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骅锦

作品数:22 被引量:204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滑坡
  • 4篇黄土
  • 4篇黄土滑坡
  • 4篇黑方台
  • 4篇ELM
  • 3篇摄影测量
  • 2篇地质
  • 2篇堆积体
  • 2篇岩移
  • 2篇石流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识别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2篇小波
  • 2篇静态液化
  • 2篇矿山开采
  • 2篇滑坡变形
  • 2篇减灾
  • 1篇低空摄影测量

机构

  • 22篇成都理工大学
  • 8篇爱荷华大学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山东大学(威...

作者

  • 22篇李骅锦
  • 17篇许强
  • 9篇何雨森
  • 6篇亓星
  • 5篇彭大雷
  • 4篇魏勇
  • 3篇董秀军
  • 2篇郑光
  • 2篇朱星
  • 2篇李松林
  • 1篇冯文凯
  • 1篇魏友华
  • 1篇周飞
  • 1篇王玉兰
  • 1篇芦慧
  • 1篇罗双
  • 1篇周琪

传媒

  • 5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人民长江
  • 1篇地震地质
  • 1篇金属矿山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年份

  • 7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格滑坡-碎屑流堆积体颗粒识别与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受到滑坡-碎屑流灾害瞬时性及致灾性极强的影响,滑坡-碎屑流灾害往往极难直接观察研究。对其堆积体颗粒的研究是滑坡-碎屑流研究极好的切入点。为方便快捷的统计分析堆积体颗粒粒径分布,采用无人机航拍与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堆积体粒径数据,并将PCAS软件运用于堆积体粒径识别,并提出"无人机航拍-PCAS图像识别"的粒径分析工作方法。以2018年11月3日发生的白格滑坡-碎屑流为研究案例,对滑坡-碎屑流堆积体粒度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PCAS软件能有效识别堆积体颗粒粒径;(2)堆积体中小粒径占了绝大多数,随滑坡-碎屑流运动距离增加,小粒径含量增加,且大粒径出现"双峰"现象;(3)白格滑坡斜坡堆积面密度与斜坡坡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并推导建立了其关系的经验公式;(4)堆积体形态特征参数的变化能侧面反应滑坡-碎屑流的运动过程及运动特性。对白格滑坡-碎屑流堆积体颗粒的研究结果表明,PCAS软件应用于堆积体粒径统计分析是可靠的,能在滑坡-碎屑流研究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
彭双麒许强郑光李骅锦陈达杜鹏川
关键词:图像识别粒度分布
WA-BT-ELM耦合模型在黄土滑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黄土滑坡的变形演化过程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基于小波分析函数(Wavelet Analysis,WA)、提升回归树(Boosting Regression Tree,BT),以及极限训练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方法,提出一种名为WA-BT-ELM的黄土滑坡位移预测新方法。该方法将非线性位移数据作为一时间序列,运用小波分析函数将监测点累积位移曲线分解为若干子小波;随后使用提升回归树对所有子小波进行重要度分析,剔除相关性不高的子小波以去掉冗杂信息;最后运用极限训练机,结合筛选得到的子小波对滑坡位移进行预测分析。基于该模型对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滑坡区的滑坡位移监测数据进行预测,得到了优于ANN,BPNN,SVM,ELM,以及WAELM预测模型的结果,故认为WA-BT-ELM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黄土滑坡位移预测方法。
李骅锦许强王思澄亓星彭大雷何雨森
关键词:黄土滑坡小波变换
2015年4.29甘肃黑方台党川2~#滑坡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被引量:61
2016年
2015年4月29日早上7点55分,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党川村发生了小规模黄土滑坡,约5×10~4m^3失稳的黄土从黄河Ⅳ级台塬黑方台冲向黄河Ⅱ级台塬。滑坡后仅3h,再次产生较大规模的黄土滑坡,约35×10~4m^3黄土泥流冲向下游,形成长约780m,宽100m的堆积体,最大的堆积厚度17m,在党川段是少有的灾难性的滑坡。本文在滑前位移监测和裂缝分布变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详细地质调查、低空摄影测量、现场工程地质测绘、含水率实验等手段,对党川2~#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形成滑坡发生及成灾原因初步认识。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党川2~#滑坡共发生2次滑动,根据滑动模式和堆积特征上分析,第Ⅰ次相对独立,第Ⅱ次分为3轮滑动,共4轮滑动;(2)第Ⅰ次滑动区域面积8396m^2,变形区域仅在台塬边较小范围内,滑前长期蠕动变形是第Ⅰ次滑动发生诱发因素;(3)第Ⅱ次滑动区域面积为27422m^2,地表裂缝较少,滑前裂缝无明显位移变形,底部黄土的液化对台塬黄土滑坡的运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次滑动滑距长、破坏强,具有突发性;(4)党川段开始发生大规模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并以落水洞形成滑坡边界,这对其他区段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许强彭大雷亓星董秀军李骅锦巨袁臻
关键词:静态液化
基于双线性变化与多学习机器算法的矿山下沉估算比选模型
2017年
研究矿山地表最大下沉值的估算方法具有重要的安全生产意义,该研究的核心及关键问题在于提高估算的精度。本研究基于岩移数据决策、双线性变化及多种学习机器算法,对比筛选估算效果最优的矿山下沉估算方法。首先基于岩移数据决策方法,确定了采厚、倾角、平均采深、走向长度、倾向长度和覆岩岩性为最大下沉的影响参数;随后基于双线性变化的反推算模型,将倾角项转化为与其他参数相同时域数据以求提高估算精度;最后建立了C&RT、CHAID、Boosting Tree、Random Forest、BPNN和SVR等6种学习机器算法的估算模型。通过实例分析,CHAID和Random Forest方法返回了最差的估算结果,Boosting Tree和C&RT方法的估算结果会出现局部大残差值,BPNN估算时间数倍于其他方法,而SVR模型具有易于操作、耗时较短、精度较高的特点。故本研究认为SVR方法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最大下沉估算方法。
何雨森邓家豪李骅锦
延安新区地面沉降分布及影响因素的时序InSAR监测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陕西省延安新区的“平山造城”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沟壑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大规模的土地创造、工程建设及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引起了大量的不均匀地面沉降。首先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对2017-12—2018-12期间获取的升轨哨兵1号A星(Sentinel-1A)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延安新区平山造城工程工后的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并通过实地调查验证了InSAR技术探测结果的可靠性,然后讨论分析了影响地面沉降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延安新区工后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填方区,最大形变速率达120.1 mm/a。填方工程中黄土的重塑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是填方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内在因素,挖填方工程和填方体厚度是地面沉降分布与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的改变也会加速地面沉降的发展。时序InSAR技术可为黄土重大工程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为进一步开展监测预警、规划建设或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蒲川豪许强蒋亚楠赵宽耀何攀张含悦李骅锦
关键词:地面沉降影响因素
文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效果的定量分析评价被引量:12
2017年
汶川地震后文家沟频繁暴发泥石流,给当地居民带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并造成了人员伤亡。为了防范泥石流带来的危害,文家沟治理工程采用了"上游水砂分离、中游固底护坡、下游拦挡停淤"的总体思路并完成治理。在治理工程经历了5个雨季的考验之后,本文基于生存分析模型以及Bootstrap方法和ELM,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对治理工程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生存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治理前生存概率降低至0%时,治理后仍为55.6%;治理后暴发泥石流的最大小时降雨量为治理前的2.571倍,降雨总量为治理前的1.232倍,降雨历时为治理前的5.435倍;模型结果体现了治理工程泥石流防范的重要作用。Bootstrap方法以及ELM模型结果表明,在假设没有治理工程情况下,2011~2015年的10次降雨事件暴发泥石流概率为100%,远高于真实情况的30%;且预测的泥石流冲出量远远大于真实的冲出量;模型结果体现了治理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许强李骅锦何雨森亓星罗双
关键词:ELM减灾防灾
近景摄影测量在探槽地质信息获取中的应用——以泾阳南塬庙店4^#滑坡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探槽是最直观的地质勘查技术手段之一,也是正确认识地质体内部构造信息的关键资料。但探槽本身无法长久保存,需要及时对探槽的地质数据进行精确记录和存储。传统的探槽地质信息记录方法主要有素描法和照片拼接技术,通过其可获取探槽的二维地质信息。三维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技术等三维空间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获取探槽的地质信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文中以泾阳南塬庙店4#滑坡探槽为例,介绍了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记录探槽三维地质信息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整理好的探槽表面布设像控点,然后用数码单反相机采集探槽表面相片,最后利用图像建模软件对探槽进行三维图像建模工作。为便于技术方法的推广应用,文中还对像控点的测设和相片的采集方案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为验证成果的可靠性,还对近景摄影测量成果的精度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数据成果的二维和三维地质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摄影测量技术记录探槽的地质信息提高了野外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且该方法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相比保留了更丰富的纹理细节;数据成果在实现传统的平面应用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很好的三维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魏勇许强董秀军郭鹏李松林李骅锦
关键词:滑坡探槽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模型
“阶跃式”滑坡位移预测及阈值分析的ARMA-(LASSO-ELM)-Copula模型被引量:13
2017年
滑坡位移预测的重点内容是提高预测精度及提取阈值,基于该认识及已有研究,建立ARMA-(LASSOELM)-Copula模型,并选取白水河滑坡这一典型"阶跃式"滑坡为研究案例。首先,运用ARMA模型中的ACF值分析月降雨量与月库水位变化的周期性,并通过PPMCC分析位移月增量与一个周期内诱因数据(月降雨量,月库水位变化)的滞后相关性;然后,建立以所有诱因正相关滞后项为预测模型的输入项,以位移月增量为目标的LASSO-ELM滑坡位移预测模型,将预测所得位移增量累加得到位移预测值;最后,基于诱因值与滑坡位移预测值,比选得到最优Copula函数之后,分别建立其联合分布函数,并提取阀值。结果表明,ARMA联合LASSO-ELM的位移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精度,明显优于SVR、NN、ELM等模型;选取Gumbel-Hougaard Copula函数可描述案例诱因数据与位移预测值的联合分布,并能提取诱因阈值和对应的位移风险值。
李骅锦许强何雨森朱星
关键词:边坡工程ARMACOPULA
甘肃黑方台陈家8~#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变形特征及成因机理被引量:14
2018年
甘肃黑方台为灌溉诱发的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发育地区,这类滑坡变形破坏具有明显的突发性,2015年黑方台东北侧的陈家8~#滑坡发生了3次滑动,在前方沟谷内形成了4.4×10~4 m^3黄土堆积体。通过野外调查和位移监测,获得了陈家8~#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的完整变形曲线,其滑坡变形过程可分为前期稳定、匀速变形和加速变形3个阶段,位移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滑前坡体底部饱水黄土的静态液化是诱发滑坡连续发生的原因,而滑坡弧形凹槽产生的汇水作用是使3次滑动呈渐进后退式的重要因素。有效的地表变形监测和宏观上地下水渗出规律的识别是预警这类滑坡的重要手段。
亓星许强许强朱星彭大雷李骅锦
关键词:黑方台黄土滑坡
数据挖掘在滑坡泥石流预测评价中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度,存在滑坡泥石流的区域较广,且危险巨大;国内爆发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强度、规模及带来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均位居世界前列。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人类活动区域也在不断的扩展,在山区丘陵区的活动...
李骅锦
关键词:地质灾害数据挖掘防灾减灾泥石流滑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