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伟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1岁以下婴儿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年龄组KD尤其是不完全KD患儿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KD患儿300例,将1岁以下KD患儿(A组)64例与同期诊治的1岁以上的KD患儿(B组)236例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性别差异、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物理检查结果、不完全型KD比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KD比例、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结果 A组患儿与B组比较,KD急性期卡疤红斑显著增多,颈淋巴结肿大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PLT)、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升高,血沉(ESR)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KD和冠状动脉瘤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岁以内婴儿KD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累及冠状动脉,故应重视急性期观察卡疤红斑,监测PLT、ESR、LDH等指标,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利于对1岁龄以下小婴儿KD的早期诊断。
- 蒋伟明
- 关键词:婴儿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
- 血清PCT、NLR联合血小板指数对新生儿脓毒症休克的预测作用及临床意义
- 2023年
- 分析新生儿脓毒症休克病原学特征及血清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指数(PLT、MPV、PDW)指标对新生儿脓毒症休克的早期预测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脓毒症休克的临床资料,以一般感染者为对照,在新生儿被诊断后的第1天测其体内的PCT、NLR、PLT、NLR、MPV、PDW等指标值。结果 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脓毒症休克组患儿的PLT水平显著下降,患儿体内的PCT、NLR、MPV、PDW等显著增高(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 曲线分析上述因子对新生儿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PLT、MPV、PCT、NLR诊断新生儿脓毒症休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736、0.785、0.837、0.802,四种指标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为 0.846。 结论 PCT、NLR、PLT、MPV的联合检测可提高新生儿脓毒症休克的预测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 芦伟蒋伟明
- 关键词:新生儿脓毒症休克NLR血小板指数
- 一种多端口便携式、应急式呼吸机
- 一种多端口便携式、应急式呼吸机,包括氧气发生机,还包括多根输氧管和多个面罩,各根输氧管一端均连通氧气发生机,各根输氧管另外一端与各面罩相连,在输氧管上安装有单向阀和流量开关,在单向阀与面罩之间设有湿润部分,所述湿润部分包...
- 刘孝桥涂睿熊安秀蔡正维芦伟肖晗蒋伟明
- 文献传递
- 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20例儿童肺吸虫病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肺吸虫病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可能。方法回顾2005年2月—2015年2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确诊的20例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肺吸虫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诊疗情况。结果 20例患儿中14例有明确生食溪蟹或疫水接触史,3例有吃蛄史,3例原因不明。以发热、咳嗽为最常见症状,分别占70%及85%,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多浆膜腔积液及皮下结节偶见。20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数及百分比均升高(最高达70%),肺吸虫血清抗体均阳性,胸片或胸部CT均提示胸腔积液。结论儿童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应详细询问不洁饮食及疫水接触史,结合临床表现、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及相应治疗。
- 蒋伟明
- 关键词:胸腔积液
- 基于微信平台混合式教学法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儿科是临床医学学科中实践性强、疾病病种多、专业知识面广的一门学科。该专业对临床医学生的要求较高,既要求掌握儿科各病种的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病患实践中去。传统的讲授教学法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且往往学生在临床实践后仍无法掌握儿科各病种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因此,探索新的临床实践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混合式教学法既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临床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结合现有的成熟微信网络平台,构建一个可随时供临床医学生进行公开讨论的平台,以期激发学生参与临床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儿科临床实践的教学效果。
- 蒋伟明芦伟陈春宝张璇
- 关键词:儿科教学医学基础知识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确诊为GBS的患儿分成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作为主要治疗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30μg.d-1,疗程1月。治疗前后两组进行临床疗效、Hughes肢体运动功能评价、预后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Hughes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对改善症状和预后、提高疗效有显著作用。
- 蒋伟明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儿童神经生长因子疗效
- 血清IL-33、IL-27在新生儿脓毒症的水平及意义
- 2023年
- 观察血清白介素-33(IL-33)、白介素-27(IL-27)在新生儿脓毒症的水平表达,探讨IL-33、IL-27对新生儿脓毒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脓毒症新生儿,其中一般脓毒症组40例,脓毒休克组20例,另选取同期于新生儿科住院非感染患儿20例为对照组。记录三组新生儿一般信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指标。收集各组新生儿血液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33、IL-27的水平。比较脓毒症不同感染程度新生儿IL-33和IL-27的水平,分析IL-33和IL-27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治疗前后新生儿脓毒症患儿IL-33、IL-27水平差异。结果 (1)脓毒休克组新生儿患儿体内IL-33水平显著高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一般脓毒症组新生儿患儿IL-33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对照组 (P<0.05);相反,脓毒休克组新生儿患儿IL-27水平显著低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一般脓毒症组新生儿患儿的IL-2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2)三组新生儿血清IL-33水平与IL-27水平呈负相关(r=-0.40、P<0.05);(3) 经治疗干预后,脓毒症新生儿患儿体内IL-33显著降低,IL-27则呈现升高现象(P<0.05)。结论 细胞因子IL-33和IL-27在新生儿脓毒症的发展和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 。
- 芦伟蒋伟明
- 关键词:新生儿脓毒症白介素-33细胞因子
-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探究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1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实习的100名医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和试验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各50名,比较两种方法的应用情况。结果 两组儿科临床医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总成绩均较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课堂积极性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调动儿科临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合作、临床实践能力和儿科教学质量。
- 蒋伟明芦伟黄懿娟杨先涛涂曼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儿科学问卷调查
- 儿童CM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儿童CM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CMV组)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转归,并与同期46例确诊EB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例患儿(CMV组)首诊准确14例,首诊准确率为43.7%,其中18例首诊为其他疾病。CMV组患儿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的临床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电图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肝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确诊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后痊愈。结论CM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症临床表现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似,易累及系统损害,在临床上应尽早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检查以及外周血象、肝功能、心肌酶谱等实验室检查,防止误诊,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 蒋伟明王敏熊安秀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 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在1916年由Guillian和Barre两位学者首次报道并命名。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疾病,损害周围神经和神经根脱髓鞘病变,严重者可出现继发性轴突变性。GBS发病率因各地区不同而异,大致为(0.6~1.9)/10万[1]。本文着重阐述了儿童G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 蒋伟明王敏芦伟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