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畅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政治
  • 2篇政治学
  • 2篇主义
  • 2篇民粹
  • 2篇民粹主义
  • 2篇比较政治
  • 1篇地方政府
  • 1篇行政
  • 1篇行政管理
  • 1篇行政自由
  • 1篇行政自由裁量
  • 1篇政变
  • 1篇政府
  • 1篇政治动荡
  • 1篇政治学方法论
  • 1篇政治研究
  • 1篇指数对
  • 1篇中国政治
  • 1篇中国政治学
  • 1篇人民党

机构

  • 10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0篇李畅
  • 6篇程同顺
  • 2篇万国威
  • 1篇左高山
  • 1篇吴蓉桃

传媒

  • 2篇理论与改革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理论探讨
  • 1篇学海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天水行政学院...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日本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被引量:1
2018年
近代日本政府对社会的治理因时代主题不同可划分为明治维新时期、军国主义时期、战后发展时期以及新时期四个阶段。明治维新是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但在后来的军国主义时期,日本国家治理则陷入了严重的失范和停滞。二战后,日本重启这一进程,并在社会各领域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世纪之交,日本进入了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新阶段,治道变革向纵深发展。当前,日本的国家治理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向其他国家贡献出了依法治国、多元共治、科学决策和强调效能四个方面的经验。现代日本的成就揭示出,只有尊重国民、顺应人心,才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程同顺李畅
构建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被引量:1
2019年
在全球话语体系格局中,当前我国比较政治学界整体处于"失语"状态。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要求中国政治学界既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提供智力支持,即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上世纪美、苏两国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现实教益。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既需要政治学者大胆扬弃西方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升话语体系中理论品位,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群体进行大量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为建构话语体系打下现实基础。
程同顺李畅
关键词:话语体系政治学比较政治学
世界银行“世界治理指数”对中国的测量与启示被引量:10
2017年
世界银行的"世界治理指数"有话语权和问责、政治稳定与杜绝暴力、政府效能、规制质量、法治和遏制腐败等六个指标。运用这六个指标通过跨时间和跨地域的比较,分析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注重的十大要素,并就改进世界治理指数的指标设计从"弱化精英评判,注重民众体验;优化研究设计,回应外界质疑;修正因果关系,调整比较框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程同顺李畅
对非洲国家潜在政变风险的测量与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政体、政治文化、法治、军队和经济状况等五个方面被认为是诱发政变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非洲54个国家的政体指数、近年政变次数、法治指数、军费占GDP的比重和人均GDP增幅五个指标的具体数值,将其综合成各国潜在政变风险系数,并进行分类排位。分类排位发现,中非共和国等10国风险最高;利比里亚等12国风险较高;冈比亚等10国风险居中;埃塞俄比亚等9国风险较低;佛得角等13国风险最低。诱发非洲国家政变的宏观因素是国际政治格局,中观因素是国内政局走势,微观因素是军方政治态度。中国政府应该对非洲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加强研究,深化友谊,谨慎应对政变风险。
李畅程同顺
关键词:政变政治动荡
行政自由裁量的理论解析与伦理重构
2009年
行政自由裁量的引入是行政管理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进步,它不但体现出一种对行政管理核心理念的反思,也体现了对社会伦理精神的追寻。在行政自由裁量中,"自由裁量"被赋予了一种服务精神、公正精神,这种精神产生于行政的建设理念中,应时刻内化为行政机关与行政人员的本质特征,成为行政管理的基本伦理法则。
万国威李畅左高山
关键词:行政自由裁量行政管理伦理
19世纪末俄美民粹主义异质性探析——民粹派与人民党运动的三维对比
2009年
俄国民粹派和美国人民党运动是同时发生于19世纪末的民粹主义运动。文章通过对比两者发生的社会制度背景和运动过程的侧重点这两个维度,来探讨更为深层的第三个维度,即激进和保守的政治态度。通过对不同层次的三个维度的比较,来更为深入地认识19世纪末俄美民粹主义运动的异质性与特点。
李畅
弱化与强化: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理论剖析被引量:5
2009年
当前,重构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一方面中央要通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保证地方的有限能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树立正确的政绩考察体系和激励结构,不断提高政府官员的政治素养和官德意识,明晰并强化地方政府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政府的信誉,保持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李畅万国威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信力失范
民主视阈下的民粹主义危害被引量:3
2009年
从19世纪中期兴起的民粹主义主张通过划分"稳定的多数"与"特定的少数"来分裂公民社会;通过控制新闻媒体误导人民,吹捧人民至上谄媚人民;鼓吹用一种简单而纯粹的政治来瓦解代议制政体的作用。民粹主义思潮与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的消极影响,在建设民主政治进程中对其危害性有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李畅吴蓉桃
关键词:民粹主义民主政治
比较政治研究中的数据生成与获取被引量:2
2019年
数据是开展跨国定量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深入理解数据资源有助于提升科研层次。社会科学中常见数据资源主要通过统计、抽样调查和数学建模三种路径生成,而运用于跨国比较研究的数据资源整合,是建立在研究范式科学化、域外信息需求扩大化以及信息技术普及化三个基本条件之上的。目前使用频度较高的跨国定量研究数据的开发源头,主要是政府部门、政府间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四类部门。当前我国政治学者在跨国定量比较分析中存在国外数据资源利用不充分和国内数据整合程度不高的问题。
程同顺李畅
关键词:比较政治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学需要回应的重大问题被引量:1
2017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实践,这些实践对中国的政治学研究也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中国政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回应的重大问题至少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化、政府吸纳精英的新途径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等几个方面。
程同顺李畅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政治学方法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