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慧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软骨
  • 8篇BMSCS
  • 7篇干细胞
  • 6篇PRF
  • 6篇成软骨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腋臭
  • 3篇分化
  • 2篇蛋白
  • 2篇血小板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软骨形成
  • 2篇双膜
  • 2篇切口
  • 2篇微波
  • 2篇吸刮
  • 2篇吸刮术

机构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6篇陈慧
  • 8篇陈永进
  • 8篇李轶杰
  • 6篇程百祥
  • 6篇杜静
  • 5篇赵涛
  • 4篇郭伟楠
  • 3篇李冰
  • 2篇赵寅华
  • 2篇王刚
  • 2篇马翠玲
  • 2篇黄锦梅
  • 2篇赵萤
  • 1篇李春英
  • 1篇刘玲
  • 1篇王忠山
  • 1篇刘岩正
  • 1篇刘鹏
  • 1篇石磊
  • 1篇郝军峰

传媒

  • 5篇牙体牙髓牙周...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第十届全国生...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压力调控BMSCs/PRF双膜复合体修复髁突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双膜结构的基质复合体以构建优化的关节软骨再生微环境。筛选对BMSCs/PRF双膜结构适宜的压力刺激条件,并将压力微环境预调的BMSCs/PRF双膜结构用于动物髁突软骨缺损区移植,为关节软骨再生的生物力学调控提供直接实验依据。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兔BMSCs并诱导成膜。取兔耳廓中动脉动脉血提取PRF,并与细胞膜片复合。采用液压加载系统对BMSCs/PRF双膜结构分别给予90 KPa、120 KPa、150 KPa静压每天加载1 h或6 h,实验2、4、6 d时取材。实时定量PCR检测BMSCs成软骨相关基因Sox-9,
张旻赵寅华陈慧李轶杰黄锦梅
关键词:复合体密度梯度离心成软骨双膜
压力对两种成体干细胞与PRF复合后成软骨能力影响的比较研究
<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干细胞(ADSCs)两种成体干细胞因均具有成骨、成软骨等多向分化潜能且来源广泛、体外扩增能力强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研究,但两种干细胞之间在相同的培养环境下成软骨能力...
李轶杰陈慧杜静程百祥张旻陈永进
文献传递
压力调控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干细胞成软骨能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压力调控对BMSCs和ADSCs两种干细胞在PRF复合生长因子支持下体外成软骨效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同一个体兔的BMSCs和ADSCs,经鉴定后诱导形成细胞膜片,分别与其同体PRF膜复合制成BMSCs/PRF、ADSCs/PRF双膜复合体。然后分别取其单膜和双膜,并各分为2组(压力刺激组和对照组),各压力刺激组置于细胞加载装置中施加以120 KPa静压力刺激,每天1 h;对照组常规培养。培养后2、4、6 d各取一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增殖基因PCNA mRNA、以及成软骨相关基因Sox-9、Aggrecan、Col-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单膜还是双膜复合体,压力刺激均可明显上调BMSCs的细胞增殖基因以及各成软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而对ADSCs各基因的表达均无明显作用(P>0.05)。BMSCs各组与ADSCs各组的两两相比,除单膜对照组两者各基因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的PCNA、Sox-9、Aggrecan及Col-ⅡmRNA表达水平均为BMSCs明显高于ADSCs(P<0.05)。结论:压力对BMSCs的促增殖、促成软骨效应明显强于ADSCs。
田义赵萤陈慧杜静陈永进张旻
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治疗237例面部年轻化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在精细溶脂、面部年轻化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采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治疗患者237例,其中女212例、男15例,年龄29~56岁,平均38.13岁。术前根据患者脸型、皮肤松弛度、脂肪堆积情况,常规B超测量脂肪厚度,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制定手术方案。标记溶脂范围、锯齿线走向及穿刺点位置、调节治疗参数;麻醉下放入FaceTite手具,匀速缓慢移动并以定点盖章的方式治疗,监测治疗区域皮肤的温度及肿胀。溶脂完成后即刻冰敷、植入套管针、引入锯齿线行线性提拉术,术后佩戴颈颌套。结果23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期2~7 d。168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其中8例术后2个月留有皮下硬结,后逐渐消失;5例头皮穿刺点发生毛囊炎,外用抗生素后恢复。160例患者面部松弛下垂、脂肪堆积、脸型、眼袋、皱纹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面部年轻化效果明显,7例患者自述效果不明显,1例患者自述下颌溶脂术后皮肤松弛下垂较前加重。4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行自体脂肪移植、肉毒素注射、热拉提、E光、水光注射等治疗,未纳入疗效评价;21例患者失访。结论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为面部年轻化的有效手段,能够避免使用单一术式的缺点,在精细溶脂、面部年轻化方面效果明显。术后应注意控制和避免水肿,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赵涛郭伟楠陈慧马翠玲王刚李春英
关键词:面部面部年轻化脂肪堆积
微波和黄金微针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微波和黄金微针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不同程度的腋臭患者116例,分别用miraDry微波仪(56例)和黄金微针(60例)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经12个月随访,微波组有效率为94.64%(53例),复发率为5.36%(3例);黄金微针组有效率为93.33%(56例),复发率为6.67%(4例),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67)。但是,微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黄金微针组为6.67%(2例皮肤烫伤和2例瘢痕形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49)。结论黄金微针与微波治疗腋臭临床疗效相当,但微波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陈慧郭伟楠李冰赵涛
关键词:臭汗症微波
脂肪干细胞应用于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由创伤、感染、自身免疫、肿瘤等因素引起的各种关节表面疾患以及儿童骨骺生长板的创伤﹑早闭﹑坏死等,都容易导致软骨病损[1]。由于软骨本身无血管和较低的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其一旦损伤,自我修复的能力极其有限[2]。有研究表明,直径小于3mm的缺损可获得部分或全部的修复,但修复产生的纤维软骨会逐渐退化,且会使周围正常软骨恶化坏死[3],因此如何治疗软骨缺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陈慧陈永进张旻
关键词:软骨缺损修复脂肪干细胞自身免疫关节表面
压力调控BMSCs/PRF双膜复合体修复髁突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正>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双膜结构的基质复合体以构建优化的关节软骨再生微环境。筛选对BMSCs/PRF双膜结构适宜的压力刺激条件,并将压力微环境预调的BMSCs/PRF双膜结...
张旻赵寅华陈慧李轶杰黄锦梅
文献传递
压力对BMSCs/PRF双膜结构成软骨能力影响的研究
<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因其良好的多向分化潜能已被广泛应用于骨软骨再生研究,但其所生成软骨质与量的提高一直是组织工程领域不断探索的课题。干细胞膜片技术为体外培养干细胞提供复层生长、基质支持的仿生微环境;富血小...
陈慧李轶杰杜静程百祥张旻陈永进
文献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异位成软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复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在软骨微环境下异位成软骨的可行性。方法:取3~4月龄雄性新西兰兔骨髓,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来源鉴定后,取第3代细胞诱导培养形成细胞膜片;抽取同一只兔动脉血制备PRF后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复合。取4周龄BALB/C裸鼠30只,随机分组;实验组(n=15)于背部两侧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兔耳软骨碎块的双膜结构复合物;对照组(n=15)背部两侧仅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与兔耳软骨碎块的单膜结构复合物。分别于植入后2、4、8周取材,HE、甲苯胺蓝染色,用IPP 6.0软件对图片进行着色强度分析。所得结果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HE染色显示,实验组2、4、8周均可见软骨细胞生成,对照组仅8周时有少量软骨细胞生成。IPP分析显示,实验组2、4、8周甲苯胺蓝着色强度呈逐渐增加趋势,各时间点间OD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各时间点OD值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RF复合的双膜结构在软骨微环境中具成软骨能力。
李轶杰陈慧刘鹏张旻陈永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软骨分化裸鼠
压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膜片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双膜结构中BMSCs成软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压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复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BMSCs/PRF)双膜结构中BMSCs的成软骨能力。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表面标记分子检测及成骨、成脂能力鉴定后,制备细胞膜片。将取自同一个体的兔耳廓动脉全血通过离心获得PRF,将PRF压制成膜后与BMSCs细胞膜片复合并进行混合培养。培养2 d后按不同力值将复合膜随机分为0 kPa(对照)、90、120、150 kPa 4大组;每一大组再分为刺激1 h/d、6 h/d两组,然后置于加载装置中按分组分别施以不同静态压力。分别于加载第2、4、6天终止培养、取材;Real-time PCR法检测PCNA、SOX-9、Aggrecan、COL-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实验所设定的各组压力刺激条件均可对双膜结构中的BMSCs产生显著的促增殖效应,其中以120 kPa/1 h持续4 d的压力条件下PCNA基因表达水平最高。2 d压力刺激明显上调Aggrecan水平,而对SOX-9与COL-Ⅱ的表达无显著作用;4 d压力刺激可同时促进Aggrecan、SOX-9及COL-Ⅱ mRNA的表达,其中以120 kPa/1 h/4 d的压力条件下的成软骨基因表达水平最高;6 d压力刺激下仅在90、120 kPa加压1 h时表现出对COL-Ⅱ mRNA的促进作用。结论:适当的压力刺激可明显促进BMSCs/PRF双膜结构中BMSCs的增殖与软骨向分化能力。
陈慧李轶杰程百祥杜静张旻陈永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软骨形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