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超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新释
  • 1篇心即理
  • 1篇自由意志
  • 1篇饿死

机构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篇田超

传媒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道德与文明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背后的自由意志问题
2011年
长期以来,程颐提出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伦理法则受到了激烈的争辩。但是争辩双方却没有注意到它是否建立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如果不以个体的自由意志为基础,并由之而争取自然权利,伦理法则就会趋向于与权力、习俗相结合,形成压制个体德性提升的力量,走向道德目的的反面。考察中国伦理法则的思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可见中国传统伦理法则没有依照自由意志发展,也没有产生维护自然权利的强烈需求,道德的呼吁往往流于异化。这种模式的根本改变需要我们从个体自由意志出发构建与实践伦理法则。
田超
关键词:自由意志
陆象山“心”、“理”关系新释——从阳明评象山“只还粗些”出发被引量:1
2010年
对阳明批评象山"只还粗些"的理解关系到两人思想的根本分歧以及双方学派归属。从"宇宙整体"出发,可以看出象山"心"、"理"关系是一种从同一、间离到重归合一的动态过程。阳明看到象山心、理相区分的一面,却没有看到这种区分是动态过程的一个阶段,他对象山的批评并不准确。"心即理"命题不能充分彰显象山在"心"、"理"关系上动态流转、圆融复一的特质。不应机械化解读"心即理",而要从文意脉络来理解之。
田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