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雨薇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视网膜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10篇通络
  • 10篇驻景丸
  • 10篇网膜
  • 10篇病变
  • 9篇视网膜病
  • 9篇视网膜病变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大鼠
  • 5篇黄斑
  • 4篇水肿
  • 4篇糖尿病大鼠视...
  • 4篇黄斑水肿
  • 3篇糖尿病黄斑水...
  • 2篇视神经
  • 2篇痰瘀

机构

  • 15篇陕西中医药大...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4篇西安市第四医...
  • 11篇西安市第一医...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5篇李雨薇
  • 14篇雷晓琴
  • 11篇任翠翠
  • 9篇艾华
  • 9篇周云云
  • 4篇杨婧
  • 4篇马为梅
  • 2篇张英英

传媒

  • 5篇四川中医
  • 4篇中国中医眼科...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瘀血阻络论治视神经萎缩临床经验被引量:6
2019年
视神经萎缩属中医学“青盲”范畴,是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退行性病变,是临床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青盲的发生发展无外乎以下五方面因素:热病邪毒殃及正气;头眼外伤损及瞳神;情志不节气滞化火;肿瘤压迫血络不通;先天不足,精血失养。其病机归纳起来,统属“瘀、郁、虚”三个方面,主要病机关键系瘀血阻络为主,兼杂气血亏虚;因而治疗当遵化瘀通络,补益气血之法,随证化裁;临床遵此法,常能取得显著疗效。
雷晓琴李雨薇张虹任翠翠马为梅张英英张英英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瘀血阻络气血亏虚
雷晓琴运用化瘀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被引量:10
2017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本虚标实,痰浊、瘀血是糖尿病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病机转化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新的致病因素。消渴日久,痰瘀入络,形成痰瘀阻络证。雷晓琴主任医师在古方驻景丸基础上,加用理气化湿、化瘀通络之品化裁,形成通络驻景丸方,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
李高彪周云云李雨薇任翠翠马为梅杨婧雷晓琴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化瘀通络法
通络驻景丸联合抗VEGF药物和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通络驻景丸联合抗VEGF药物和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137只眼)DME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68只眼)和对照组(52例,69只眼),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6个月,治疗组:通络驻景丸联合激光和抗VEGF药物治疗,对照组:安慰剂联合激光和抗VEGF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RT)、黄斑区发生荧光渗漏情况,随访结束时黄斑水肿复发率和两组患眼平均所需注射抗VEGF药物次数。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6个月的BCVA、CRT、黄斑区发生荧光渗漏情况和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时黄斑水肿的复发率35.3%较对照组47.8%低(P<0. 05),治疗组患眼所需注射抗VEGF药物次数平均为3.9次,对照组为4.5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通络驻景丸联合抗VEGF药物和激光光凝治疗DME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防止水肿复发,减少玻璃体腔注药次数,降低费用及风险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雷晓琴李高彪张雪倩周云云李雨薇任翠翠艾华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雷晓琴从痰瘀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被引量:11
2017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失明之首要原因,是糖尿病危害性最大的微血管并发症。中医药理论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病机关键系肝肾阴虚为本,痰浊瘀血为标,治疗当遵化痰祛瘀、补益肝肾、通络明目之法,随证化裁,疗效显著。
周云云师雅益李高彪李雨薇任翠翠马为梅雷晓琴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痰瘀阻络肝肾阴虚
雷晓琴从水血互因论治糖尿病黄斑水肿经验被引量:2
2019年
糖尿病黄斑水肿可造成中心视力的丧失,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糖尿病患者眼部常见的并发症。导师雷晓琴主任医师从水血互因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瘀水互结,治疗当遵补益肝肾、行气活血、祛湿利水之法,随证化裁,临床疗效显著。
李雨薇周云云张英英张英英马为梅任翠翠艾华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
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DM组)、通络驻景丸组(TLZJ组),各20只,另选择大鼠20只为空白对照组(NC组)。NC组、DM组给予蒸馏水灌胃,TLZJ组给予通络驻景丸水煎剂灌胃,于6周和12周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Nrf2、HO-1、VEGF蛋白及m RNA的表达量。结果各组Nrf2、HO-1、VEGF蛋白及m RNA的表达具有一致性。6周和12周时,DM组Nrf2、HO-1、VEGF的表达量较NC组增加(P=0.000,P<0.05);TLZJ组Nrf2、HO-1的表达量较DM组增加,VEGF的表达量降低(P=0.000,P<0.05);12周与6周比较,DM组Nrf2、VEGF的表达量较6周增加,HO-1表达量降低(P=0.000,P<0.05);TLZJ组Nrf2、HO-1的表达量较6周增加,VEGF表达量降低(P=0.000,P<0.05)。结论通络驻景丸可有效减轻DM大鼠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视网膜细胞增殖,可能与Nrf2/ARE通路的激活以及Nrf2、HO-1、VEGF蛋白表达有关。
雷晓琴李高彪周云云李雨薇任翠翠艾华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的致盲性眼底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西医学和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章介绍临床常用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同时比较两者治法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以期指导临床。
李高彪周云云李雨薇杨婧雷晓琴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西医治疗中医治疗
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AngⅡ、ET-1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病变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随机取12只,作空白对照组(A组)。造模大鼠以剂量为60 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将造模成功(72 h后血糖≥16.7 mmol/L)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组)、阳性药(羟苯磺酸钙150 mg/kg)对照组(C组)、通络驻景丸大(3.30 g/kg)、中(1.65 g/kg)、小(0.83 g/kg)剂量组(D组、E组、F组)。灌胃给药,24周后,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AngⅡ和ET-1的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ET-1 mRNA和ET-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ngⅡ和ET-1含量比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通络驻景丸大、中剂量组和阳性药组比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ET-1的含量升高,积分吸光度(IA)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ET-1 mRNA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通络驻景丸大、中剂量组ET-1和ET-1 mRNA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络驻景丸可能通过抑制DM大鼠AngⅡ、ET-1的表达,阻止DM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张雪倩李高彪刘丽颖周云云李雨薇任翠翠艾华艾华
关键词:内皮素-1
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HIF-1α及PDGF-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HIF-1α及PD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除空白组外,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通络驻景丸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蒸馏水作对照,通络驻景丸低、中、高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通络驻景丸药液治疗(分别是1.65、3.33、6.66g生药/kg)。末次给药结束后,取大鼠全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取大鼠视网膜,用RT-PCR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HIF-1αmRNA及PDGF-ΒmRNA的表达;ELIAS检测HIF-1α及PDGF-Β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视网膜HIF-1αmRNA、PDGF-ΒmRNA水平比空白组显著升高,通络驻景丸给药组HIF-1αmRNA、PDGF-ΒmRNA表达水平比模型组均有降低,且通络驻景丸高剂量组降幅最大。模型组大鼠HIF-1α、PDGF-Β蛋白水平比空白组显著升高,通络驻景丸给药组HIF-1α、PDGF-Β表达水平比模型组均有降低,且通络驻景丸高剂量组降幅最大。结论:研究显示通络驻景丸可能通过降低HIF-1α及PDGF-Β表达,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任翠翠周云云李高彪李雨薇艾华艾华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HIF-1Α
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与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取SPF级SD大鼠,随机取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造模大鼠以剂量为60 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将造模成功(72 h后血糖≥16.7 mmol/L)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羟苯磺酸钙150 mg/kg)对照组、通络驻景丸大(3.30 g/kg)、中(1.65 g/kg)、小(0.83 g/kg)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4周。检测每组大鼠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动力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数目和内皮细胞数目。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速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视网膜周细胞的丢失、内皮细胞的增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通络驻景丸各剂量组的上述指标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驻景丸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能显著减少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丢失、抑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
李高彪周云云李雨薇杨婧艾华艾华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