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英韬
- 作品数:5 被引量:179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被引量:53
- 2006年
- 对北京市2003—09~2004-07的10个月空气中的TSP样品进行了连续采样,周期为1次/周.分析了15种3~7环的PAHs,其中以4~5环为主.∑PAHs浓度及BaP的最大值分别达到705ng/m^3和52ng/m^3;春夏秋冬4季∑PAH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6ng/m^3,16ng/m^3,52ng/m^3,268ng/m^3;BaP的4季平均浓度分别为2.8ng/m^3,0.23ng/m^3,3.3ng/m^3,16ng/m^3;采暖期∑PAHs平均浓度为非采暖期的9.5倍.在所分析的3种气象条件中,降水能够明显降低PAHs的浓度;非采暖期的PAHs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采暖期的浓度与温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采暖期风速水平的增加会导致PAHs浓度的下降,而非采暖期不同环数的PAHs和风速水平的关系各异,3环的PAHs浓度随风速水平增加而增加,4、5环的PAHs浓度变化不大,6、7环PAHs随风速水平的增加而浓度下降.
- 张迪瀚马永亮贺克斌段凤魁贾英韬奥田知明田中茂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气象条件
- 北京及周边地区夏季大气颗粒物区域污染特征被引量:28
- 2009年
- 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共同影响着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2007年8月在北京清华大学、密云水库、河北任丘和内蒙古商都采集颗粒物样品并获得了PM2.5质量浓度和TSP中22种无机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4个观测点PM2.5质量浓度高低顺序为任丘>清华>密云>商都.二次污染元素S和一次污染元素Zn、Pb、Cu、As、Sb、Ni、Cd、In、Se在任丘的PM中含量最高,表明该观测点受人为源影响最为显著,其较弱的日变化幅度表明高浓度PM主要由本地源贡献;商都地区污染元素浓度随时间变化波动最为剧烈,受气象条件导致的传输影响较大;清华和密云的S、Pb、Cd、In、As、Zn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0,其来源具有一定相似性;在锯齿型污染过程的开始和结束,密云各元素浓度值达到和区域背景点商都观测期间最低值相近的水平,表明密云可以表征西北洁净空气的区域特征;PM峰值阶段,整个地区高浓度硫酸盐的均匀分布(约10μg/m3)证实了锯齿型区域污染的二次性本质.结合元素富集因子的不同分布特征讨论了各地区PM的可能来源及相互影响.
- 赵晴贺克斌马永亮贾英韬程远刘辉王斯文
- 关键词:颗粒物
- 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本质被引量:88
- 2009年
- 颗粒物是北京的首要大气污染物,2006年PM10年均浓度超标60%以上.本研究基于颗粒物质量浓度在线监测和逐日TSP的采样分析,结合地面天气形势,论述了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特征.首先,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过程的形成由以冷锋过境为明显标志的周期性的天气系统决定,天气系统的活动尺度决定了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其次,从PM2.5/PM10和Pb/Al比值的变化判别出颗粒物污染过程中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升高,细颗粒物呈现富集趋势;细颗粒物的富集由粗颗粒物的去除和超细颗粒物的生成(核化过程)、以及二次颗粒物的生成所致;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老化以及化学组成(Pb/Al)的大幅度变化共同表明了北京大气颗粒物来源的区域性本质.
- 贺克斌贾英韬马永亮雷宇赵晴TANAKA ShigeruOKUDA Tomoaki
-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气象
- 多通道PM_(2.5)化学物种采样器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利用自行开发的设计计算软件,完成了PM2.5切割器特性尺寸的精确设计及其切割性能对喷嘴尺寸、采样流量和环境因素的敏感性分析.铝质切割器的切割粒径为2.42μm,捕集的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理想采样器"相差8.1%;采样系统的气密性良好,1min内压力下降小于0.005MPa;累积采样流量偏差小于±5%.实验室验证、与美国同类商业化采样器的平行采样对比以及在三个城市的现场运行均表明,研制的多通道PM2.5采样器的性能满足一次采样供质量浓度、化学物种及单颗粒特征等分析的实际应用需要.
- 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时宗波贾英韬陈旭查良镇范朝马越超
- 关键词:PM2.5
- 北京清华园采暖前与采暖期PM_(10)中含碳组分的理化特征被引量:9
- 2006年
- 采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Series5400大气颗粒物碳质组分监测仪对清华园PM10中的碳质组分进行了连续在线监测(2002年9月-11月)。结合PM2.5中碳质组分浓度、PM10的浓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碳质组分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清华园大气PM10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4.07~65.81μg/m^3、0.96~26.14μg/m^3之间变化,平均值分别为20.8±12.1和7.0±5.1μg/m^3。OC在总碳(TC)中占有很大比例,OC/TC平均值为75.84%;TC在PM10中的含量平均为25.0%。本文对9—10月份(秋季)和11月份(初冬)OC、EC的相关性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C、EC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月份和10月份相关性系数(R^2)为0.83;11月份为0.90。二次生成的OC(OCsec)浓度估算结果表明,9、10月份OCsec在OC中的比例(60.7%)比11月份(38.5%)大。碳质组分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中,PM10中的OC有70.3%存在于细颗粒物PM2.5中,TC则有58.6%存在于PM2.5中。
- 贾英韬贺克斌马永亮杨复沫段凤魁雷宇S.TanakaT.Okuda
- 关键词:有机碳元素碳气象条件PM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