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斌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动力学
  • 2篇压电结构
  • 1篇电耦合
  • 1篇力电耦合
  • 1篇连续介质
  • 1篇连续介质力学
  • 1篇各向异性
  • 1篇非线性连续介...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陈伟球
  • 4篇伍斌
  • 1篇张春利

传媒

  • 1篇力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力电耦合偏场理论:回顾、比较与展望被引量:1
2016年
力电耦合固体的非线性连续介质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而成熟于70年代.80年代末、90年代初则因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兴起而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应用上以线性分析为主.21世纪初以来,力电耦合软材料因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激发了众多的研究兴趣.由于牵涉到大变形,必须在一般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的框架内进行问题的建模和开展定量分析,因此力电耦合固体的非线性理论重新得到了大家的重视,出现了很多新版本.本文旨在阐述力电耦合固体非线性连续介质理论一般框架的基础上,采用3个构型的表述方式,较为详细地给出拉格朗日描述和更新拉格朗日描述下的力电耦合偏场理论,甄别不同理论表述版本之间的异同,以廓清目前文献中的混乱现象,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本文讨论和展望了力电耦合偏场理论在不同研究领域的若干研究重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伍斌张春利张传增陈伟球
关键词:力电耦合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
表面压电弹性理论及微纳尺度压电结构动力学
从三维压电弹性理论出发,基于状态空间列式,采用算子理论推导了任意形状表面的二维压电弹性理论.基于所推导的表面压电理论,考察了表面效应对压电板、壳和半空间中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构建了具有表面效应的压电结构理论,具体考察...
陈伟球伍斌
表面压电弹性理论及微纳尺度压电结构动力学
<正>从三维压电弹性理论出发,基于状态空间列式,采用算子理论推导了任意形状表面的二维压电弹性理论。基于所推导的表面压电理论,考察了表面效应对压电板、壳和半空间中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构建了具有表面效应的压电结构理论,具...
陈伟球伍斌
文献传递
各向异性球表面的弹性理论
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构件的尺寸越来越小,通过实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所观察到的表面或尺度效应变得越来越明显和重要。本文基于三维弹性理论的状态方程推导得到了具有各向异性的球表面弹性理论的控制方程。与Gurtin-Mordoc...
伍斌陈伟球
共1页<1>
聚类工具0