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民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4H指数:8
-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秋末刈割处理对沙地苜蓿冬季根颈非结构碳氮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为解决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秋末是否应该刈割及最佳刈割时期的争议,对秋末不同时期刈割处理和未刈割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根颈中非结构碳氮物质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不同时期刈割的紫花苜蓿根颈中含量(P<0.05);土壤冻融交替期(11月1日),秋末晚割(10月15日)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未刈割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土壤封冻期(12月1日),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不同时期刈割根颈中含量,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晚割(10月15日)均显著低于未刈割根颈中含量(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10月1日刈割均显著低于未刈割根颈中含量(P<0.05),且10月1日刈割后苜蓿根颈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经过"增长-降低-稳定"过程。两时期测定结果不同,可能与刈割后苜蓿再生长有关;未刈割与刈割处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间根颈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未刈割紫花苜蓿根颈中C/N显著大于不同时期刈割处理的根颈中C/N。初步结论为:科尔沁地区冬季寒冷、降雪少,秋末刈割导致地上碳水化合物无法向根系运输,且刈割后苜蓿再生长消耗根系营养物质。为确保紫花苜蓿安全越冬保障苜蓿根系中积累大量储藏物质,不适宜秋末敏感期刈割或选择种植刈割后根颈中C/N高的紫花苜蓿品种如东苜1号等。
- 朱爱民张玉霞王显国田永雷
- 关键词:刈割处理根颈
- 不同饲用燕麦品种苗期抗旱生理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针对在科尔沁沙地种植的10个饲用燕麦品种,种子萌发期采用15%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以浇水作为对照,于苗期测定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分析不同饲用燕麦品种的抗旱能力及抗旱机理.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饲用燕麦叶片的含水量降低,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其中莫妮卡、骏马、牧马人、梦龙饲用燕麦品种的渗透调节能力较强;饲用燕麦受干旱胁迫后叶片中的SOD和POD酶活性增强,CAT酶活性减弱,说明饲用燕麦通过SOD和POD酶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较强,其中梦龙、贝勒饲用燕麦品种的抗氧化能力强;综合分析抗旱能力较强的饲用燕麦品种有梦龙、牧马人、枪手、贝勒.
- 连东张玉霞朱爱民田永雷丛百明
- 关键词:饲用燕麦苗期生理特性
- 沙地施氮对羊草产量形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为确定科尔沁沙地羊草适宜N素施用量,在人工建植羊草草地设置单因素水平试验,分别施不同水平N肥量(0,100,200,300,400 kg·hm-2分别用N0,N1,N2,N3,N4表示),探究不同水平N对沙地羊草产量形成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施N显著增加沙地羊草株高(P<0.05);不同N水平下沙地羊草茎粗、茎叶比变化差异不显著;随施N水平的增加,沙地羊草茎重、叶重及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后降趋势;N1水平下沙地羊草干草产量最高,为9 994.8 kg·hm-2.
- 佟惠雯张玉霞朱爱民田永雷丛百明
- 关键词:施氮羊草光合特性
- 干旱胁迫对3种野生豆科牧草生长发育和抗旱生理机制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采用大田持续水分胁迫处理,探讨干旱对野生豆科牧草生长发育和抗旱生理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3种野生豆科牧草株高均显著降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较对照显著下降(P<0.05);白花草木樨在干旱胁迫下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P<0.05);黄花苜蓿和沙打旺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显著上升(P<0.05);白花草木樨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无显著性变化,可溶性糖含量上升;SOD和POD两种保护酶活性均较对照增强,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
- 苏日古嘎张玉霞朱爱民
- 关键词:干旱胁迫豆科牧草生长发育抗旱生理机制
- 不同微生境下科尔沁沙地苜蓿的生产性能被引量:6
- 2018年
- 在科尔沁沙地,通过对洼地、坡地、岗地等3个不同生境条件下测定二龄苜蓿的产量及生长特性,分析了微环境对沙地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洼地年干草产量最大,达14 173.47kg/hm2,显著高于坡地和岗地生境苜蓿产量;岗地条件下苜蓿干草产量最低,达7 415.58kg/hm2。苜蓿干草产量与苜蓿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苜蓿根系生长受不同生境影响较大,岗地苜蓿根系长势明显低于洼地苜蓿和坡地苜蓿,苜蓿根体积、根颈粗度和根干重都相对较小,分别是250.3cm3,3.58mm和82.4g。洼地苜蓿根体积、根颈粗度和根干重均最大,分别是443.8cm3,4.44mm和146.2g。洼地每株苜蓿根瘤菌数显著多于坡地和岗地,达到16.7个/株。
- 张玉霞王显国邰继承邰继承郭园朱爱民
- 关键词:生境
- PEG-6000干旱胁迫下15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抗旱性评价被引量:7
- 2020年
- 为了筛选出适宜科尔沁半干旱地区种植的抗旱性强的苜蓿品种,试验以15个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浓度为15%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测定了干旱胁迫与非干旱条件下15个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的根长、芽长,计算根芽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的PEG-6000溶液对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芽比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抑制作用较大;15%PEG-6000胁迫下苜蓿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发芽势与发芽指数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芽长与根芽比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15个苜蓿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为威神>骑士T>英斯特>敖汉苜蓿>巨能MT 3015>农菁8号>32 IQ>公农1号>北极熊>挑战者>乐寒>Dryland>宁苜1号>黄花苜蓿>Spyder。说明威神、骑士T、英斯特的抗旱性较强,适宜在科尔沁半干旱地区种植。
- 郝俊峰张玉霞朱爱民朱爱民格根图
- 关键词:苜蓿干旱胁迫PEG-6000种子萌发抗旱性
- 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的比较被引量:28
- 2019年
- 【目的】探究8个国产苜蓿品种的抗寒性判定方法,为科尔沁沙地筛选抗寒性强的苜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苜蓿品种(草原2号、草原3号、东苜1号、农菁1号、农菁8号、肇东、龙牧801、公农1号)的1龄期越冬器官为材料,对其分别进行-10,-15,-20,-25,-30和-35℃低温处理,4℃处理为对照,统计不同处理材料在盆栽试验中的存活率,测定其相对电导率、根颈活力,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拟合Logistic回归方程,对8个品种抗寒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东苜1号和草原3号存活率表现较好,而草原2号和农菁8号存活率表现较差。8个苜蓿品种根颈相对电导率均随处理温度下降而上升,根颈活力均随处理温度下降而减弱;用电导率法协同Logistic回归方程所得LT50的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排序为:草原3号>东苜1号>农菁1号>公农1号>肇东>龙牧801>草原2号>农菁8号;根据根颈活力法协同Logistic回归方程所得LT50的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东苜1号>草原3号>农菁1号>公农1号>龙牧801>肇东>农菁8号>草原2号;用单一电导率法或根颈活力法对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的聚类分析结果不同,且以根颈活力法可信度较高,而综合2种方法的聚类分析更具代表性、准确性更高;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可分为3类,其中东苜1号、草原3号和农菁1号为高抗寒品种,公农1号、肇东和龙牧801为一般抗寒品种,草原2号和农菁8号为低抗寒品种;8个苜蓿品种不同低温处理下的植株存活率与其抗寒性测定结果表现一致。【结论】利用电导率法或根颈活力法协同Logistic方程计算苜蓿LT50可行,LT50可作为评价苜蓿抗寒性的指标。
- 朱爱民张玉霞王显国田永雷丛百明张庆昕
- 关键词:苜蓿品种抗寒性半致死温度
- 氮肥对沙地燕麦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沙化草地,研究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在该地区氮肥的最佳用量,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4个时期施肥,分别占总施肥量的15%、40%、25%、20%。对燕麦追施0(CK)、70、140、210、280kg·hm^(-2)氮素,测定分蘖数、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及产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追施70~280kg·hm-2氮肥均促进沙地燕麦地上部分的生长,其中以追施210kg·hm^(-2)氮肥效果最佳;追施70、140、210、280kg·hm^(-2)氮肥,沙地燕麦干草产量分别较N0增加56.96%(P>0.05)、74.93%(P<0.05)、121.32%(P<0.05)、99.58%(P<0.05)。因此,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沙地种植燕麦追施氮肥的适宜用量为210kg·hm^(-2)。
- 王乐张玉霞于华荣郭园朱爱民
- 关键词:沙化草地饲用燕麦氮肥生物量
- 苗期追施氮肥对沙地燕麦生长特性及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17年
- 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牧场沙化草地,通过苗期追施0、10.00、20.00、30.00、40.00kg/hm^2氮肥(纯N,下同)对沙地燕麦(Avena sativa)分蘖力、株高、茎粗、功能叶长度、植株重量及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分析沙地燕麦苗期追施氮肥的最佳用量。结果表明:苗期追施氮肥在10.00~40.00kg/hm^2燕麦生长指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分蘖率、株高、叶长、干重和鲜重值均在追施30.00kg/hm^2氮肥时达到最大,且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茎粗则在追施20.00kg/hm^2氮肥时达到最大,且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苗期追施氮肥增加到40.00kg/hm^2时,燕麦各生长指标较追施30.00kg/hm^2氮肥降低,但差异均不显著;苗期追施10.00~40.00kg/hm^2氮肥均促进叶绿体色素合成,且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追施30.00kg/hm^2氮肥时含量最高,并均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说明,在科尔沁沙地苗期追施30.00kg/hm^2氮肥,明显促进燕麦生长及叶绿素体色素合成。
- 王乐张玉霞于华荣郭园朱爱民
- 关键词:氮肥燕麦叶绿体色素
- 不同播种时期对紫花苜蓿越冬率影响及分析被引量:15
- 2020年
- 为确定科尔沁沙地苜蓿(Medicago sativa L.)安全越冬的最佳播种时期,本试验于2017年7月1日、7月15日、8月1日、8月15日4个时期对苜蓿进行播种,秋末不刈割,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检测苜蓿样地10 cm,20 cm土层温度,秋末取样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根颈活力,协同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苜蓿半致死温度,翌年统计越冬率。研究表明,随着播种时期的推迟苜蓿样地10 cm,20 cm土层平均最低温度逐渐减小,平均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苜蓿越冬率与半数致死温度呈极显著(P<0.01)的负相关关系,半致死温度与苜蓿样地10 cm,20 cm土层最低温度呈显著(P<0.05)的负相关关系,与10 cm,20 cm土层昼夜温差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的正相关关系;7月1日播种的苜蓿半致死温度较低,且苜蓿越冬率高。本研究认为,科尔沁沙地苜蓿安全越冬的最佳播种时间为7月初,且秋末不刈割。
- 朱爱民朱爱民张玉霞张玉霞王显国丛百明
- 关键词:播期苜蓿抗寒性低温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