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腹型肥胖与糖尿病肾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 研究目的:本项目通过AB两项研究明确比较腹型肥胖和全身肥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研究方法:A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共纳入1016例2型糖尿病患者;B研究是一项为期5年的前瞻性研究,纳入279例基线时无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
- 杨萍
- 关键词:腹型肥胖糖尿病肾病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 CD36基因缺失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糖代谢异常并促进肝脏脂质积聚被引量:5
- 2021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高脂饮食状态下CD36基因缺失对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根据基因型将小鼠分为野生型小鼠(wild type,WT)及CD36基因敲除(CD36^(−/−))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4周。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糖(1 g/kg)或胰岛素(5 units/kg)进行葡萄糖耐量或胰岛素耐量测试。HE染色观察肝脏脂质变性,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浓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肌肉组织胰岛素信号通路。Real-time PCR检测小鼠原代肝细胞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的mRNA水平,葡萄糖检测试剂盒检测糖异生能力。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及ELISA检测肌肉胰岛素受体β(insulin receptorβ,IRβ)酪氨酸磷酸化水平。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肌肉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表达和定位。结果显示,在高脂喂养后,CD36^(−/−)小鼠血清FFA、TG、AST及ALT水平较WT小鼠明显升高(P<0.05),CD36^(−/−)小鼠肝脏外观呈脂肪样变性,HE染色结果显示肝脏脂质积聚加重,提示CD36缺失促进脂肪肝的发生。然而,相对于WT小鼠,CD36^(−/−)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降低、糖耐量升高,胰岛素耐量降低(P<0.05),提示在高脂饮食喂养条件下,CD36缺失并不会损害小鼠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与WT小鼠相比,CD36^(−/−)小鼠肝脏IR/IRS/AKT胰岛素信号通路无显著差异,两组小鼠原代肝细胞PEPCK表达水平及糖异生能力均无显著差异。而在CD36^(−/−)小鼠肌肉组织中,Co-IP及ELISA实验显示IRβ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AKT水平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提示肌肉GLUT4在细胞膜的定位增强,表明CD36^(−/−)小鼠肌肉胰岛素敏感
- 罗小青曾晗谭伟杨萍陈压西阮雄中
- 关键词:CD36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代谢
- 脂肪酸转运酶CD36和其抑制剂在肾透明细胞癌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脂肪酸转运酶CD36和其抑制剂在肾透明细胞癌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本发明对肾透明细胞癌病人和肾透明癌癌细胞研究发现,CD36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级有关。进一步过表达或敲低CD36发现,CD36促进肾...
- 陈压西廖梦杨萍
- 文献传递
- 炎症状态下西罗莫司对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炎症状态下西罗莫司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A组为对照组,小鼠隔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B组小鼠隔天皮下注射酪蛋白;C组小鼠隔天皮下注射酪蛋白和溶媒介质;D组小鼠隔天皮下注射酪蛋白和西罗莫司。所有小鼠均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4周。通过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了解小鼠体内糖代谢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淀粉样蛋白(SAA)、胰岛素含量。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小鼠体内凋亡基因(BAX,BCL2)和胰岛素合成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胰岛形态,TUNEL染色观察胰岛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SAA)显著增加(P<0.05),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受损。葡萄糖耐量实验中,在30,60,120 min时D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C组。胰岛素耐量实验中,D组小鼠血糖水平在15,30,60,120 min时明显高于C组。与C组相比,D组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明显下降(P<0.05),胰岛体积变小,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胰岛组织中BAX/BCL2增加,胰岛素合成分泌相关基因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炎症状态下,西罗莫司使胰岛β细胞凋亡增加,胰岛素的产生和分泌下降,胰岛β细胞的功能降低,最终导致小鼠糖代谢紊乱。
- 王沛周维杨萍陈压西阮雄中赵蕾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西罗莫司炎症胰岛Β细胞
- 慢性炎症加重肥胖小鼠肝糖代谢紊乱机制初探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是否可加剧肥胖状态小鼠糖代谢紊乱,及是否影响肝脏糖异生及相关机制。方法:野生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合并炎症组(高脂饮食加酪蛋白注射组)。小鼠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脏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糖异生相关基因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ck)m RNA相对表达量,过碘酸-希夫染色和蒽酮法检测肝脏糖原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叉头框蛋白O1(Fox O1),蛋白激酶B(Akt)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加酪蛋白注射组较高脂饮食组肝脏组织炎症明显升高(P=0.000),且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耐量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升高(P=0.040,P=0.025),肝脏糖原积聚亦明显增加(P=0.000),肝糖异生相关基因G-6-pase、Pepck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01),而肝脏Akt及Fox O1蛋白磷酸化程度均明显下降(P=0.021,P=0.003)。高脂饮食组较正常饮食组肝脏Akt、Fox O1蛋白磷酸化降低,糖异生基因表达增加,但血糖仍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慢性炎症可进一步加剧肥胖小鼠肝糖代谢紊乱,诱导肥胖小鼠高血糖。
- 罗旋谭伟刘军杜琳敏陈压西阮雄中杨萍
- 关键词:慢性炎症肥胖
- 白细胞介素-1β激活HMGCoA还原酶促进HepG2细胞脂质积聚
- 2017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对HepG2细胞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HMGCo A)还原酶及脂质积聚的影响。方法:200μg/m 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负荷下的HepG2细胞分别给予0 ng/m L(对照组)、20 ng/m L(炎症组)IL-1β处理24 h。荧光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分别测定HMGCo A还原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薄层层析法检测HMGCo A还原酶活性;同位素标记法评估胆固醇合成情况;油红O染色及酶法定量检测细胞内脂质。结果:IL-1β处理下,HepG2细胞HMGCo A还原酶mRNA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1.54±0.04)倍(t=5.619,P=0.001)、蛋白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1.92±0.12)倍(t=7.745,P=0.002),且HMGCo A还原酶的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73±0.25)倍(t=2.476,P=0.048)。IL-1β处理使HepG2细胞的胆固醇合成增多为对照组的(1.32±0.11)倍(t=2.316,P=0.036)。IL-1β处理的HepG2细胞内红染的脂滴显著多于对照组,且IL-1β处理组细胞内总胆固醇含量(22.43±1.62)为对照组(14.90±1.11)的1.51倍(t=3.845,P=0.018),胆固醇酯的含量(3.84±0.20)为对照组(1.41±0.05)的2.72倍(t=11.730,P=0.000)。结论:IL-1β可以上调HepG2细胞HMGCo A还原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增强其酶活性,促进HepG2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和脂质积聚。
- 邹阳赵蕾杨萍韦莉阮雄中陈压西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HEPG2细胞胆固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CD36在棕榈酸诱导的HepG2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CD36)是否参与了棕榈酸诱导的HepG2细胞炎症反应。方法:给予HepG2细胞不同浓度的棕榈酸(0.00、0.08、0.16、0.32、0.64 mmol/L)处理24 h,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D36和炎症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D36蛋白表达水平。然后利用小RNA干扰技术,构建低表达CD36的HepG2细胞(CD36RNAi HepG2)和对照细胞(NCi HepG2)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棕榈酸负荷的NCi HepG2和CD36RNAi HepG2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荧光探针DCFH 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内的核转录因子-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棕榈酸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CD36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棕榈酸浓度分别为0.00、0.08、0.16、0.32及0.64 mmol/L时,CD36的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1.001±0.078)、(1.510±0.341)(q=4.763,P=0.007)、(1.780±0.070)(q=7.301,P=0.000)、(2.510±0.141)(q=14.16,P=0.000)及(2.103±0.150)(q=10.34,P=0.000)。TNF-α的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1.000±0.098)、(1.571±0.177)(q=1.598,P=0.141)、(1.725±0.274)(q=2.016,P=0.071)、(2.113±0.341)(q=3.102,P=0.011)及(5.282±0.855)(q=11.940,P=0.000)。IL-6的mRNA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999±0.047)、(1.791±0.596)(q=1.486,P=0.168)、(2.119±0.294)(q=2.107,P=0.061)、(2.808±0.147)(q=3.398,P=0.007)及(6.916±1.284)(q=11.130,P=0.000)。抑制HepG2细胞中CD36表达,可以显著降低棕榈酸所诱导的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加和核转录因子-κB在核内分布的增强,降低HepG2细胞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NCi HepG2、NCi HepG2+棕榈酸组及CD36 RNAi HepG2+棕榈酸组的ROS相对含量分别为(1.000±0.113)、(1.968±0.293)(与NCi组相比,t=6.888,P=0.000)、(0.519±0.129)(与NCi+棕榈酸组相比,t=10.106,P=0.000)。NCi HepG2、NCi HepG2+棕榈酸组及CD36 RNAi HepG2+棕榈酸组的核转录因子-κB的蛋白相对值
- 韦莉杨萍陈压西阮雄中赵蕾
- 关键词:CD36棕榈酸HEPG2炎症
- 西罗莫司抑制脂肪酸摄取改善小鼠肝脏脂质积聚
- 2017年
- 目的:研究西罗莫司对小鼠肝脏脂质积聚的影响及机制初探。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普通饮食组(n=12),B组为高脂饮食组(n=9),C组为高脂饮食加隔天注射西罗莫司组(n=7),喂养1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酶偶联比色法分别检测肝脏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脂肪酸转运酶(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CD36)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原代肝细胞对荧光标记FFA的动态摄取。结果:与A组相比,B组小鼠体质量(q=6.68,P=0.000),血清TG(q=4.88,P=0.045),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q=6.311,P=0.002),谷草转氨酶(aspirate aminotransferase,AST)(q=8.84,P=0.001)水平明显增高,肝脏组织TG(q=14.4,P=0.000),FFA(q=18.0,P=0.000)也明显增高。C组小鼠较B组体质量(q=7.99,P=0.000),血清TG(q=4.636,P=0.050),AST(q=5.16,P=0.016)及肝脏TG(q=8.91,P=0.000)和FFA(q=14.1,P=0.000)都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组小鼠肝脏CD36的蛋白表达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FFA动态摄取实验通过定量荧光强度显示西罗莫司能明显抑制肝细胞对FFA的摄取速度(各时间点P均<0.05)。结论:西罗莫司能抑制肝细胞对外源性FFA的摄取,减轻肝脏脂质积聚,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D36相关。
- 谭伟陈曜王川阮雄中陈压西杨萍
- 关键词:西罗莫司脂肪酸
- 体内研究脂肪酸摄取新方法的建立和评估
- 2017年
- 目的:利用荧光标记的长链脂肪酸,建立一种用于评估动物外周组织游离脂肪酸摄取能力的新方法,为研究体内脂肪酸代谢提供新途径。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氟化硼二吡咯荧光标记脂肪酸类似物(BODIPY FL C16),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和脂肪组织荧光强度。对肝脏和脂肪组织进行脂质抽提,并用酶标仪检测血清、肝脏和脂肪组织相对荧光强度。结果:腹腔和尾静脉注射BODIPY FL C16后均能在小鼠血清[(32 096±2 053)RFU;(22 933±2 430)RFU],肝脏[(40.90±5.08)RFU/mg;(25.70±6.53)RFU/mg]和脂肪组织[(576±90)RFU/mg;(4.990±0.586)RFU/mg]检测到增强的荧光信号(P=0.000);腹腔注射BODIPY FL C16的浓度与外周组织的荧光强度呈正相关(P=0.000);腹腔注射BODIPY FL C16在30~100 min能够维持一个相对脂肪酸代谢的稳态。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体内研究荧光标记脂肪酸摄取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稳定性、重现性,能够准确地反映外周组织脂肪酸摄取情况。
- 刘军左国庆阮雄中陈压西杨萍
- 关键词:脂肪酸代谢性疾病肝脏脂肪
- C反应蛋白及直接胆红素作为肝细胞癌合并大血管侵袭的早期诊断指标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为临床肝细胞癌(HCC)合并大血管侵袭患者提供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HCC的1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HCC患者发生大血管侵袭的影响因素分析,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其评估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HCC患者多项临床特征,包括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数目和大血管侵袭等具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影响HCC患者大血管侵袭的危险因素发现:血清直接胆红素及CRP均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是1.747(95%可信区间1.119~2.728,P=0.014)、2.376(95%可信区间1.495~3.775,P<0.001)。进行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CRP、直接胆红素及二者联合对于肝癌合并大血管侵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的面积分别是0.724、0.668、0.743,敏感度分别是79.1%、70.1%、79.1%,特异度分别是61.9%、62.8%、67.3%。结论CRP联合直接胆红素可作为诊断HCC合并大血管侵袭的早期血清标志物,在诊断治疗及预防HCC大血管侵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蔡春仙付琪备雷宇陈压西杨萍周智
- 关键词:肝细胞癌C反应蛋白直接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