呈现"北气南水"的形势。今后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海洋生态效率,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胡求光余璇
关键词:海洋生态生态效率数据包络法
海洋渔业权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2018年
海洋渔业权益维护研究涉及海洋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具有显著的跨学科和交叉融合的研究特点。系统梳理和评述国内外海洋渔业权益维护研究文献,认为现有国内研究虽然在海洋渔业权益的理论内涵、国际争端表现、维护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的系统性不足,在多个研究层面还存在许多盲点。未来中国海洋渔业权益维护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在理论层面要明晰海洋渔业权益及其维护的理论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统筹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深入研究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提炼出对中国海洋渔业权益维护有借鉴意义的国际经验,进而探索解决中国海洋渔业权益维护的机制、实现路径以及法律制度保障等科学问题,为解决现实中的海洋渔业权益国际争端提供理论指导。
陈琦胡求光余璇
关键词:国际争端法律制度
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近海污染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理解沿海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行为对于近海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4—2017年中国48个沿海城市近海污染物浓度以及经济增长目标约束数据,考察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近海污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财政压力和晋升激励数据,检验了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近海污染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未采用任何约束,施加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会导致无机氮浓度提高约0.020 mg/L,占无机氮浓度均值的比重约为7.17%。由沿海省级到市级经济增长目标的逐级加码幅度每提高1%,近海无机氮浓度将提高约0.007 mg/L,占无机氮浓度均值的比重约为2.51%。上述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和逐级加码均会加剧近海污染。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近海污染的影响会因财政压力以及官员晋升激励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面临高财政压力以及主政官员具有高晋升激励的沿海城市,经济增长目标硬约束以及逐级加码对近海环境的不利影响更为显著。
沈伟腾胡求光余璇
关键词:近海污染财政压力
海岸带经济韧性评估及其对涉海企业TFP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研究海岸带经济韧性与涉海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对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囿于涉海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的缺乏,这一问题一直未得到定量化的探讨。为此,本文创新性地基于行业分类代码,在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库中筛选出涉海企业并测算其TFP。同时,在定量评估沿海地区海岸带经济韧性的基础上,将两组数据进行匹配,实证考察了海岸带经济韧性对涉海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和内在机理,得出以下结论:第一,2006-2021年,中国海岸带经济韧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南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海岸带经济韧性最强,东部(江苏、上海和浙江)其次,北部(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最弱。在金融危机冲击时,南部海岸带经济韧性表现最好。在新冠疫情时期,东部海岸带经济则显现出更强的韧性。第二,地区海岸带经济韧性的增强,会促进涉海企业TFP的提高,其中的关键影响机制在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第三,市场化和数字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海岸带经济韧性对涉海企业TFP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余璇余璇胡求光胡求光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