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玥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电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生理
  • 3篇血流
  • 3篇血流速度
  • 3篇神经电
  • 3篇神经电生理
  • 3篇脑血
  • 3篇脑血流
  • 3篇脑血流速
  • 3篇脑血流速度
  • 2篇电刺激
  • 2篇意识障碍患者
  • 2篇脑损伤
  • 2篇脑损伤后
  • 1篇正中神经
  • 1篇正中神经电刺...
  • 1篇神经电刺激
  • 1篇重复经颅磁刺...
  • 1篇小脑
  • 1篇小脑顶核
  • 1篇小脑顶核电刺...

机构

  • 3篇北京电力医院

作者

  • 3篇陈滟
  • 3篇谢瑛
  • 3篇蒋燕
  • 3篇胡玥
  • 2篇尤欣
  • 1篇何院娟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以探索其可能的促苏醒作用。方法:将30例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均给予常规促醒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同时行经颅多普勒脑血管超声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行GCS意识障碍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50 d后治疗组脑电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电图慢波减少,出现α节律或α节律增多,波幅增高。治疗后两组脑血流速度及脑干听诱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0 d后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能改善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脑电活动,对意识障碍患者可能有促苏醒作用。
谢瑛蒋燕胡玥陈滟尤欣
关键词:脑血流速度神经电生理
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损伤后昏迷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以探索其可能的促醒机制。方法:将30例脑损伤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均给予常规促苏醒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行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同时行经颅多普勒脑血管超声检测患者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后行GCS昏迷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为(93.50±9.67)与(37.15±5.36)cm/s,较对照组明显加快(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电图慢波减少,出现α节律,脑干听诱发提示Ⅰ~Ⅴ、Ⅲ~Ⅴ波间潜伏期差缩短,Ⅲ、Ⅴ波波幅增高。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GCS评分平均提高4.38分,对照组平均提高2.0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中神经电刺激能提高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脑血流速度,改善脑电活动,对昏迷患者有较好的促醒作用。
谢瑛尤欣陈滟蒋燕胡玥
关键词:正中神经电刺激脑血流速度神经电生理昏迷脑损伤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正>【研究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以探索其可能的促苏醒机制。【对象与方法】30例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
谢瑛何院娟陈滟蒋燕胡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