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保印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飞行
  • 3篇试飞
  • 3篇试飞数据
  • 3篇自适
  • 3篇自适应
  • 2篇频域
  • 2篇频域响应
  • 2篇相干函数
  • 2篇飞行动力学
  • 2篇飞行动力学模...
  • 2篇窗函数
  • 1篇等效
  • 1篇低阶
  • 1篇再入
  • 1篇再入飞行
  • 1篇再入飞行器
  • 1篇频谱
  • 1篇阻尼
  • 1篇解析解
  • 1篇飞行器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飞行试验...
  • 1篇成都飞机设计...

作者

  • 4篇张曙光
  • 4篇王保印
  • 2篇唐鹏
  • 2篇顾杰
  • 1篇贾晓鹏
  • 1篇杨帆

传媒

  • 2篇航空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试飞数据的飞行动力学模型频宽自适应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试飞数据的飞行动力学模型频宽自适应辨识方法,属于飞机飞行试验和飞行动力学模型辨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平移机动动作至窗函数中心,和复制机动动作、补零圆整化数据预处理技术,以削减窗函数边缘缩减效应,提...
张曙光王保印唐鹏顾杰
文献传递
再入飞行器沉浮特性近似解析及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基于平衡滑翔的数值或解析预测-校正再入制导方法的再入飞行器,从初始下降段到平衡滑翔段过渡或出现较大预测偏差时易产生沉浮振荡,且随着近年来所研究飞行器升阻比的增加,沉浮振荡更加明显,从而引起了研究者对高超声速沉浮特性的重新审视。首先,通过三阶纵向动态方程及平衡滑翔条件推导出了形式简洁、能直观表达主要影响因素的再入飞行器高超声速沉浮特性近似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现高超声速沉浮阻尼特性随高度的变化规律主要由轨道速度比和沉浮修正参数主导,澄清了以往对大气密度梯度参数影响的猜测。最后,推导出再入轨迹振荡抑制器设计的近似解析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基于平衡滑翔的数值或解析预测-校正再入制导方法,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再入轨迹的沉浮振荡。
顾杰张曙光杨帆王保印
关键词:再入高超声速飞行器沉浮阻尼解析解
一种基于试飞数据的飞行动力学模型频宽自适应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试飞数据的飞行动力学模型频宽自适应辨识方法,属于飞机飞行试验和飞行动力学模型辨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平移机动动作至窗函数中心,和复制机动动作、补零圆整化数据预处理技术,以削减窗函数边缘缩减效应,提...
张曙光王保印唐鹏顾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短时机动试飞数据的动力学辨识优化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飞行动力学辨识算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简单的机动获取所关心频率范围的响应特性。短时倍脉冲是一种易于实施的激励信号,兼顾试飞安全性与经济性,但与频域辨识法通常使用的扫频输入激励相比,短时机动频谱范围窄、信噪比低,一般难以得到准确的辨识结果。对如何基于短时机动飞行试验数据,提高辨识结果准确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经典Welch谱估计进行时域-频域转换过程中,影响非参数模型辨识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削减窗函数边缘缩减效应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并结合多窗口综合技术,提高频域特性辨识结果的精度。在参数化模型辨识过程中,针对有限频谱范围,提出了利用相干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加权综合,确定等效拟配的频率范围和频率节点的自适应方法,使得低阶等效拟配与输入激励信号高度相关,提高参数化模型辨识的精度、一致性和适应性。通过不同类型飞机的大量短时机动和少量扫频飞行试验数据模型辨识的工程应用示例,验证了动力学辨识优化方法算法稳定、结果准确,可满足飞行品质模态特性评价等应用需求。
王保印张曙光贾晓鹏
关键词:飞行试验自适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