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亚清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政治
  • 3篇话语
  • 2篇电子治理
  • 2篇信访
  • 2篇政治参与
  • 2篇政治文化
  • 2篇视域
  • 2篇农民
  • 2篇农民工
  • 2篇群众
  • 2篇群众工作
  • 2篇网络治理
  • 2篇消解
  • 2篇逻辑
  • 2篇民工
  • 2篇民主
  • 2篇回应
  • 1篇当代中国语境
  • 1篇电子政务
  • 1篇新生代农民

机构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徐亚清
  • 8篇于水
  • 6篇郑永兰

传媒

  • 2篇电子政务
  • 2篇党政研究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关东学刊
  • 1篇治理现代化研...

年份

  • 6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治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合作治理研究
在当代中国社会推进合作治理对于成功实现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价值理念的角度看,合作治理可以从政治文化的理论视域进行研究。对于当今中国而言,合作治理的价值诉求包括合作意识、公共精神以及环境适应观念。在合作治理本土化的进...
郑永兰徐亚清
关键词:政治文化
网络治理的三重维度:技术、场景与话语被引量:15
2018年
网络治理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技术推广和管制,而是多维度的概念。基于中国社会,网络承载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在社会各领域的实践中深入推进,政府在技术层面也进行了网络的回应与整合。网络治理的场景在于信息技术带来的虚拟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场景的交织。在治理实践中,网络治理基于民众的意见表达、政府的政策文本形成了一整套的话语规范,故而网络治理的内涵可以从技术、场景和话语等三个维度诠释。网络治理的发展方向也应围绕这三个维度展开,从完善信息技术与网络制度规范、确立合作共治的治理格局、构建公平正义的话语体系入手,实现良善治理。
郑永兰徐亚清
关键词:网络治理网络规范合作共治话语体系
合作治理视域下信访的价值定位与逻辑演进
2017年
作为本土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现象,信访应以公平、法治、多元基础上的合作治理作为价值导向。信访是合作治理本土化的政治参与命题,具有"亚政治"的风险治理效能,信访多元化亦是合作治理构建的路径契合。然而,当前信访却存在与合作治理的现实冲突,其主要在于压力型体制下的信访考评对合作治理的机制制约、信访的"运动式治理"传统与合作治理的不兼容、信访者片面化的平等诉求与治理理念的冲突性。基于此,优化信访的路径应为在合作治理的框架中定位信访功能、确立公平正义的治理理念、以法治的治理原则规范信访机制。
徐亚清姜凯宜于水
关键词:信访逻辑演进
政治文化视域下当代中国合作治理研究
在当代中国社会推进合作治理对于成功实现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价值理念的角度看,合作治理可以从政治文化的理论视域进行研究。对于当今中国而言,合作治理的价值诉求包括合作意识、公共精神以及环境适应观念。在合作治理本土化的进...
郑永兰徐亚清
关键词:政治文化
文献传递
网络民意表达的碎片化逻辑与治理之道被引量:3
2017年
网络民意表达基于当代社会环境展开,充分呈现出碎片化现状。碎片化是作为与整体性相对立、解构和批判整体结构的要素而存在的。该要素在信息时代尤为明显。网络民意表达碎片化的逻辑主要在于网络普遍化基础上信息选择的差异化、主流话语体系下表达的多元化、科层规范下风险的复杂化。碎片化在带来不确定风险的同时也提供了治理的契机。应对网络民意碎片化的现状,单一的科层管理模式显得尤为不足。基于此,应当塑造公平正义的网络文化理念,完善法治规范下的网络立法,构建协同治理的网络格局。
于水徐亚清姜凯宜
关键词:电子治理网络治理互联网治理网络民意
论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的双重维度建构被引量:2
2018年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旨在统合全球与本土改革发展的双重语境,确立和完善本土治理的话语体系。基于全球语境,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价值逻辑在21世纪的全球治理危机中难以自圆其说,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民主的先验性与治理危机的现实性难以统合、内部改革的桎梏与后现代主义的双重"迷思"、自由主义民主在国际冲突中的幕后推手。基于本土语境,新制度话语权需正视全球要素与本土改革发展相交融的事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丰富自身内涵,并围绕治理模式、价值理念和风险防控三方面展开。分别为完善适应复杂性环境变革的本土治理模式;确立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构建平等合作的风险防控机制。
于水徐亚清
2010~2014年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5年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业转移人口中数量日益增长的群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表达利益要求的基本途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已经引发了学界日益密切的关注。在界定或认可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概念的前提下,2010~2014年学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采用规范或实证研究的不同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现状、困境、困境原因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多样化的研究。对上述研究成果有必要进行全面综述,为日后研究的深入进行奠定基础。
郑永兰徐亚清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
信访政策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被引量:1
2018年
以公共政策视角观之,信访是以政策形式生成的本土议题。信访内容、主体和语境构成了信访政策的一整套系统。信访政策内容由政策决策、相关行政法规和政策实践组成。信访政策的主体包含民众和各级国家政权。改革开放后,信访政策的语境朝着复杂性、异质性方向转变,部分信访者片面化的平等诉求与社会转型期的各类未知因素并存,形成了对信访政策执行和调整的压力。基于此,信访政策有必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实现有效转变。信访政策系统应在协同治理中实现有效定位,以法治作为规范,并以公平正义作为共识基础。
徐亚清姜凯宜于水
关键词:生成逻辑
网络信访的研究主题与深化方向被引量:6
2018年
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来看,网络信访可分为民众的网络表达和政府网络治理两个层面。既往的网络信访及其相关主题研究逐渐形成了多元的研究方法,网络信访的实践发展日益得到重视,问题意识日益成熟。然而直接诠释网络信访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未来研究的深化方向在于如何随着实践的变化有效界定网络信访的概念,构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以及诠释技术问题。
于水姜凯宜徐亚清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治理网络民主网络问政
论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的话语建构被引量:1
2018年
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话语,旨在基于实践,传承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价值传统,并赋予其合理的时代内涵,确立良善化的治理规范体系。现阶段网上群众工作主要体现为信访信息化和新兴的网络问政途径,其在实践中面对的是多元、复杂、碎片化的实践动态。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亦是制约话语建构的张力。这主要体现在技术风险、工作对象与价值理念三方面,即社会成员网络表达时片面使用信息技术载体与社会公众对信息技术的过分依赖、复杂多变的群众工作事务与政府科层规范的治理困境、多元分化的意见群体与动员式治理的统合失效。故而构建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话语,需从此三重张力入手,通过推进技术治理与制度规范设置、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基础、推动群众路线与公平正义的时代契合三方面,全方位构建起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话语体系,确立良善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之道。
于水徐亚清姜凯宜
关键词:话语信息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