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楠楠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貌
  • 1篇典型流域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日照时数
  • 1篇数值模拟
  • 1篇突变
  • 1篇突变特征
  • 1篇侵蚀地
  • 1篇侵蚀地貌
  • 1篇秦岭南北
  • 1篇流域
  • 1篇黄河中游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2篇程楠楠
  • 1篇梁宁霞
  • 1篇穆兴民
  • 1篇张庆乐
  • 1篇王飞
  • 1篇周杰
  • 1篇蒋冲
  • 1篇朱明勇
  • 1篇何洪鸣
  • 1篇刘晓磊
  • 1篇刘思杰

传媒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秦岭南北日照时数时空变化及突变特征被引量:10
2013年
根据秦岭南北47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月数据,采用样条曲线插值法(Spline)、气候倾向率、Pettitt突变点检测、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该区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38.7 h,空间分布呈东北向西南递减格局,按各分区日照长短排序为秦岭以北>秦岭南坡>汉水流域>巴巫谷地。四季日照时数分布特征与年尺度上的结论基本一致,4个季节按其大小排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四季均以秦岭以北的日照时数最大。(2)近52 a各区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较为一致,绝大部分站点呈下降趋势。下降的站点占本区站点总数的比例排序为巴巫谷地>汉水流域>秦岭以北>秦岭南坡,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相对于秦岭以北日照下降更明显。春季47%的站点呈上升趋势,显著上升的站点集中于中部地区;夏季98%的站点呈显著下降趋势;秋季和冬季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3)年尺度、春季和夏季突变年份集中于1978-1981年间,秋季的突变特征不甚明显,突变年份和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性可言,冬季日照时数突变年份同步性和一致性较差。(4)绝大部分站点日照时数与风速、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与最低气温关系不明显。
蒋冲刘晓磊程楠楠梁宁霞王飞刘思杰穆兴民
关键词:秦岭南北日照时数影响因素
黄河中游典型流域侵蚀地貌特征演化数值模拟
研究黄河中游典型流域不同时期侵蚀地貌形态的演变,不仅能加强对流域侵蚀地貌形态演化的阶段性、周期性特征及其过程的认识,也为未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黄河中游地貌演变与侵蚀过程密切关联,地质历史时期以来黄河中游地区的...
何洪鸣周杰程楠楠张庆乐朱明勇逯亚杰吴向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