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强

作品数:4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有机碳
  • 2篇水稻
  • 2篇水稻土
  • 2篇土壤
  • 2篇可溶性有机碳
  • 2篇红壤
  • 1篇稻根
  • 1篇养分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分析
  • 1篇荧光光谱
  • 1篇有机酸分泌
  • 1篇有机碳组分
  • 1篇三维荧光
  • 1篇三维荧光光谱
  • 1篇施肥
  • 1篇水稻根
  • 1篇水稻根系
  • 1篇土壤线虫
  • 1篇土壤养分

机构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4篇李辉信
  • 4篇焦加国
  • 4篇关强
  • 3篇刘满强
  • 3篇胡锋
  • 2篇李大明
  • 2篇李鹏
  • 1篇黄欠如
  • 1篇康国栋
  • 1篇夏昕
  • 1篇石坤
  • 1篇曾令涛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期施肥对水稻根系有机酸分泌和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本研究以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田(始于1981年)为对象,分析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有机无机配施(NPKM)3种施肥措施对水稻根系有机酸分泌速率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和NPKM处理水稻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下同),其中NPKM处理最高,提高了54.78%;相对于CK处理,NPK处理水稻根系酒石酸分泌速率显著增加,提高了82.63%,NPKM处理的草酸与苹果酸分泌速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69.93%、110.98%,而NPK和NPKM处理的柠檬酸分泌速率分别降低了36.57%与40.57%。与CK处理相比,NPKM处理土壤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可溶性有机碳均显著增加,而NPK处理却无显著变化;可溶性有机碳结构的进一步分析表明,NPKM处理促进了可溶性有机碳中类胡敏酸和类富里酸物质的累积,在可溶性有机碳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1%、44%,NPK处理可溶性有机碳结构无明显变化;CK和NPK处理中可溶性有机碳的有机物来源主要是植物与微生物的混合源,而NPKM处理主要是微生物代谢所分泌的产物。
关强蒲瑶瑶张欣王媛媛李大明李辉信胡锋焦加国管晓进
关键词:长期施肥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可溶性有机碳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南方地区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62
2016年
调查分析了我国南方地区7个省份冷浸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筛选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结果表明:冷浸田土壤有机质、全氮、C/N、有效磷与非冷浸田差异显著,分别较非冷浸田高出26.1%、11.2%、12.3%,低84.6%。冷浸田土壤含水量、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Fe^(2+)、Mn^(2+)、还原性物质总量含量分别较非冷浸田显著高出37.6%、91.5%、108.1%、17.0%、349.5%、143.1%、217.9%;冷浸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低于非冷浸田,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非冷浸田,蔗糖酶活性与非冷浸田相比无显著差异。冷浸田土壤线虫数量为301.9条100 g干土^(-1),显著低于非冷浸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为pH、全氮、有效锰、Fe^(2+)、C/N、线虫数量6个指标,冷浸田土壤质量指数显著低于非冷浸田。研究结果对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邓绍欢曾令涛关强李鹏刘满强李辉信焦加国
关键词:冷浸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土壤线虫
我国旱地两熟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的调查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旱地两熟区是我国旱作农业重要区域,同时也是主要的粮食产区。本研究基于文献资料查阅、地方测土配方施肥数据收集等方式,分析旱地两熟区农田土壤养分盈缺状况。结果表明:以全国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为参照,我国旱地两熟区农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达到中等水平,区域间养分含量差异较大,以云南高原最好,江淮丘陵次之,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川中丘陵最差;与其他粮食主产区土壤肥力相比处于中下等水平;与80年代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绝大部分旱地两熟区的农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增加,但对于原始地力较高的云南高原地区,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稍降。在今后的田间管理中合理施肥、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等精细农田管理措施将成为提高该区土壤肥力的关键。
李鹏关强邬梦成康国栋刘满强李辉信胡锋焦加国
关键词:旱地土壤养分
基于荧光分析的不同有机碳水平水稻土添加外源有机物培养对DOC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以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内的水稻土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1年)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荧光技术,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研究外源有机物(葡萄糖和秸秆,分别代表易分解和难降解碳)对不同碳水平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对高碳和低碳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以促进DOC结构中类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增加与类胡敏酸类富里酸的减少。添加秸秆则对高碳和低碳水稻土DOC有不同的影响:低碳土壤中,在培养末期(60d),添加秸秆处理的DOC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高碳土壤处理则无显著变化。在DOC结构方面,秸秆可以促进低碳土壤中类蛋白物质转化为更稳定的类胡敏酸和类富里酸物质;对于高碳土壤,则可以促进类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积累,促进类胡敏酸与类富里酸的分解利用。低碳土壤DOC含量相对稳定,结构受外源有机碳影响较大;高碳土壤DOC结构相对稳定,但含量变化较大。
石坤夏昕关强沈方圆黄欠如李大明刘满强李辉信胡锋焦加国
关键词:红壤水稻土可溶性有机碳三维荧光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