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

作品数:123 被引量:488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塑料机械与塑料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篇化学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机械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理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乙烯
  • 21篇复合材料
  • 21篇复合材
  • 17篇纳米
  • 13篇丙烯
  • 12篇阻燃
  • 11篇聚乙烯
  • 10篇微结构
  • 10篇聚丙烯
  • 9篇导热
  • 9篇原位气泡拉伸...
  • 9篇气泡
  • 9篇拉伸法
  • 9篇交联
  • 8篇热压印
  • 7篇塑料
  • 7篇氯乙烯
  • 7篇螺杆
  • 7篇聚氯乙烯
  • 6篇无卤阻燃

机构

  • 123篇北京化工大学
  • 18篇教育部
  • 2篇安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乐凯集团...
  • 2篇广东希贵光固...
  • 2篇浙江佑谦特种...
  • 1篇中国制浆造纸...

作者

  • 123篇刘颖
  • 105篇吴大鸣
  • 30篇郑秀婷
  • 26篇许红
  • 13篇赵中里
  • 10篇刘颖
  • 8篇朱复华
  • 8篇孙靖尧
  • 7篇郭奕崇
  • 7篇庄俭
  • 6篇龙文保
  • 4篇陈卫红
  • 4篇孟庆云
  • 4篇林春平
  • 4篇阎宝瑞
  • 4篇江冲
  • 4篇王琦
  • 4篇侯立军
  • 3篇万里
  • 3篇姜辉

传媒

  • 62篇塑料
  • 9篇中国塑料
  • 9篇北京化工大学...
  • 8篇高分子材料科...
  • 6篇塑料工业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涂料工业
  • 2篇机械制造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压力容器
  • 1篇Chines...
  • 1篇化工机械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塑料加工
  • 1篇涂料与应用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相对声速系数的聚合物薄板表面内应力测量方法
2015年
介绍一种聚合物薄板制品表面内应力的测量方法,基于声弹性理论研究聚合物薄板制品表面内应力与瑞利波速度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声速系数δ表征法,以无应力状态下的瑞利波速度作为比较基准,即将实时测量的有应力状态的瑞利波速度与无应力状态时的瑞利波速度的差值与之相对比较,通过声速的相对系数,来确定应力存在大小的相对值,以此回避难以测量的聚合物制品的声弹性系数,从而实现聚合物薄板制品的表面内应力相对分布的快速精确测量。通过自制的拉伸实验装置进行了验证,相对声速系数系数δ法得到的实验测量结果与通过应变片测量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张岩许红刘颖吴大鸣唐胜德
ABS无卤阻燃及增韧被引量:2
2009年
将间苯二酚双(二苯基)磷酸酯(RDP)与改性聚苯醚M-PPO复配制备无卤阻燃ABS材料,用氧指数和热失重分析研究M-PPO的协同阻燃作用。同时选用不同的热塑性弹性体对阻燃材料进行增韧改性,结果表明:SBS对阻燃ABS材料的增韧效果最好,同时不影响AB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严建军吴大鸣刘颖
关键词:ABS无卤阻燃增韧弹性体复合材料
无卤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以微胶囊红磷(MRP)母料和聚苯醚(PPO)为复配阻燃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无卤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PS-HI)材料,采用氧指数、垂直燃烧法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复配阻燃剂对PS-HI的阻燃作用,对阻燃PS-HI热失重后的残留物进行红外分析。结果表明,10%的MRP母料和18%的PPO复配,可以使PS-HI的氧指数提高到34%,垂直燃烧级别达到FV-0(1.5 mm),MRP与PPO之间存在协同阻燃效应,复配阻燃剂的作用机理为凝聚相阻燃机理。
林春平吴大鸣刘颖郑秀婷
关键词:高抗冲聚苯乙烯无卤阻燃剂微胶囊红磷协同阻燃阻燃性能
单螺杆精密挤出成型技术进展被引量:29
2003年
在分析不稳定挤出工艺和设备因素的影响和制品精密度的基础上 ,提出了精密挤出在轴向和横向的波动。数值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将精密挤出理论和现代成型装备进行有机的结合 ,是能够实现将挤出制品精度提高 5 0 %以上的目标的。回顾了提高挤出制品精度的挤出理论和概念 ,提出为了实现精密挤出必须采取的一些必要手段 ,如熔体泵、压力波动控制器、并联式挤出压力稳定装置、采用电子差分变速技术的牵引装置和失重计量的加料装置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精密挤出具有现实的可能和巨大的潜能 ,主要体现在 :传统的挤出机的温度控制在 3~ 5℃ ,这可以引起 9%~ 15 %的流率波动 ;挤出过程中 5 %~ 10 %的流率波动是由于错误的控温方式引起的 ;传统的带传动模式可以引起 0 .2 5 %~ 4%的流率波动 ;为保证高聚物具有稳定的熔融过程 ,精密挤出机的螺杆是采用抑制挤出机中频波动的原理进行设计的 ;熔体泵。
吴大鸣李晓林刘颖
关键词:单螺杆精密挤出成型高聚物
基于聚丙烯微结构漫反射板聚光性能的模拟分析
2016年
针对一些光源的眩目的问题,利用微结构漫反射板进行二次光学设计。漫反射形成的二次光源是典型的面光源,光线分布均匀柔和,但另一方面,由于漫反射的原因,光线过度发散,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目标平面以外的区域内,使目标平面亮度低而非目标平面有不必要的亮度,降低光线的利用率。基于V槽微结构漫反射板,将光束小角度化、漫反射板小尺寸化,调整漫反射板的角度再进行拼接,利用Trace Pro软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将大部分光线反射到接收屏的中心区域。
张惠茹吴大鸣刘颖姜辉张燕军
关键词:漫反射TRACEPRO
PDMS基微结构复合材料自动热压印成型设备被引量:2
2019年
介绍了PDMS基表面微结构复合材料自动平板热压印成型的工艺过程,研制了双工位全自动平板热压印设备,实现了自动化生产PDMS基功能型复合材料。结合共混后的均相物料黏稠度较大、输料困难等问题,设计了"子弹填充式"精确输料系统。为实现不同工位加工以及物料在压印过程中均匀受力,设计了分散模及半固定半溢式压缩模。结合上下模等温压印时出现的"提前固化现象",提出差温平板热压印的解决方法,对上下模采用独立的温度控制。研制的自动平板热压印设备设计的最大压印面积可达210 mm×300 mm,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制品精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苏逢春赵中里孙靖尧刘颖吴大鸣司武炎冷宠
关键词:微结构
化学交联聚乙烯凝胶率及其测试方法被引量:12
1996年
化学交联聚乙烯凝胶率及其测试方法刘颖,吴大鸣,龙文保,徐绍宏,吴贵芬,吴敏(北京化工大学,100029)GelContentandTestingMethodofChemicallyCrosslinkedPE¥LiuYing;WuDaming;Long...
刘颖吴大鸣龙文保徐绍宏吴贵芬吴敏
关键词:聚乙烯交联凝胶率机械性能热性能
无卤阻燃聚碳酸酯薄壁材料被引量:5
2010年
分别将磺酸盐阻燃剂(KSS)、甲基苯基硅树脂(SFR)和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复配制备无卤阻燃聚碳酸酯(PC)薄壁材料。用极限氧指数(LOI)、热失重(TG)、水平垂直燃烧等测试手段分析研究各阻燃体系对PC及PC薄壁制品的阻燃性,并测试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SS,SFR能提高PC的阻燃性能,SFR尤其能提高PC的加工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在KSS和SFR的添加量分别为0.5和0.4份时,KSS和SFR表现出很好的协同阻燃效果,能实现3.2和1.6 mm下PC的UL94V-0级阻燃,0.8 mm的UL94 V-1级。
刘春雷刘颖吴大鸣
关键词:无卤阻燃聚碳酸酯薄壁有机硅树脂
PDMS/SCF导热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对导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SCFNA法(即空间限域强制组装法),制备碳纤维质量分数为30%的PDMS/SCF复合材料,并探究了在制备PDMS/SCF导热复合材料过程中,基体与填料混合工艺以及压印过程中的温度对复合材料制品导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制品厚度不变的前提下,当混合转速为2 000 r/min时,随着混合时间由10 min缩短至2 min,复合材料制品的热导率由10.314 W/(m·K)提高至11.188 W/(m·K),提高了8.474%。当混合时间为3 min时,随着混合转速从2 500 r/min降低至1 500 r/min,复合材料制品的热导率由10.140 W/(m·K)提高至10.963 W/(m·K),提高了8.116%。对比不同压印温度对复合材料制品热导率的影响发现,当压印温度在120℃附近时,复合材料制品的导热性能最佳,热导率为11.188 W/(m·K)。控制混合转速、混合时间和压印温度这3个工艺条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导热性能。
郭阳刘颖刘颖黄尧王淑慧鲁元靳倩倩吴大鸣
关键词: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层柱状双羟基纳米复合金属氧化物对聚氯乙烯的阻燃抑烟作用被引量:14
2002年
用NBS烟箱初步研究了LDHs对PVC的阻燃抑烟作用 ,分析了阻燃抑烟机理 ;同时还验证了LDHs对PVC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0份PVC只需填加 3~ 5份LDHs就可以使PVC/LDHs体系的抑烟效率达 5 0 %左右 ,且LDHs本身对PVC的力学性能有增强作用。
郑秀婷刘颖吴大鸣孟庆云段雪王红杰
关键词:聚氯乙烯力学性能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