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褚玉良

作品数:2 被引量:50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篇合金
  • 1篇氮化
  • 1篇氮化合物
  • 1篇氮化物
  • 1篇氧化膜
  • 1篇原子探针
  • 1篇三维原子探针
  • 1篇碳氮化物
  • 1篇中碳
  • 1篇锆-4合金
  • 1篇微合金
  • 1篇微合金钢
  • 1篇显微组织
  • 1篇化合物
  • 1篇化物
  • 1篇高压釜
  • 1篇合金钢
  • 1篇钒微合金钢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 2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攀枝花钢铁集...

作者

  • 2篇刘文庆
  • 2篇周邦新
  • 2篇褚玉良
  • 1篇方淑芳
  • 1篇王泽民
  • 1篇姚美意
  • 1篇李聪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核动力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锆-4合金在高压釜中腐蚀时氧化膜显微组织的演化被引量:50
2005年
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扫描探针显微镜研究了锆-4样品在高压釜中(360℃/18.6MPa去离子水)腐蚀后氧化膜的断口形貌、氧化膜不同深度处的显微组织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氧化膜生成时形成的压应力,使晶体中产生了许多缺陷,稳定了一些亚稳相,在氧化膜底层中有单斜、四方、立方晶体结构甚至非晶相存在;在氧化膜的中间层及表面层中,空位和间隙原子等缺陷发生扩散、湮没和凝聚,内应力发生弛豫,亚稳相转变成稳定的单斜结构;空位被晶界吸收形成了纳米尺寸的孔洞簇,弱化了晶粒间的结合力,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晶粒逐渐成为球形;孔洞簇的形成并发展成裂纹,使氧化膜失去了原有良好的保护性,导致腐蚀转折,这是氧化膜的显微组织在腐蚀过程中发生演化后的必然结果。
周邦新李强姚美意刘文庆褚玉良
关键词:锆-4合金氧化膜显微组织
铌-钒微合金钢中碳氮化合物的析出特点
2008年
用三维原子探针分析了Nb-V微合金钢中析出相的特征,发现不同大小的析出团簇成分有较大的差异。结果表明:碳原子首先在位错等缺陷处偏聚,然后钒和铌原子依次向碳原子偏聚处聚集,先后形成V-C和V-Nb-C原子团簇,进而发展成(Nb,V)C复合相,并随着其进一步长大,成分出现不均匀。当合金中存在氮元素时,也会形成(Nb,V)(N,C)复合相。
刘文庆褚玉良王泽民李聪方淑芳周邦新
关键词:微合金钢碳氮化物三维原子探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