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刚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特征
  • 1篇导丝
  • 1篇丁酸
  • 1篇顶架
  • 1篇动脉
  • 1篇心电
  • 1篇心耳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律失常型
  • 1篇心内科

机构

  • 6篇重庆市急救医...

作者

  • 6篇徐刚
  • 4篇肖骏
  • 4篇汪浩
  • 3篇张颖
  • 1篇郑伟
  • 1篇徐艺
  • 1篇段君华
  • 1篇王忠睿
  • 1篇彭超

传媒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钆喷酸葡胺行冠状动脉CTA一例
2012年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闷、痛13天,再发5h入院。既往有甲亢病史,未规律服药。查体:心前区闻及3~4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V5见Q波;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阴性;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查:TT3 6.57nmol/l,TT4〉320nmol/l,FT3 23.68nmol/l,FT4 84.99nmol/l。心脏彩超示左房黏液瘤,甲状腺超声示右侧甲状腺低回声团。临床诊断:左房黏液瘤,甲亢,右侧甲状腺瘤。
徐刚段君华王忠睿郑伟彭超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钆喷酸葡胺甲状腺功能检查左房黏液瘤收缩期杂音反复胸闷
一种接头及其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头及其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其接头,包括气囊管接头,气囊管接头内部设置有接头锥孔,接头锥孔与锥体卡合、可滑动、密封装配,锥体的顶部与压杆一端装配;接头锥孔串联在气囊管上,接头锥孔底部通过底封盖密封;锥...
汪浩肖骏张颖徐艺杨春丽杨彦鹏徐刚罗现敏
一种左心耳封堵释放稳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左心耳封堵辅助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左心耳封堵释放稳定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内底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顶部安装有滑板,滑板顶部开设有限位...
李传伟肖骏汪浩冉阳徐刚景熙杨春丽杨彦鹏
一种心内科急救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急救辅助装置,涉及急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和制氧机构,所述外壳的底部空间设为下仓,所述下仓的上方设为中仓,所述中仓的上方设为上仓,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制氧机构,所述制氧机构包括空气过滤组件、氮氧...
徐刚李传伟考国营肖骏汪浩
右心室功能不全患者β-羟丁酸代谢特征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讨右心室功能不全(RVD)患者β-羟丁酸(β-OHB)代谢特征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该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38例RVD患者纳入病例组。对照组按照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等进行匹配,最终纳入47例研究对象。根据RVD患者疾病类型将其分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组和肺动脉高压(PAH)组2个亚组。检测并对比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β-OH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VD患者β-OHB水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以及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浆NT-proBNP和β-OHB水平明显升高(P<0.05)。ARVC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2 126.1±708.9)pg/mL]和β-OHB[(142.4±55.9)μmol/L]水平高于PAH组患者[(688.4±317.7)pg/mL、(30.6±13.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β-OHB水平与NT-proBNP(r=0.734,P<0.001)和右心室舒张末期直径(r=0.445,P=0.005)呈正相关,与肺动脉压呈负相关(r=-0.423,P=0.008)。结论 RVD患者血浆β-OHB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ARVC患者高于单纯PAH患者,提示病理性的右室心肌病患者发生了显著的β-OHB水平改变。
考国营徐刚张颖
关键词:Β-羟丁酸右心功能不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新发心房颤动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2023年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并验证,以便为尽早发现高风险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080名STEMI患者,其中院内新发房颤患者作为NOAF组(n=87),从未发生NOAF的STEMI患者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对照组(n=199),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入院时临床资料,利用LASSO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发生院内新发心房颤动的风险因素。对纳入的患者按7∶3的比例划分为模型组及验证组,建立个性化的院内NOAF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LASSO回归结果提示,年龄、入院心率、Killip分级≥II级、右房内径、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为STEMI患者发生院内NOAF的重要预测因素(P<0.05)。利用上述6个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42(95%CI=0.780~0.905),准确度为0.840(95%CI=0.782~0.888);验证组AUC为0.858(95%CI=0.774~0.943),准确度为0.826(95%CI=0.729~0.899)。同时,校准曲线提示预测模型的校正能力良好。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STEMI患者院内发生NOAF风险的预测模型,经相关指标证实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率和临床适用性。利用列线图可方便直观地协助临床医护人员筛选高NOAF风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早期防治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汪浩张颖徐刚程鑫庞晓敖秦蓉肖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列线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