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少敏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人口
  • 1篇动力机制
  • 1篇人口空间
  • 1篇人口空间分布
  • 1篇人口密度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协调度
  • 1篇密度等级
  • 1篇经济增长
  • 1篇空间自相关
  • 1篇ESDA
  • 1篇GIS
  • 1篇产业区

机构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赵少敏
  • 2篇李武斌
  • 1篇李淼
  • 1篇杨锋
  • 1篇贾茗芮

传媒

  • 1篇兰州商学院学...
  • 1篇河南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ESDA与GIS的西安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异规律研究
2015年
本文基于西安市各区县2000—2013年的人口数据,将空间统计分析同GIS相结合,探讨2000—2013年西安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1)西安市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其中流动人口增长是主要因素;(2)西安市各区县人口增长速度不尽相同,呈现出中心"弱化"、郊区"增强"和边缘县"不振"的变化态势;(3)西安市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且集聚作用仍在不断增强。因此,建议:(1)优化人口与经济结构,增强城市CBD人口与经济集聚能力;(2)远郊三区和边缘四县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
杨锋李武斌贾茗芮赵少敏
关键词:人口空间分布人口密度空间自相关
海东市人口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的时空动态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借助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2007—2013年海东市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动态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并验证人口重心曲线研究方法在较小空间尺度上应用的适宜性.研究认为:1海东市人口分布的集聚核心区和中度集聚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3.1%,土地面积占海东市总面积的21.8%,主要位于西北-东南方向地势较为平坦的条带上.相对稀疏区人口占总人口的12.9%,土地面积却占到43.6%,主要位于西南部和东北部的山地和高原地区,表明海东市人口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显著的不均衡性和集聚特征.22007—2013年,海东市人口分布的空间演变表现为相对稀疏区乡镇个数的不断减少,集聚核心区乡镇个数增加缓慢,中度集聚区乡镇个数明显增加并成为人口集聚的主要区域.3自然地理条件塑造了海东市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经济区位、城镇化发展和政策因素强化了人口的空间集聚.4人口重心曲线研究方法适用于乡镇小尺度地区,等级划分越细,呈现的人口分布规律和空间变化特征越微观、局部性越明显,而适当进行等级聚类有助于减少破碎程度,突出整体空间集聚特征.
赵少敏
关键词:动力机制
海东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针对海东市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空间的矛盾,确定了反映海东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并基于熵值法在求得权重的基础上构建了协调度的评价模型,对海东市的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海东市的土地利用水平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协调等级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中度失调发展到土地利用水平滞后型勉强协调。协调发展度虽有所上升,但是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加强土地管理、优化土地结构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现海东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陈荣玉赵少敏
关键词:土地利用协调度
鄂榆模式:经济增长产业区性质与外部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近10年来,鄂榆地区经济激进式增长,形成了独特的"鄂榆模式",已经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为此,运用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新产业区理论,从鄂榆地区的发展条件入手,总结了"鄂榆模式"的经济性质及基本特征,指出了"鄂榆模式"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启迪作用。
李武斌李淼赵少敏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