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加强型
  • 2篇盖板
  • 2篇钢框
  • 2篇钢框架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动力
  • 1篇弹塑性动力时...
  • 1篇地震
  • 1篇动力时程
  • 1篇动力时程分析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建模
  • 1篇振动台
  • 1篇振动台试验
  • 1篇振动台试验模...
  • 1篇时程
  • 1篇时程分析
  • 1篇试验及数值分...
  • 1篇塑性铰
  • 1篇位移角

机构

  • 4篇常州工学院
  • 4篇青岛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王燕
  • 4篇厉见芬
  • 4篇陈晓
  • 1篇冯宁宁

传媒

  • 1篇工业建筑
  • 1篇钢结构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延性钢框架结构地震模拟试验及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3
2016年
延性钢框架结构在地震高烈度区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全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节点形式的延性钢框架在地震模拟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地震模拟试验模型的选择及相似率应用、数值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多精度计算模型的应用等内容,为此类新型延性钢框架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及设计方法制定提供参考,同时促进其在我国钢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厉见芬彭铁红王燕陈晓
腋板加强型节点钢框架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研究腋板加强型节点钢框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分别建立1∶2缩尺比例的腋板加强型节点空间钢框架(SHF)与普通节点空间钢框架(NSF)的ANSYS模型,通过加载罕遇地震波,分析两种节点类型框架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层间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反应加速度和柱底剪力.研究结果表明:腋板加强型节点框架具有明显的梁铰破坏机制,能显著地将梁端塑性铰外移到远离梁柱节点焊缝部位的梁上;腋板加强型节点框架最大层间位移角均小于普通节点框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结构水平位移,避免结构出现较大变形;腋板加强型节点可以减少框架柱底剪力,结构在强震作用下柱脚剪切破坏程度有所降低.
陈晓王燕厉见芬
关键词: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钢框架层间位移角
盖板加强型新型延性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等效设计
2020年
新型延性钢框架因其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高烈度区应用优势明显,文章介绍缩尺比例为1∶2的考虑楼板效应的盖板加强型新型延性钢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等效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原型与模型的相似率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地震波的缩放、欠人工质量模型的设计、模型与振动台的连接支座设计、动静态测试分析系统的应用等,以促进此类延性钢框架的设计理论发展与工程应用。
厉见芬王燕冯宁宁陈晓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模型
考虑楼板效应的盖板加强型延性节点钢框架节点区震损与应变发展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对考虑楼板效应的盖板加强型延性节点钢框架(CPF)和普通节点钢框架(NSF)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有限元三维分析的关键技术,以及在罕遇地震和超大震作用下节点区的震损、沿不同路径的应变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多精度壳单元并通过耦合楼板与钢梁上翼缘结点的平动和转动自由度来考虑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楼盖作用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节点区的震损现象和等效应变发展规律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PF钢框架能有效地降低梁端应力水平,并把梁端塑性铰外移至远离梁端焊缝部位,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梁铰破坏机制,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与承载力。
厉见芬王燕陈晓
关键词:塑性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