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宇阳

作品数:2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刺激
  • 1篇多通道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运动诱发电位
  • 1篇上肢
  • 1篇上肢运动
  • 1篇皮质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潜伏期
  • 1篇重复经颅磁刺...
  • 1篇卒中
  • 1篇下肢
  • 1篇下肢功能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梗死患者
  • 1篇脑卒中
  • 1篇脑卒中偏瘫
  • 1篇脑卒中偏瘫患...

机构

  • 2篇青岛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赵宇阳
  • 1篇王强
  • 1篇李江
  • 1篇王欣欣
  • 1篇杨传美
  • 1篇孟祥民
  • 1篇邓钰
  • 1篇陈曦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入组条件完成研究的4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频刺激组(14例)、假rTMS组(14例)和高频刺激组(1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低频刺激组则在非受累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进行1Hz的rTMS治疗;高频刺激组及假rTMS组则在患侧M1区给予10Hz的rTMS治疗;所有患者接受2周治疗,每周5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患侧上肢Fugl-Meyer评分(FMA)、患侧上肢MAS量表,将各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治疗前,3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神经电生理学变化:治疗2周后,3组患者的MEP皮质潜伏期、CMCT均较组内治疗前缩短(P<0.05);1Hz组和10Hz组较前明显缩短且优于假r TMS组(P<0.05);1Hz组和10Hz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上肢功能改善:治疗2周后,3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1Hz组和10Hz组与假rTMS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1Hz组和10Hz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3组患者患侧上肢MAS量表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组患者治疗后M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频及低频rTMS治疗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且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孟祥民赵宇阳杨传美陈曦李江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 观察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刺激A组和电刺激B组,每组10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电刺激A组每日进行15 min常规康复治疗和15 min多通道FES治疗,共计30 min,每日1次;电刺激B组在电刺激A组基础上,增加FES治疗时间至30 min,每日1次。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下肢部分、起立-行走测试(TUGT)、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试(10 mMW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TUGT、10 mMWS、FMA、FAC、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TUGT、10 mMWS、FMA、FAC、BI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电刺激A组和电刺激B组TUGT、10 mMWS、FMA、FAC、BI较为优异(P〈0.05),且电刺激B组TUGT[(18.01±6.16)s]、10 mMWS[(0.83±0.14)m/s]、FMA[(24.57±2.59)分]、FAC[(4.37±0.43)级]、BI[(71.50±9.14)分]优于电刺激A组(P〈0.05)。 结论 增加多通道FES治疗时间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王欣欣王强吴玉斌赵宇阳邓钰孙丹乔杜新新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