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红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藏东南色季拉亚高山ECM真菌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研究
- 色季拉亚高山是藏东南地区山地温带森林的代表,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生态环境良好,受印度洋季风暖流的影响,夏季雨量充沛,水热条件适宜,菌物资源丰富。按照野外生态学方法,采用样线法、标准地调查和随机踏查,在急尖长苞冷杉林(Abi...
- 安红梅徐阿生儀
- 关键词:生态分布
- 文献传递
- 藏药匙叶翼首草人工栽培杂草生态特点和防控效果的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为探索一种有效且适应西藏藏药栽培的非化学除草方式,保证中药材质量与品质,通过在藏药匙叶翼首草人工栽培样地设置人工除草(MW)、覆黑膜(MF)以及不除草(CK)等不同除草处理,并调查不同处理措施下各样点的物种组成、数量、高度、盖度以及生物量等杂草群落特征,探讨人工除草方式和覆黑膜除草方式对翼首草样地杂草防控效果和对翼首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W处理下杂草种类最多,有20种,CK有18种,MF有8种杂草;从杂草的数量、高度以及地上生物量来看,对照杂草的总密度、平均高度以及地上总生物是MW处理的2.00、1.48和3.80倍,是MF处理的4.19、3.77和61.21倍,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而从杂草功能群多度来看,CK中胁迫忍耐型杂草功能群多度最大,MW中干扰型杂草功能群多度最大,MF中竞争型杂草功能群相对多度最大;从杂草和翼首草的生态位特征来看,MW处理生态位宽度和种间重叠较小CK优势杂草生态位宽度和种间重叠较大,MF处理也是杂草生态位宽度较大但种间重复较小,各处理翼首草生态位宽度大小依次为MF>MW>CK;从不同除草措施翼首草产量来看,MF处理翼首草产量分别是MW和CK的1.32和1.78倍(P<0.05)。总得来看,MF处理除草效果最佳,且翼首草产量最大,MW处理除草效果次之,杂草严重影响了翼首草产量。
- 许永强安红梅袁芳徐元江甄梓娟郑维列兰小中
- 关键词:人工除草功能群生态位
- 西藏色季拉亚高山红菇科真菌资源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红菇科真菌具有很高的食、药用价值及生态价值。根据文献记载和标本研究,发现西藏色季拉亚高山红菇科真菌资源非常丰富,共2属66种(红菇属46种,乳菇属20种),其中本次研究明确色季拉亚高山有分布的共计28种,分别为红菇属21种,乳菇属7种。锡金红菇Russula sikkimensis K.Das,Atri&Buyck为中国新记录种,紫丁香乳菇Lactarius lilacinus(Lasch)Fr.和光亮红菇R.nitida(Pers.:Fr.)Fr.为西藏新记录种。就生态分布而言,红菇科真菌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4000 m的冷杉林内,主要发生季节为水热条件较好的7-9月,且较高的郁闭度是影响物种发生的主要因子。按经济价值,食用菌49种,药用菌21种,毒菌12种。
- 安红梅徐阿生
- 关键词:红菇属乳菇属生态分布
- 西藏色季拉山外生菌根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被引量:5
- 2016年
- 为西藏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于2009年至2014年,采用样地法和随机踏查方法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各种林型下的外生菌根菌资源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鉴定、整理。结果表明:该区域已知外生菌根菌247种,分别隶属于9目22科37属;科、属、种数分别约占国内已知外生菌根菌的44.9%、27.8%和41.1%。优势科(≥10种)有5科,分别为红菇科(Russul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鹅膏菌科(Amanitaceae)和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优势属(≥5种)有12属,分别为红菇属(Russula)、丝膜菌属(Cortinarius)、鹅膏菌属(Amanita)、乳菇属(Lactarius)、牛肝菌属(Boletus)、粘盖牛肝菌属(Suillus)、蜡伞属(Hygrophorus)、口蘑属(Tricholoma)、丝盖伞属(Inocybe)、绒盖牛肝菌属(Xerocomus)、疣柄牛肝菌属(Leccinum)和鸡油菌属(Cantharellus)。主要分布于海拔2 400-3 900m的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和亚高山暗针叶林内,其中食用菌171种、药用菌70种和毒菌64种。
- 安红梅徐阿生
- 关键词:外生菌根菌物种多样性生境色季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