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颖

作品数:1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地震
  • 6篇媒体
  • 5篇新媒体
  • 4篇减灾
  • 4篇防震
  • 4篇防震减灾
  • 2篇单纯型
  • 2篇地震定位
  • 2篇地震定位方法
  • 2篇震级
  • 2篇震级标度
  • 2篇融媒体
  • 2篇台网
  • 2篇科普
  • 2篇公众
  • 2篇测震
  • 2篇测震台网
  • 1篇大学生
  • 1篇底板
  • 1篇地震波

机构

  • 17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内蒙古建筑职...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上海蜜度信息...

作者

  • 17篇刘颖
  • 7篇尹战军
  • 7篇郝美仙
  • 3篇王鑫
  • 3篇戴勇
  • 3篇刘小霞
  • 2篇张建中
  • 1篇周银兴
  • 1篇张帆
  • 1篇查斯
  • 1篇郑钰
  • 1篇丁风和
  • 1篇刘永梅
  • 1篇王亚莉
  • 1篇谢珍
  • 1篇王罡
  • 1篇李彬

传媒

  • 4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新媒体研究
  • 2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山西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年份

  • 7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媒体背景下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应对策略——基于2023年7月北京门头沟特大暴雨的网络信息传播特征研究
2023年
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京津冀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全网数据,运用网络爬虫技术,依托新浪舆情通网页版,获取2023年7月29日0时0分至2023年8月1日23时59分的北京门头沟特大暴雨信息发布情况,从信息传播走势、传播平台、信息内容、信息形式、网民倾向性等5个方面对信息传播特征进行研究,探寻新媒体背景下基于网络传播特征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应对策略,以期找出面对突发性自然灾害时相关部门在日常和应急时应注意的事项。
刘小霞刘亚楠金志辉刘颖周煊超尚立坚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性自然灾害特大暴雨网络信息
2015年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Snoke方法、CAP方法、矩张量反演TDMT-INVC方法,分别计算2015年4月15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3种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震源机制解以走滑为主,略带逆冲分量,张应力方向NW,压应力方向NE,符合该区应力场背景特征。
郝美仙尹战军丁风和刘颖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
防震减灾新媒体宣传平台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3年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促进了依托互联网的各类新媒体平台蓬勃发展。同时,由于人们对社会安全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作为社会安全重要一环的地震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防震减灾宣传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在这一背景下,地震部门先后推出了以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形式为主的官方宣传平台。文章使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列举实例等方法,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现状,阐述了防震减灾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展在社会需求、提升信息传播时效性和吸引力、提升部门影响力三方面的重要意义,结合中国地震局和部分省级地震局近年来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工作实例,通过分析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优缺点,提出了防震减灾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展路径,旨在搭建地震系统的现代化融媒体平台,打造出地震部门自己的媒体品牌,形成传播地震人声音的合力,为防震减灾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
张慧李彬刘颖
关键词:防震减灾新媒体融媒体
地震速报中地震定位方法适用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选取2008—2014年内蒙古测震台网速报的内蒙古自治区内地震事件,对每一事件采用单纯型、LocSAT、HypoSAT、HYP2000定位方法进行重新定位,以定位结果中的定位残差大小为唯一判定指标,考察4种定位方法的适用性,对比发现,单纯型方法定位残差最小,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地震速报的有效定位方法。
尹战军张建中郝美仙戴勇王鑫刘颖
关键词:地震定位单纯型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运维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3年
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作为科普宣传公共场所,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重要窗口,承担着科普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传播、科技成果推广和科学方法普及的职能。本文通过探讨防震减灾科普场馆运维意义和现状,分析了当前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转变管理模式、创新经营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促进高效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场馆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颖周煊超王亚莉张慧
关键词:防震减灾公众参与科普场馆
基于大学生用户调查的防震减灾新媒体平台运营策略研究——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例
2023年
在用户细分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其储备的防震减灾知识对提升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防震减灾科普过程中如何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学习,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利用好官方新媒体平台向当地大学生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是地震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线上问卷调查形式,对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和防震减灾科普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较长、使用场景典型且用途多样化,主要通过新媒体平台接受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偏爱动画和短视频类的科普作品,最想了解与应用和基础相关的地震知识,对市面上现有的地震科普内容接受度差异较大等结果。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地震部门官方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和抖音4个新媒体平台,从发布时限、发布形式、发布内容和平台推广4个方面进行运营策略分析,以期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传播的效果。
刘小霞谢珍周煊超刘颖尚立坚徐慧玲
关键词:大学生防灾减灾新媒体
地震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上网设备向移动端集中,用户对政务服务的移动化、服务化和一体化要求进一步加强。地震系统抓住这个机会,结合部门职能特征,开始了地震科普知识、地震公众服务及形象的微信宣传。但由于地震微信公众号起步晚,大部分尚处在摸索阶段,存在运营不稳定、信息内容单一、影响力小、与用户互动少、阅读数低等问题。文章通过选取10个地震系统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连续50天的信息采集全样本分析,寻找问题根源,尝试提出适合地震微信公众号运营的解决对策。
刘小霞王罡刘颖刘智明周煊超
关键词:地震
地震新媒体平台应对突发事件的舆情策略
2023年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了解决因片段化的新媒体在传播时复杂性加剧而造成的“信息茧房”问题,通过研究地震网络传播过程,深入分析信息传播的规律,总结当前的舆论诱导弊端,利用具有即时性特点的新媒体合理引导地震网络舆情,帮助地震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舆情监测,在防震减灾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希望给今后的防震减灾舆情传播带来一定的启示和思考。
刘颖刘智明张浩明金海霞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
内蒙古测震台网震级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内蒙古测震台网2010~2015年4级以上地震事件的数字化波形记录,按照新震级标度规范重新测定地方性震级(ML)、面波震级(Ms)、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对其测定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震级的测定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能真实反应地震的大小,可以适用于地震速报等工作中。
郝美仙尹战军戴勇刘颖
关键词:地震波形
新媒体视阈下防震减灾宣传新机制的探索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以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为例,通过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形象现状,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宣传机制的影响角度入手,找出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在宣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工作,从而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利用新媒体优化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防震减灾宣传,提高其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效果,达到提升内蒙古地震局良好形象的目标。
刘颖
关键词:新媒体防震减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