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芳蓉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白银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白银市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气象局气象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气候
  • 4篇降水
  • 3篇冻害
  • 2篇玉米
  • 2篇霜冻
  • 2篇霜冻害
  • 2篇物理量
  • 2篇春霜冻害
  • 1篇倒槽
  • 1篇冬季降水
  • 1篇冬季气温
  • 1篇冬季气温异常
  • 1篇多时间尺度
  • 1篇雨雪
  • 1篇云顶亮温
  • 1篇灾害
  • 1篇中北部
  • 1篇中尺度
  • 1篇中尺度系统
  • 1篇山洪

机构

  • 12篇白银市气象局
  • 5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天水市气象局

作者

  • 12篇吴芳蓉
  • 8篇陈少勇
  • 7篇夏权
  • 2篇李晓霞
  • 2篇李晓琼
  • 1篇马敏劲
  • 1篇周晓娟
  • 1篇贺红梅
  • 1篇吴超
  • 1篇孙喆
  • 1篇于德才
  • 1篇王银花

传媒

  • 5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象与减灾研...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引发甘肃白银市严重山洪地质灾害的暴雨过程分析
2016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逐小时雨量、物理量、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1年5月28日发生在甘肃白银市的局地暴雨引发山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在西伯利亚冷涡东移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冷涡底部不断有分裂的冷槽携带干冷空气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大气不稳定度增大,触发对流产生。2)700hpa低涡、切变线和850 hpa鞍形场环流配置,有利于耦合导致上升运动加强,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成为暴雨天气的中尺度影响系统。3)散度场、涡度场、垂直速度场等物理量场的高低空配置和时空变化与暴雨过程的时空变化高度吻合。4)地面辐合线或干线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因子之一,对流单体一般生成于地面辐合线附近,在地面辐合线与干线结合处易于对流单体或云团的新生和发展。5)引发山洪的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一个水平尺度200~400 km,云顶亮温最低为?80℃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6)山洪发生在地质条件脆弱区,不同的地质状况对应不同的灾害。
吴芳蓉夏权陈少勇李晓霞
关键词:山洪暴雨中尺度系统物理量场
前期大气环流对陕甘宁蒙区冬季气温异常的影响分析
2015年
利用陕甘宁蒙区57个气象站1961—2014年历年平均地面气温和NCEP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冬季气温与500hPa高度场异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陕甘宁蒙区是西北干旱区冬季气温变化的异常敏感区;同期高空新疆脊强(弱),地面蒙古高压弱(强),高空盛行纬向环流,则冷空气不易(容易)南下,导致冬季气温偏高(低);前期墨西哥湾高度场与中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普遍有密切的关系,但主要影响高原南部以外的偏北区域;前期6月北大西洋高压异常通过引起NAO(AO)异常而引起冬季气温异常。用墨西哥湾高度场的变化独立预测了2007—2014年的冬季气温,预测准确率高,可以在实际预测业务中进行应用和检验。
吴芳蓉夏权陈少勇李奇三
关键词:冬季气温
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春旱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我国西南和华南131个测站,近50a降水资料和NECP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利用季尺度降水距平百分率将春旱分为无旱、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五个级别,分析了近50a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各级别干旱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这一区域中,每一个级别的干旱都有从东向西站点增多的分布趋势,干旱程度从东向西加强,重旱、特旱集中出现在川西南-滇北、两广南部;轻旱和中旱具有"降升降"的年代际变化:1960s-1970s中期减少,1970s后期-1990中期增多,1996年迅速减少,进入本世纪后轻旱缓慢增多;重旱和特旱显著减少,1963年是近50a干旱最重的一年。各级别的干旱具有4-6a的周期;从700h Pa高度场和垂直速度场上初步分析讨论了产生干旱以及干旱分布的原因。
陈少勇贺红梅吴芳蓉李常德
关键词:春旱气候变化
2014年春季甘肃河东地区一次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FY-2E卫星云图,对2014年4月24~25日甘肃河东地区一次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作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 Pa乌拉尔山脊前冷空气积聚造成的阻塞脊崩溃,促使其东部横槽转竖南压,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为此次强雨雪天气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700 h Pa冷槽和中尺度切变线、地面冷锋、地面冷高压,是引发此次大范围强雨雪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700 h Pa上90%以上的相对湿度、强水汽输送通道和低层持续的水汽辐合,是形成此次强雨雪天气的重要水汽条件;降雪前河东北部地区的骤烈降温为此过程提供了雨雪转换和水汽凝结条件;冷暖空气交汇与对峙、锋区逆温为此次强雨雪天气过程提供了重要热力机制;强烈的上升运动及其维持与增强,为此次天气过程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机制。热力不稳定参数及温度平流的高低空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暴雪区上空层结的不稳定性;云顶亮温(TBB)的分布及负垂直速度所达的高度均反映出此次过程的对流性特征;OLR和TBB的演变对此次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李晓霞樊晓春李奇三李常德吴芳蓉
关键词:物理量诊断云顶亮温OLR
甘肃河东地区一次倒槽作用下的致灾强降雪过程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及物理量场资料,对2014年2月15~17日甘肃河东地区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雪过程是地面倒槽、东风回流与高原东移短波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东风回流起到冷垫作用,使得短波槽前暖湿气流沿冷垫爬升为强降雪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过程中热力不稳定条件较弱,但存在较强的动力不稳定,中层0~6 km风矢量差为21.0 m?s?1左右。500 hPa高原短波槽前西南暖湿气流是本次强降雪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同时低层东风回流湿度较高,配合强水汽辐合中心,有利于水汽的垂直输送。500 hPa正涡度平流和强暖平流是导致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和垂直上升运动的最根本动力因子,并且促使了地面倒槽不断发展、辐合线加强。低层东风回流和中层槽前暖湿气流叠置的时间可以用来判断此类过程降雪发生的时段,与高空槽前西南暖湿气流相对应的水汽通量强度以及高空涡度平流和温度平流强度对过程降雪量级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夏权吴芳蓉马敏劲
关键词:强降雪倒槽温度平流涡度平流
我国南方夏季降水异常和旱涝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我国南方225个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0年南方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南方夏季降水的稳定性从西向东递增。各月中以7月稳定性最差,其次是8月,6月最好;2)南方夏季降水呈东部增多西部减少的分布特征,西部以-5—-20 mm/(10 a)的速率不显著减少,东部大多数区域以5—30 mm/(10 a)的速率不显著增多,其中浙江东部—江苏东南部显著增加;3)南方夏季降水异常主要有全区一致型、南北差异型和东西相反型3种分布模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是影响南方降水异常的主要系统,两系统的空间配置及其强度变化决定了南方降水异常的不同分布型;4)南方夏季旱涝分布具有相似之处,干旱发生频率高的区域也是洪涝的高频区,但各月分布有差异,夏季及各月的洪涝发生频率高于干旱频率。
吴芳蓉陈少勇康景芬李晓霞李晓琼
关键词:夏季降水气候异常干旱洪涝
近50年黄河上中游降水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2014年
利用1961~2011年黄河上中游45站年、月降水量资料,通过计算气候倾向率、降水指数γ、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等,对该区降水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 黄河上中游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迅速递减,并且存在两个降水变化敏感区:黄河源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黄河源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干旱化趋势明显。2) 400 mm等值线在黄河源区与黄河中游区的移动趋势和轨迹存在明显差异。黄河源区该线总体呈向北移动的趋势;黄河中游区2000年以前该线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显著,2000年以后则向西北方向回归。3) 黄河上中游降水季节分配变化趋势总体为春、夏季降水明显减少,而秋季降水显著增多,特别是2000年之后。而不同区域各季降水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关中平原是降水季节分配变化最明显的区域。4) 黄河上中游区降水集中期总体都在7月,黄河源区集中期略早于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集中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全区集中度在1998年以前年际波动较大,1998年以后趋于稳定且接近均值。
夏权吴芳蓉陈少勇
关键词:黄河上中游降水气候倾向率
陇中地区玉米春霜冻害等级指标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为明确霜冻强度与农作物冻害程度之间的量化关系,以陇中地区玉米春霜冻害为研究对象,从霜冻灾害的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出发,建立玉米冻害等级指标。主导指标采用最低地温负距平,能够反映玉米关键生育期作物耐寒程度的动态变化,实现了霜冻强度与作物生育期的结合;辅助指标采用逐时负地积温与日最低地温,体现霜冻强度是低温强度与低温持续时间的累计效应;再参考作物受冻率,构成了完备的春霜冻害指标体系。该指标计算简便,物理及物候学意义显著,经检验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达到80%,可在业务中推广应用。
夏权孙喆吴芳蓉陈少勇李晓琼于德才
关键词:玉米春霜冻害
甘肃中北部第一场透雨的气候特征及其相关因子分析
2016年
利用1957~2014年甘肃中北部4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第一场透雨发生的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在空间上从南向北推迟,区域性平均第一场透雨日期集中出现在5月,平均日期在5月中旬,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旬;区域性平均第一场透雨无显著的气候特征趋势,但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197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初期至2000年代后期迟于6月以后;1960年代中期至1970前期、1980年代、2010年以后普遍偏早于4月下旬,有提前的趋势;透雨与春季降水有显著的负相关,透雨偏早,则春季降水偏多,特别是4月、5月降水偏多;前期1月亚洲中高纬500 hPa高度距平场呈“? + ?”、甘肃中北部经向风距平场出现偏南风,则透雨偏早,反之偏迟;上年5~7月大西洋中北部、欧洲中西部、西西伯利亚OLR增强(减弱),对应的甘肃中北部透雨偏迟(早);透雨的年际变化从南向北增大,均方差会宁26 d,靖远31 d,景泰35 d,白银41 d,这就决定了其预测难度大,稳定性差。
吴芳蓉夏权陈少勇李晓霞
关键词:气候特征中北部
甘肃靖远2017年度气候影响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采用靖远县近30年的历史资料,通过距平和趋势分析,对2017年度基本气象要素及异常气候事件,进行科学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度靖远县气温偏高1.1℃,降水偏多18%,日照时数偏少185.3h。年内高温日数、连阴雨日数偏多;大风和沙尘天气偏少,灾害性天气主要出现在5—8月,影响较重。
王得瑾赵精珍赵文渊刘桂琴吴芳蓉
关键词:气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