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波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蝙蝠
  • 4篇回声定位
  • 4篇回声定位声波
  • 3篇菊头蝠
  • 3篇菲菊头蝠
  • 2篇叫声
  • 1篇大足鼠
  • 1篇大足鼠耳蝠
  • 1篇性别识别
  • 1篇雄性
  • 1篇翼手目
  • 1篇月变化
  • 1篇噪声
  • 1篇生态位
  • 1篇适应性进化
  • 1篇鼠耳蝠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进化
  • 1篇激进

机构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罗波
  • 5篇冯江
  • 1篇金龙如
  • 1篇江廷磊
  • 1篇王静
  • 1篇卢冠军
  • 1篇孙克萍
  • 1篇罗金红
  • 1篇罗丽

传媒

  • 2篇兽类学报
  • 2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第九届全国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降雨噪声对菲菊头蝠出飞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降雨噪声属于常见的自然噪声,由雨滴撞击物体表面产生。目前,有关降雨噪声对动物的潜在影响被普遍忽视。回声定位蝙蝠主要利用声信号在黑暗环境导航空间、探测猎物及社群交流,是开展降雨噪声影响研究的理想类群。本研究选择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作为研究对象,检验降雨噪声是否影响蝙蝠出飞行为。我们在集群栖息地外,播放强降雨噪声、空白对照和种内回声定位声波,开展野外回放实验。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其事后检验,评价菲菊头蝠对不同回放刺激的反应差异。研究发现,相比空白对照,强降雨噪声导致菲菊头蝠的通勤数量百分比平均降低2.82倍,回声定位脉冲数量平均减少4.86倍,集群出飞时间延长3.75 min。相比空白对照,同种回声定位声波对菲菊头蝠出飞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果证实强降雨噪声抑制菲菊头蝠的出飞行为。本研究表明,降雨引起的噪声干扰可能是导致蝙蝠躲避降雨的重要因素,为野生蝙蝠物种保育与管理提供启示。
吴秀罗波罗波高会敏邓迎春王静王静
关键词:蝙蝠降雨噪声回声定位声波
湖南省蝙蝠新纪录——大足鼠耳蝠被引量:4
2011年
于湖南省永州市铜岩洞采集到14只蝙蝠,经鉴定为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为湖南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报道了该物种体型和头骨特征,并与浙江和安徽样本进行比较。大足鼠耳蝠发出典型的下扫调频声波,其低峰频、短时程的声波特征以及强壮的后足和锋利的爪等形态特征与其在水面"拖网式(trawling)"捕食鱼类的捕食行为密切相关。
罗丽卢冠军罗金红孙克萍江廷磊罗波冯江
关键词:大足鼠耳蝠回声定位声波
果树蹄蝠幼蝠能够依据母蝠叫声进行亲代识别?
母婴识别在动物的亲代抚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适应性进化的结果,使得亲代往往能够有效识别子代,以提高子代的存活率,减少亲代生殖能耗。在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受选择压力影响,母婴间往往存在双向识别。但在翼手目动物的已有研究中...
杨四六乐新科谢丽芬罗波金龙如冯江
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的性二态有利于性别识别被引量:2
2019年
许多动物的叫声频率呈现性二态现象。蝙蝠夜间活动,主要利用声音信号导航空间、追踪猎物、传递交流信息。本研究选择成体菲菊头蝠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回声定位声波频率性二态是否有利于性别识别。研究发现,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频率参数具有显著性别差异。播放白噪音、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雌性回声定位声波期间,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减。播放白噪音、雌性回声定位声波及雄性回声定位声波后,实验个体的反应叫声数量依次递增。白噪音诱导反应叫声强度高于回声定位声波诱导反应叫声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菲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的频率参数编码发声者性别信息,有利于种群内部的性别识别。本研究暗示,回声定位声波可能在蝙蝠配偶选择中扮演一定作用。
庞育兰罗波罗波吴秀冯江
关键词:菊头蝠回声定位声波
蝙蝠回声定位声波与激进叫声的进化机制研究
动物声信号介导资源竞争、配偶选择及抗捕食防御等系列生活史事件,是维持动物社群稳定与群落平衡的重要信息载体。发声动物为何进化出多样声信号,是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热门主题,是阐明动物表型响应环境适应性进化关键所在,亦为解密物种...
罗波
关键词: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生态位适应性进化
文献传递
雄性菲菊头蝠夏季集群大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021年
本研究以栖息于废弃防空洞的雄性菲菊头蝠(Rhinolophus pusillus)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夏季集群大小变化及其潜在影响因素。应用红外热成像仪监测菲菊头蝠在6月到8月期间的集群大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检验菲菊头蝠集群大小的月变化及其与洞内微气候的关系。研究发现,菲菊头蝠集群大小从6月至8月逐渐递增。集群大小变异系数6月高于7月和8月。菲菊头蝠集群大小与洞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表明,洞内微气候影响菲菊头蝠集群大小。这为野生蝙蝠栖息地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邹文玉徐榕王桢王维维高会敏罗波罗波梁海英冯江
关键词:蝙蝠栖息地集群大小月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