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慧劼

作品数:12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社会
  • 3篇就业
  • 2篇代际差异
  • 2篇青年
  • 2篇网络
  • 2篇健康
  • 2篇福利
  • 1篇当代青年
  • 1篇幸福感
  • 1篇亚文化
  • 1篇语义
  • 1篇再审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社会
  • 1篇政治社会化
  • 1篇政治信任
  • 1篇症候群
  • 1篇人力资本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保障状况

机构

  • 12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朱慧劼
  • 4篇风笑天
  • 3篇王梦怡
  • 1篇彭华民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青年探索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南方人口
  • 1篇城市观察
  • 1篇社会与公益
  • 1篇北京青年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公共领域到沟通理性——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的理论转向被引量:4
2017年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既对第一代思想家霍克海默、阿多诺的理性和权力批判进行深化,引入了公共领域议题,又通过"系统-生活世界"殖民化批判,构造了基于沟通理性论的社会批判体系,这一理论的转向呈现了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从"破"到"立"的转型。从法兰克福学派三代思想家的批判理论梳理中可以看到,哈贝马斯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扮演了承上启下的角色。他建构了庞大的社会批判体系,为法兰克福学派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财富。
朱慧劼
关键词: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沟通理性社会批判
网络形象与概念反思:对“空巢青年”的再审视被引量:5
2018年
"空巢青年"是发源于网络的词汇,其概念、特征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基于对网络新闻的文献研究发现,网络新闻对"空巢青年"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空巢青年"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网络媒体评价、信息报道、经济行为等五个方面。精神上的孤独和自主是网络上"空巢青年"的主要形象,孤独和独立是"空巢青年"网络形象的两个面向。网络媒体对"空巢青年"的解读占据重要部分,"空巢青年"受到消费市场的广泛关注。"空巢青年"是带有青年网络自嘲亚文化的概念,其解读和诠释受到市场和媒介的影响,但概念和特征的不确定性使得"空巢青年"作为研究主体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要对"空巢青年"这一概念保持警惕。
朱慧劼风笑天
关键词:网络形象亚文化网络文化
代际差异视角下就业质量与农民工的精神健康被引量:12
2019年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中农民工样本的数据分析,本文探讨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强度、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工作价值感、工作压力等就业质量变量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就业质量对不同代际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提升就业质量、构建社会资本是提升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可能路径。
朱慧劼风笑天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质量代际差异
时政亲和、媒介使用与网络青年的政治信任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2232份青年的网络调查的数据分析,对青年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一,青年政治信任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对中央的信任度要高于基层信任的,这一结论符合"央强地弱"的政府信任结构。第二,部分时政亲和因素对青年的政治信任有积极作用,部分时政亲和变量对青年的政治信任有消极作用。第三,青年越多地使用官方媒介来获得时政信息,政治信任就越高,越多使用不正式渠道来获取时政信任,政治信任就越低。第四,时政亲和对青年对中央机构的信任和基层机构的信任的影响存在差异。警惕网络媒体中过多的不良信息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要充分发挥官方网络媒体的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提高青年的政治信任,为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提供更好的网络平台和社会环境。
朱慧劼
关键词:媒介使用政治信任政治社会化
阶层焦虑症候群:当代青年的精神危机与出路被引量:22
2018年
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然而,当代青年的阶层焦虑十分突出,"丧"与"佛系"文化就是青年阶层焦虑的消极后果。当代青年阶层焦虑有着独特的社会心理机制和社会根源,向上流动的需求和困境造成的不确定性是青年焦虑产生的个体心理机制,而快速社会变迁与转型、社会流动渠道狭窄、少子时代青年的压力和焦虑的迅速传播是使得青年的阶层焦虑症候不断显现的社会根源。当代青年的阶层焦虑症候不利于青年的健康和发展,也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要多措并举减轻青年的阶层焦虑症候,发挥青年的正能量,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
朱慧劼王梦怡
关键词:社会流动青年
“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健康不平等被引量:15
2018年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推进,社会科学领域内健康研究不断兴起。在梳理健康不平等、健康不公平和健康分化三个概念之后,相关在健康不平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证实;社会人口因素、资本因素、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等因素对健康状况的影响等领域展开。国内的健康不平等研究在向人群分化、概念外扩和健康相关因素的不平等三个方面深化,基于当前国内健康不平等的研究成果,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国内推进健康研究进行展望。
朱慧劼风笑天
关键词:健康不平等健康公平
福利获得、健康状况与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基于南京、成都、天津和兰州四城市的问卷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是反映其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南京、成都、天津和兰州四城市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健康状况和福利获得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健康状况对城市老年人的幸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不良的健康状态对城市老年人幸福感有负面的影响。对福利获得变量来说,社区福利的获得能够促进老年人的幸福感的提升,社会救助福利的获得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负面的影响,医疗和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要提升城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需要重视居民健康和福利获得这两个方面。
朱慧劼王梦怡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
双重福利获得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数据库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老年人社会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内涵。本研究假设老年人社会参与与制度性福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和社区性福利(包括老年人活动设施和社区照顾)的获得存在正相关关系。基于中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调查数据库中对四个城市老人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养老保险、老年人活动设施、社区照顾等福利获得变量和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呈正相关关系,而医疗救助的获得和老年人社会参与呈负相关关系;医疗保险的获得则对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基于研究发现,提出要建设以需要为本的组合式普惠型老年人福利制度,有针对性地增加老年人制度性福利获得和社区性福利获得,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提升他们生活意义。
王梦怡彭华民朱慧劼
关键词:社会参与社会福利
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或就业状态都有显著影响,性别、受教育程度、健康、农业收入占比、家庭年收入对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的积极作用是一致的。不同世代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趋势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世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与第一代农村劳动力相比,第二代农村劳动无业的概率要低。
朱慧劼
关键词:人力资本家庭禀赋农村劳动力就业代际差异
老年农民工的健康、工作和社会保障状况被引量:6
2017年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比较了老年农民工与其他农村老年人、中青年农民工在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社会保障状况。研究发现:一方面,老年农民工表现出农村老年人的某些共有特征;另一方面,老年农民工在人力资本快速贬值时,仍然艰难滞留在农民工市场中,受到中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挤压。老年人和农民工的双重身份导致其健康、工作待遇和社会保障方面都呈现出独有的特征。逐渐衰退的身体机能、较大的工作强度和劳动保障的缺失使得老年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朱慧劼
关键词:就业社会保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